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篮球比赛是在特定的场地和特定的时间(40分钟)内进行的竞赛,双方最后以各自得分的多少来确定胜负,而得分唯一手段就是投篮进球,
【关键词】命中率 比赛规模 投篮和限制投篮 运动员个人动机
篮球比赛是在特定的场地和特定的时间(40分钟)内进行的竞赛,双方最后以各自得分的多少来确定胜负,而得分唯一手段就是投篮进球。所以篮球比赛的改防对抗激烈争斗,都是围绕投篮和限制投篮以及对蓝球的争夺展开的,一个球队在一场比赛中要取得胜利,其投篮次数的多少和命中率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一般情况看,比赛中投篮次数最多的是近、中距离和远距离投篮,但命中率最高的理应是罚球,因为罚球是在无防守、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投篮。在现代篮球比赛中,对抗性越来却强,争夺也是日趋激烈,犯规次数也相应增加,虽然罚进一个球仅仅是得1分,看起来微不足道,比起热门的3分球远投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在现代篮球中强手如云,各队实力基本相当,这个不太吸引人的1分之差常会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即使是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在训练和技术都达到相当高水平的同时更应加强队员临场时的心理素质训练。诚然一次比赛的胜负并不能体现出一个队的真实水平的发挥,但是关键时刻罚球不进的现象却又让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在具体的篮球教学中,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比赛的规模与关键程度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其比赛的规模及其关键程度,足能够引起队员罚球时的心里紧张,尤其是重大比赛的关键场次在比赛临进终场比分又很接近时,罚球队员的心理负荷较大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篮球比赛对抗性强,运动员除了承受很大的心理负担外,还要承受心理负荷,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特点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在最后以罚球得分来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承受和消耗的心理能量就更大了,参赛队员不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其他人,及球队的利益这些不良因素,必然导致其糟糕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状态一变,运动员的反应,判断及其肌肉的感觉都会随之而变,出现肌肉僵硬呼吸不均,眼睛模糊,手脚颤抖,本体感受器失调,结果必然导致罚球失败。
二、罚球队员的自信心
篮球比赛中,罚球队员最重要的是自信心。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罚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信心,其直接原因是对罚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在比赛条件下的罚球信心不足。自我控制力差,显得慌乱、轻率,特别在以罚球定胜负的情况下,运动员在心理上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能量消耗,惊慌失措。另外,由于外界的影响,注意力分散,情绪易于激动,特别是在比分落后观众起哄的情况下。信心不足,表现出低落的情绪,存在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肌肉运动感觉,罚球命中率会大大的下降。
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
篮球比赛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拼搏中,运动员易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双方力量的对比,对方的战术、技术训练水平、裁判员的水平、场地器材的好坏、观众的倾向表现及评论等,都会引起运动员的不同心理活动,集中反映在运动员的情绪和注意力方面的复杂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发挥出运动员和全队技能战术水平影响极大,在这种情绪和状态下,罚球队员在罚球时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动作之上,这样也就会导致罚球的失败。
四、参赛队员的个人动机
比赛中,当参赛队员产生个人动机时(如想获得运动威望,想在亲友面前表现自己,想出风头,露脸等)在比赛中他们就会处处想表现自己,得到球后一味地自己控制球,并会做出多余的动作,如本来可以正面投篮,但为了表现自己有高超的球技,往往都会做左右勾手投篮,加大了动作的难度,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影响了罚球命中率,同时也破坏了全队进攻的战术及全队队员的情绪。
为此,如何提高比赛条件下参赛队员的罚球命中率,是各国教练员非常关心的问题,而提高罚球命中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心理训练,只有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罚球水平,从而使整个队的竞赛水平都能够得到整体提高。在运动训练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考虑心理训练,采取必要的训练措施:
一、要培养队员的自信心,控制情绪
罚球一般是对手犯规造成的,这对罚球队员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和冲动行为,因此搞好罚球的首要条件是擅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集中注意力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模拟与比赛气氛相接近的条件来进行罚球训练。训练中罚球命中率和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是不同的,有时可能是因为队员过度紧张,有时也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如果是由于疲劳造成罚球命中率降低,那么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身体素质训练和疲劳时罚球强化训练。如是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就要从队员本身找原因,对症下药,切记不可责备运动员。总而言之,罚球是篮球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要达到100%命中率是可能的,这一点要我们的队员都确信无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掌握和运用呼吸调整法
篮球比赛强度大,呼吸急促,罚球时应采用深呼吸或缓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使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瞄蓝,采用呼吸调节法,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当情绪波动或焦急时,由于呼吸加快,使体内摄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就会对若干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提高消除紧张的能力,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从而使人能够产生稳定性,提高罚球的命中率。
三、进行自我暗示
当裁判员鸣笛让参赛队员罚球时,参赛队员要尽快地使自己注意力集中,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扰,力争使自己安静下来,这时参赛队员可以暗示自己“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一定能罚中”,以克服紧张情绪,防止心理紊乱,提高罚球命中率。
四、增强球感
“球感”是争取胜利的主要因素,也是篮球运动员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在激烈的比赛中,球感会因情绪激烈或身体疲劳而减弱,所以罚球前应充分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一面稳定情绪,一面在原地运几次球以增强球感,提高罚球命中率。
