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策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连年扩招,由于选拔机制的弱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其生源素质定然不好,入学的学生难免良莠不分,特别是其中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的比例相当高,他们大多在初中小学时被学校的老师称为 “问题学生”和“后进生”。如何能有效制止中职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乃至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 不良习惯 形成原因 对策
  众所周知,由于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连年扩招,初生高比例趋近于100﹪,这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但由于选拔机制的弱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其生源素质定然不好,其中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的比例相当高,约占总数的50%,他们大多在初中小学时被学校的老师称为 “问题学生”和“后进生”。其不良行为具体表现为:旷课、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故意损害公共财物、上网、吸烟、偷窃、下暴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若不及时纠正,轻者误入歧途,重则将会毁其一生。
  人类学家费孝通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的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意念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教育。”的确,一个人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乃至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是为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那如何能有效制止中职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首先要找到让其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才能有相应的对策。
  一、社会因素
  中职学生大都是16、17岁,处于青春期,叛逆心较强,喜欢刺激,再加上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比较狭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高,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制假造假贩假、缺乏诚信以及贪污受贿;生活中:喜欢抱怨他人;对他人实行人身语言攻击;喜欢探寻他人的隐私;盲目的模仿他人;做错事情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这些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他们,再加上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自然表现出了种种的不良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互联网迅速蹿红,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往往会沉迷于其中。在个别中职院校中,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彻夜不归,严重影响第二天的上课状态。更严重的是学生在网吧里很容易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容易染上许多坏习惯,如抽烟,喝酒、打架等等。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中职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喝穿,至于孩子如何做人那就是学校的事情了。正是因为这样错误的思想,导致了自己的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父母文化层次较低(特别是农村),行为粗鲁,出口成脏;有的家长坑蒙拐骗无所不能,给子女产生极坏的影响;还有的因为家庭关系长期不和或者家庭破裂,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的调教和关怀,失去了家庭温暖,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轻者造成心理障碍。
  在外打工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所亏欠,就希望在物质方面对孩子有所补偿,由于孩子还小,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了钱就学会了上网、抽烟、喝酒的坏习惯。
  三、学校因素
  目前中职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在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就给学校和老师出了个难题。面对舆论的压力,家长的无理,学生的调皮,有些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只要学生不要在在课堂弄出大问题来,就相安无事了。正是这些个别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更加助长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矫正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
  第一,营造有力于中职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对于一些黑网吧或者违规网吧进行整治,规范管理商业行业和综合性服务行业,加强对社会人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人们的生存价值观念等等。
  第二,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学风带动和促进中职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1)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报刊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功能,重视阅读教学,使中职学生学会学习,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明辩是非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3)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格言警句,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4)加强学校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5) 学校结合传统与实际,学生会、团委要发挥职能,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6) 建设良好的校风。通过阐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7)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帮助中职生克服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职业学校学习阶段是中职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齐抓共管,共同预防、控制和纠正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与人环境,共同迎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春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讲究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英语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听会说会写会读英语。当前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大多数学生会写会读会做可不会听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哑巴英语。会听是进行言语交流的重要条件,初中英语不会太难,学生也处于学习敏感期,因而从初中起,教师须重视对学生的听力教学,多进行听力训练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英语听力  听力是获取有声信息的根本途径,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
本文在利用郑州市2006年秋季航片的一部分、郑州市地形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以郑州市西北象限样带为例(沿京广铁路分布两侧,南到金水河附近,北起郑州市域边界黄河,长25km,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适应素质教育这一目标,高考模式变为“3+X”,于是试题重立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能力。因此,生物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培养能力,注意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关键。  【关键词】生物教学 思维品质 培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的文理小综合模式高考,试题越来越侧重以能力
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表达的幽默风趣,有的人表达的枯燥无味。有的人达到了预计的沟通效果,但有的人却云里雾里,达不到沟通的目的。看来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师生间如果沟通不畅会导致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实现。沟通不当必然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增加沟通的灵活性,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  第一,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主动与老师沟通有“溜须拍
一、题型特点  完形填空的特点是将一篇短文中若干词语抽掉留下空格,对每一空格提供若干个选项,要求考生通读短文后,在理解短文意思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从所提供的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内容完整正确。它所给的短文难度略高于教材,字数在200—250个单词之内,设置15个空格,考点涉及词汇、语法及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短文的第一句一般不设空,以提供一个语境,对每一空格设置的
【摘 要】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充分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极大好处,广大师生也是深受其益,各大中小学都设有信息技术课程,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信息技术发达条件下的孩子却没有如预期地成长为高素质人才,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可只是爱在网上冲浪,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缺乏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会很快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比较困难、进步比较迟 缓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变工作是教育工作重心之 一。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淡为关 注,唯有“全面提高,面向全体”才能让每位学生在宽松, 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 展。那么怎样让“学困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呢? 对“学困生”给予理解、尊重和信任。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 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