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临床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时期进行降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在发病后2、7、10天开始进行降压治疗,并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和死亡数.结果 治疗8周后,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C组,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B组和C组之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起病后2天进行降压治疗,能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下湖珍珠产业想要赢得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通过产品形式来提高顾客购买意愿。通过产品形式角度深入分析了其对珍珠产品营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
激光点云数据包含信息丰富、精度高,在森林演变、植物模型重构方面应用广泛。为提高树三维重构时的精度与真实感,提出一种基于实测点云数据的三维重构方法。首先,使用Kinect 2.0采集树的双面点云数据,在树根附近放置塑料标准球作为标记,使用人工标记法粗配与ICP算法精配相结合的方式对获取的双面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得到树完整的点云数据;其次,引入生长角度约束改进空间殖民算法生成树的三维骨架,根据管道模型估
目的 通过对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补体因子H(CFH)的半定量分析,探讨CFH在恶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例
目的 研究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动脉节段脉搏波速度(PWV)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健康对照组97例.采用Complior分析仪测定颈-股动
患者,男性,51岁.因“间断发热半年余”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伴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偶有咯血,无头痛、胸痛、胸闷,行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7.2%,8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5.1%-15.0%。心房颤动以往多发生于风湿性瓣膜病
患者,女性,6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1周余”入院,无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无腰背痛.餐后血糖28 mmol/L,考虑初发糖尿病.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20次/分,脉搏70次/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