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精心导入,激发兴趣,提高效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入是一节的开始,良好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激昂,处于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文章从复习引导过渡法、漫画典故激趣法、实验观察引入法、设疑置问求解法、纠误讨论辨析法等方面探讨了生物课堂教学的精妙导入方法。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导入方法 立疑激趣 创造性思维 课堂效益
  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能酝酿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领学生进入佳境;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激昂,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导入的形式灵活多样,但最成功的导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的。下面笔者谈谈生物教学中如何精妙导入。
  1.复习引导过渡法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旧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新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再认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思维方式虽以形象思维为主,但由于知识的积累和增加,经过不断总结、归纳,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针对一些前后知识联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采取复习引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向新知识过渡,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巩固,新知识过渡自然,更重要的是从一上课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比如“新陈代谢一节”,为将这一知识难度化解,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人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几章内容涉及生物生存的共同性的生理问题是什么。学生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人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笔者补充:还有能量交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新陈代谢”,从而引出课题。
  2.漫画典故激趣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学习乐在其中,是生物课教学成功的关键。而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比如初中学生,从心理特征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软体动物”的河蚌,学生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感到乏味。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学生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笔者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2)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5)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6)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一幅简单的漫画,一个熟悉的典故,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更乐在其中。
  3.实验观察引入法
  用观察与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具体,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到对生物学理论的学习上,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讲“十字花科”植物时,笔者安排学生提前栽种白菜花,上课时让学生每人一朵,引导观察花瓣的数量、排列,引出课题。如此,亲自体验,切身感受,使学生获得准确的感性材料,为理性推断提供直接的依据,记忆深刻,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疑置问求解法
  生物科学来源于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总结、研究和探索。科学的预见,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习亦如此。正如古人所说:“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适当地设置疑问和悬念,学生定会产生急求其解的心情。这种方法适合于不同年龄时期的教学对象。因此,在很多章节开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联想,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如在讲“物质代谢”一节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马和牛都吃草,肉味却不同,人不吃很多脂肪也会胖起来。患了肠炎几天就会瘦下去,你知道为什么吗?”笔者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笔者因势利导:当我们学过“物质代谢”的知识后,就会明白,从而导入课题。
  5.纠误讨论辨析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对一些极其简单的生物学知识,也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获得正确的知识,纠正错误认识,采用传统的误识或不科学的做法作专题讨论以导向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全面掌握科学知识的必要性。比如在讲“鱼纲”一节时,笔者首先列出众多被称为鱼的动物,如鲤鱼、鱿鱼、鲍鱼、鳄鱼、鲸鱼、鲨鱼让学生讨论究竟哪个是鱼,说出道理。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说法不一,但都不全面。笔者不做裁决,而是把问题引到课题上来,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鱼有哪些主要特征,判断出哪个是鱼。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因此,导入的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开端。
其他文献
幼儿园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和提供的游戏材料。我园立足乡镇幼儿园实际,结合乡土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游戏活动,把游戏活动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中,让每个幼儿在环境中获得自由、自主、和谐、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资源”的教育思想。  一、利用乡土资源
摘 要: 设计简单、缺乏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表现弱等是我国当前土特产包装的主要问题,包装作为间接广告伴随商品营销的整个过程,是值得消费者信任的直接视觉要素。土特产的包装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民俗民风和风土人情,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增加销售和品牌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 土特产包装 包装设计 设计方法  土特产是指含有显著地域特征色彩的地方产品,从汉语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土产和特产,《辞海》中对土
有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相当重要。我们时常发现,受年龄特点的局限,幼儿的注意力大多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泼,表现欲特别强,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语言领域指出,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
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带着一丝害怕,总是怕把概念讲错,继而误人子弟。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历史概念,笔者总是照本宣科,尽量不延伸拓展。但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历史概念讲解仅仅照本宣科是会出问题的。因为试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些问题的设置对历史概念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道试题的失误,让笔者对历史概念的讲解有了新的认识,题目如下: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大学英语AB级考试,是一门专门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设置的国家级英语水平测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出台,源于对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这一文件精神的贯彻。该文件明确指出,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就是AB级考试,正是在上述
摘 要: 随着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我们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多媒体的应用更是为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初中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必定会发生深刻变革。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简单探究,旨在说明多媒体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 词汇教学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巧妙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与解决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预测 学情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是运用语言的保证。离开了高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在英语课堂中,词汇教学的真正高效还较难实现,笔者认为这是部分教师在课前没有巧妙预测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带来了大量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和人口迁移活动,产生了约7000多万非自愿移民。由于天然禀赋及不同家庭情况的差异,这些非自愿移民的家庭教育状况对他们家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达到上大学年龄的非自愿移民家庭的孩子上大学情况十分重要。对于他们来说,上不上大学与上什么样的大学与非自愿移民家庭的未来前景关系重大,一些非自愿移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设有机会接受高等教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自主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儿童自主地开展游戏,也就是儿童“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活动过程”。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孩子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发展,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目标。有些教师对自主游戏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自主游戏就是自由游戏,是没有价值的盲目游戏。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为孩子创造有选择、
摘 要: 《机械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成败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学好本专业其他课程及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强弱。针对这一实际状况,如何在《机械基础》学科教学中,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建立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同时自主学习、提高创造能力,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机械基础》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  《机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