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各地建筑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质量第一成为其生存之道,而裂缝在工程中量大面广,避免和减少裂缝影响,掌握各种裂缝形成的原因,是施工和设计人员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作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first as the survival of the road, and the cracks in the engineering of large volume, avoid and reduce the effect of cracks, grasp the cause of crack forma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personnel must face and solve problems. The autho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concrete cracks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rack;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想控制解决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途径。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施工工艺及养护的原因
  (1)混凝土拌和不匀、拌和时间过长,运输时间过长、运输泵送时改变了配合比,浇筑顺序不合理、速度太快等施工会改变混凝土的质量,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引起浇筑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在现场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在养护方面,由于現场养护措施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从而引起收缩裂缝。养护时保持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则混凝土收缩越小。在养护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对拌和好的混凝土进行预冷却以降低温度,使浇筑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与温度梯度最小,外界对混凝土的约束最小。
  (3)施工中,振捣棒直接搁在钢筋上进行振动,钢筋被扰动,同时使得浇筑完的混凝土过早受到振动,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作用,也影响了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造成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作用减小,对混凝土变形开裂的约束作用减弱。在风速过大或烈日暴晒的情况下施工,混凝土的收缩值大。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浇筑后,抹面的次数和保温工作不到位,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2、混凝土材料的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拉抗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的脆性材料,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0.6-1.0) x 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1.2-2.0) X104。但由于原材料各部分比例搭配不均匀,在施工中难免出现离析现象,导致同块混凝土的不同部位强度的不均匀,个别部分抗拉能力较低,裂缝便因此而出现。
  (1)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水泥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变化很大。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大,而粉煤灰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性水泥收缩大。一般来说,其水灰比不变,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大,因为混凝土的干缩主要产生于水泥浆的干缩,水泥浆越少,混凝土中骨料对干缩的制约作用越显著。
  (2)混凝土中水的蒸发引起混凝土的收缩,水灰比越大水泥浆越稀,收缩率越大开裂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减少用水量和水泥量对于改善干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更为有效,但应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采用,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
  (3)粗细骨料含泥量过大、骨料颗粒级配不良都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从而诱导裂缝的发生,骨料的密度大、级配好、弹性模量高、骨料粒径大则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外加剂和掺合料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混凝土的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从而会对混凝土的开裂产生影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干缩值较大,特别是初期干缩值较大。防止裂缝的有效方法是使用膨胀剂,混凝土初期膨胀,后期干缩值小,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
  (4)混凝土中使用的钢筋越多,产生的握裹力越强,从而约束了混凝土的变形,减少了收缩量,也防止了裂缝的产生。使用焊接钢筋网,纵筋、箍筋布置合理,布置细而密的钢筋能有效地防止裂缝。
  3、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楼板表面出现裂缝,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拉力强度低,容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
  4.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大部分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者说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相对来说变化较大,有时会发生剧烈变化。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施工图的配筋
   在结构设计中应妥善处理构件配筋的抗、放关系。设计时应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并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大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这对这一问题,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同时,设计人员应注意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直径和数量的选择。另外,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对构造钢筋的知识学习的重视,若发现施工图中有不妥之处,及时联系设计人员进行变更处理。
  2、施工选材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强度高的水泥。另外,注意选用质量合格的石、砂等原材料,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进行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的添加。另外,还需要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正确运用方法。采用膨胀剂时,注意考虑造成不同膨胀效果的不同品种及掺料。并通过试验使配置达到最佳。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设计应合理设计,及时针对现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调整,保证现场的养护工作能有效进行。
  3、施工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的对混凝土温度以及收缩变形程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对现场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工程能顺利进行。此外,尽量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作,加强养护提高抗裂能力,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优良质量对预防裂缝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贯穿裂缝的产生,发现这种情况后要再做更改,努力恢复结构的整体性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施土过程中预防贯穿性裂缝的产生成为主要工作。
  4、温控防裂
  为了防止裂缝,可以现场采取以下措拖: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采用“二次风冷”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第二层浇筑应在第一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前。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在混凝土上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测温管,定时测定内外温度,前4天每2h测一次,5-7天每4h测一次,8-15天每天一次,并及时记录,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做到及时观察,出现温度超偏,可通过调整养护方式来降低温差;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l OOmm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lOOmm厚岩棉被;另外,夏季施工中对于长期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块进行撒水养护工作,避免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在成裂缝的产生。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浇灌混凝土在大风大雨中进行。
  5、冷却管降温
  为了避免混凝土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路,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 5mVh左右(进水温度低于10℃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
  三、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因素较多、较难防治的质量通病,也是一种质量顽症。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高杨.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8)
  [2] 潘建国. 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建筑的能耗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叙述了我国节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节能建筑技术的特点分析出节能的重要性,然后得出如何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资源也在日渐减少。
摘要: 随着当下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层出不穷,这些给建筑的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建筑中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现代建筑的防火问题还有待解决。本文简要论述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防火;建筑设计;应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并从移植前准备、移植、栽后管护等方面介绍大树移植技术,来为大树移植工作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大树移植;园林绿化;移植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plant trees in landscaping, and prepare, before transplanta
摘要:斜拉桥是一种组合受力体系的桥梁,其主体结构由斜拉索、索塔、主梁组成。本文通过分析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论述了斜拉桥在结构、布置、选材和审美方面的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了斜拉桥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设方面遇到的难题及采取措施。  关键词:斜拉桥;布置形式;结构设计;斜拉桥审美  Abstract: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s a bridge combined str
摘 要:计算机因其高效、便捷、快速、联合网络系统可实现全面的数据共享、异地传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青睐。进一步令种类多样、丰富形式的计算机机房在智能化建筑物的工程中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也逐步受到建设、设计人员的全面重视。为提升计算机机房应用效能,实现设备的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一定要考虑机房的系统性,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规范标准。本文就如何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
摘要:推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是实施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之举,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保温形式, 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本文分析了建筑外墙外保温的施工工艺及影响外墙保温质量的因素,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质量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越级跳闸的现象,越级跳闸一旦发生,将扩大事故停电范围,造成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作者从事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多年,工作中经常遇到越级跳闸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产生越级跳闸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正确判断及处理的方法,对有效的防止越级跳闸的发生和及时处理故障,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 ; 越级跳闸 ; 分析 ; 预防  Abstract:
摘要:建筑电气节能贯穿于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等整个周期。作为专业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精心考虑,严谨地进行方案比较,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节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供配电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随之急剧增加,使得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能源危机迫在眉睫,这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而建筑电气节能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