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武术与奥运等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没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推出了新的一轮调查,收到了很多武友的来信反馈,并且在网上的“精武群里”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本期选择刊登出几位武友来信与网友的见解。
  宋关晓(河南省南阳市):武术没能成为2008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确令人遗憾,但我们也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何会这样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的发展速度及状况,这些项目无一不是发展迅速、适应范围很广的项目,其中有些仅有百年的厉史。再看看武术的发展情况,武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其发展却极其缓慢,适应范围也小。其次,武术比赛安全性太低,高手对决犹如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因此,要想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就要从上述的两个方面人手,去好好地解决与完善它。
  刘万强(江西省南昌市):我个人认为,虽然武术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还不是比赛项目,但是届时将会在北京举行2008年奥运会武术比赛,这已是不容易的事了。对于武术来说,单独的“奥运”武术比赛,已经是对武术很好的宣传。只要接下来,我们继续努力,在国家的支持下,不断提高宣传力度,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一定会实现的事。
  擒龙(网友):我关心的是武术,而不是奥运。武术进不进奥运会,对武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顶多有些推进作用。武术是技击运动,不是娱乐运动,所以我认为武术进奥运会是既应该也不应该的。武术成为奥运项目可以让世界更了解武术,但武术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实用性。而武术的艺术性不是最重要的,古人创造它是为了技击而不是为了观赏。为了武术的本质不被遗忘,所以我并不希望武术进入奥运。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应该很好地去传承武术。
  保镖(网友):我觉得这没什么。武术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呢?为什么我们不另外寻找发展途径呢?我们有国际武术联合会,就可以专心做好世界性的武术大赛的。我们的目的是普及武术,其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只是其中的一个途径而已。
  (编辑:飞翔 jingwu2008@163.com)
  
  辛辣武语
  阿 句
  
  1.武术家教徒失败,是因为遇到了聪明绝顶或愚不可及的弟子。
  2.中国武术有内家、外家,有少林、武当、太极、八卦……真难分辨哪一家是真,哪一家是假。
  3.学生通常是被自己亲身发现的武学道理说服的,而不一定是被武术家说服的。
  4.手和脚的不同排列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拳势,而拳意的不同排列又可收到不同的效果。
  5.选择起势练什么、收势练什么,是武术的判断之美。
  6.我们所指责的那些假的武术,往往有大量的崇拜者。
  7.套路中起势与收势经常重复,可当我们试图删掉它们时,却发现其非常重要。
  8.我们把拳练得太快或太慢,就会什么也弄不明白。
  9.要怜悯那些认为武术是万能的人,要痛斥那些炫耀武术的人。
  10.武术的永存性在于武术的古老性。
  11.练习武术后,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同代人,是值得学习的。
  12.不知道自控、忍辱、制怒、尊重他人的人,绝不配进入武学的行列。
  13.仅仅会练习武术是不够的,还必须会用;仅仅知道防身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健身。
  14.但愿对中国武术的研究永远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基础。
  15.如果人们不相信你对武术的论点,那也不是不可忍受的事。
  16.有两种力量可以取代武术,那就是法律和礼貌。
  17.能嘲笑武学,也是一种武学的思维。
  18.因为害怕而练习武术,因为虚荣心而炫耀武术。
  19.在武术发展过程中,最佳的位置就是做一名掘墓人。
  20.武术并不能清除偏见,也不能减弱人的顽固性,这些都要靠习武者自身来完成。
  (编辑:飞翔0451-89700479)
其他文献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运动,风格独特兼具有健身、自卫、表演、竞技、娱乐、怡情养性等功能,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士终生习练。从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太极拳不单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保健运动。因其在运动过程中可得到宁静,从而能够达到静心养气的效用,尤其能够十分显著的降低抑郁、焦虑、困惑等其它消极情绪。    神奇的脑啡肽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要降低消极情绪,获得欣快感,与人
