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术中止血时间、术后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2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次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鱼精蛋白,将患者分为鱼精蛋白组和非鱼精蛋白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的病例资料、术中止血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125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鱼精蛋白组共75例次,非鱼精蛋白组共50例次。鱼精蛋白组术后第1天伤口引流量少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14±13)ml和(19±12)ml,P=0.038;鱼精蛋白组术后总引流量平均值小于非鱼精蛋白组,分别为(20±17)ml和(26±15)ml,P=0.035;鱼精蛋白组术中止血时间较非鱼精蛋白组缩短,分别为(30±11)min和(36±11)min,P=0.030。125例次手术无一例因手术死亡,其中1例(0.8%)发生切口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后恢复良好,1例(0.8%)患者发生术后脑卒中加重,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
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鱼精蛋白,对缩短术中止血时间、减少术后伤口引流量有积极作用,且不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