期刊
编译/凝蓝    拳击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运动。现代拳击始于英国。中世纪英国伦敦盛行有奖拳击赛,而其有组织的拳击运动是在1719年开始的。综观拳击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拳击的历史就是由这些拳击冠军的故事组成的。从詹姆斯·菲格到穆罕默德·阿里这漫长的250多年里,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重量级拳击冠军,他们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形形色色。每一位冠军都见证着拳击事业的发展。  第一位重量级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的
期刊
拳论有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又云:“专武事者,不为养生而成者,小成也。”所以养生功夫,是太极功夫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科学锻炼方式,练中就包含着养,应该是养练一体。尤其是陈照奎老师传授的传统太极拳,其拳架锻炼的诸多要领及其内涵,都是练与养结合为一体的。关键在于习练此拳的人,是否既明白其动作的技击内涵,又明白其独特锻炼方式在养生方面的神奇功效。本人从以下七个方面
期刊
“武味书屋”,读书园地。《太极拳谱》的作者为王宗岳等。本书汇集了王宗岳、武禹襄、陈王廷等众多太极拳宗师著述的经典理论。它不仅有太极拳战略、战术的拳论和拳诀,而且涉及哲学、伦理学、中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等多种学科。这里节选了清代李亦畲太极拳论之《五字诀》中的一部分。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
期刊
编前语:秦重山先生生于光绪丙戌年(1886年)。早年身体不好,且患心脏栓塞症,为了强身健体,曾向四五位前辈叩头从师(包括大成拳开山祖师王芗斋)。认真锻炼。但秦先生认为他们的功夫各有专长,从四十岁起,他朝夕揣摩锻炼。在个人身体健康方面收到很大效果,七十多岁时,健壮宛如四五十岁的人。本文所介绍的功法,是他综合许多人的材料和参考了一些有关书籍,并且一一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整理所得到的。  练习气功,在形式上
期刊
编前语:“武林食谱”推荐膳食营养。饮食这个话题,是人们永远也谈不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合理的膳食搭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武友的饮食健康,同样也是我们关心的。本期刊登的这篇文章是专门针对武术散打运动员饮食营养的。下一期,我们还将为大家继续介绍具体的健康食谱,也希望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饮食方案。    一、训练、“瘦身”两头忙    武术散打有别于普通的运动竞技项目,它是一项互以对方身体为攻击目标的对
期刊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物理无处不在;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文学无处不在;而对于习武者来说,武术无处不在。留意一下我们的生活,看似时尚疯狂的电子游戏里,也有武术的影子。    1994年,一款名叫“铁拳”的三维格斗游戏在日本登场,连游戏的设计者都不会想到,十多年后,这款游戏令全世界的格斗游戏爱好者痴迷不已。本文要和大家讨论的不是电子游戏的技巧、攻略,而是这款格斗类游戏中的格斗学问。  从1994年只有8个出
期刊
太极梅花螳螂拳是一种技击性非常强的拳种,在实战中以招也打,不招也打,连招带打。其打中有拿,拿中有擒,擒中有摔,擒摔结合。现介绍螳螂拳擒摔十法,以供同好参考。    一、螳螂盘肘    动作说明:1.甲方(着白衣者,下同)以螳螂格斗式,成右寒鸡步站立;乙方(着黑裤者,下同)以自由格斗式站立(图1)。  2.甲右脚向前迈进,左脚跟进半步成右麒麟步,右手随进步向乙方面部或喉部击出,乙方必然出手招架(图2
期刊
笔者看了《精武》2006年10期上廖志武先生的文章《截拳道未尝不可叫“李氏咏春拳”》,感觉意犹未尽,很想就此问题谈点什么。可必须说明,对廖先生文章中的主题、论点与论证,我毫无异议,仅是在儿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感觉廖先生似乎对传统武术很不了解,所以才狗尾续貂,谈谈个人的认识。  先说一个与主题无关的小问题,廖先生在文章中将泳春拳的“泳”字写成“咏”字。据我所知,国内泳春拳传人中有很多人写成咏春拳,但
期刊
在散打训练中,速度与力量的训练属于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两者结合所产生出的更快、更猛、更具攻击性的劲力,我们称之为爆发力。每一名散打运动员经过孜孜不倦的勤奋练习,苦苦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将所具备的爆发力贯注于拳脚的某一点,使其产生伤及对手的攻击力,从而真正发挥拳腿的威力。  要想探究爆发力真正的要义,必须先深明其功理,这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便是速度与力量。本文浅要谈一下如何将两者结合迸发出迅猛的爆发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