总之要提高罚球命中率,心理训练是不可少的,只有在采用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再配合心理训练,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在罚球时命中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命中率 比赛规模 投篮和限制投篮 运动员个人动机
篮球比赛是在特定的场地和特定的时间(40分钟)内进行的竞赛,双方最后以各自得分的多少来确定胜负,而得分唯一手段就是投篮进球。所以篮球比赛的改防对抗激烈争斗,都是围绕投篮和限制投篮以及对蓝球的争夺展开的,一个球队在一场比赛中要取得胜利,其投篮次数的多少和命中率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一般情况看,比赛中投篮次数最多的是近、中距离和远距离投篮,但命中率最高的理应是罚球,因为罚球是在无防守、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投篮。在现代篮球比赛中,对抗性越来却强,争夺也是日趋激烈,犯规次数也相应增加,虽然罚进一个球仅仅是得1分,看起来微不足道,比起热门的3分球远投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在现代篮球中强手如云,各队实力基本相当,这个不太吸引人的1分之差常会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即使是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在训练和技术都达到相当高水平的同时更应加强队员临场时的心理素质训练。诚然一次比赛的胜负并不能体现出一个队的真实水平的发挥,但是关键时刻罚球不进的现象却又让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在具体的篮球教学中,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比赛的规模与关键程度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其比赛的规模及其关键程度,足能够引起队员罚球时的心里紧张,尤其是重大比赛的关键场次在比赛临进终场比分又很接近时,罚球队员的心理负荷较大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篮球比赛对抗性强,运动员除了承受很大的心理负担外,还要承受心理负荷,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特点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在最后以罚球得分来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承受和消耗的心理能量就更大了,参赛队员不但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其他人,及球队的利益这些不良因素,必然导致其糟糕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状态一变,运动员的反应,判断及其肌肉的感觉都会随之而变,出现肌肉僵硬呼吸不均,眼睛模糊,手脚颤抖,本体感受器失调,结果必然导致罚球失败。
二、罚球队员的自信心
篮球比赛中,罚球队员最重要的是自信心。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罚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信心,其直接原因是对罚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在比赛条件下的罚球信心不足。自我控制力差,显得慌乱、轻率,特别在以罚球定胜负的情况下,运动员在心理上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能量消耗,惊慌失措。另外,由于外界的影响,注意力分散,情绪易于激动,特别是在比分落后观众起哄的情况下。信心不足,表现出低落的情绪,存在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肌肉运动感觉,罚球命中率会大大的下降。
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
篮球比赛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拼搏中,运动员易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双方力量的对比,对方的战术、技术训练水平、裁判员的水平、场地器材的好坏、观众的倾向表现及评论等,都会引起运动员的不同心理活动,集中反映在运动员的情绪和注意力方面的复杂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发挥出运动员和全队技能战术水平影响极大,在这种情绪和状态下,罚球队员在罚球时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动作之上,这样也就会导致罚球的失败。
四、参赛队员的个人动机
比赛中,当参赛队员产生个人动机时(如想获得运动威望,想在亲友面前表现自己,想出风头,露脸等)在比赛中他们就会处处想表现自己,得到球后一味地自己控制球,并会做出多余的动作,如本来可以正面投篮,但为了表现自己有高超的球技,往往都会做左右勾手投篮,加大了动作的难度,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影响了罚球命中率,同时也破坏了全队进攻的战术及全队队员的情绪。
为此,如何提高比赛条件下参赛队员的罚球命中率,是各国教练员非常关心的问题,而提高罚球命中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心理训练,只有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罚球水平,从而使整个队的竞赛水平都能够得到整体提高。在运动训练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考虑心理训练,采取必要的训练措施:
一、要培养队员的自信心,控制情绪
罚球一般是对手犯规造成的,这对罚球队员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和冲动行为,因此搞好罚球的首要条件是擅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集中注意力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模拟与比赛气氛相接近的条件来进行罚球训练。训练中罚球命中率和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是不同的,有时可能是因为队员过度紧张,有时也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如果是由于疲劳造成罚球命中率降低,那么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身体素质训练和疲劳时罚球强化训练。如是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就要从队员本身找原因,对症下药,切记不可责备运动员。总而言之,罚球是篮球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要达到100%命中率是可能的,这一点要我们的队员都确信无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掌握和运用呼吸调整法
篮球比赛强度大,呼吸急促,罚球时应采用深呼吸或缓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使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瞄蓝,采用呼吸调节法,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当情绪波动或焦急时,由于呼吸加快,使体内摄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就会对若干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提高消除紧张的能力,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从而使人能够产生稳定性,提高罚球的命中率。
三、进行自我暗示
当裁判员鸣笛让参赛队员罚球时,参赛队员要尽快地使自己注意力集中,摆脱周围环境的干扰,力争使自己安静下来,这时参赛队员可以暗示自己“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一定能罚中”,以克服紧张情绪,防止心理紊乱,提高罚球命中率。
四、增强球感
“球感”是争取胜利的主要因素,也是篮球运动员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在激烈的比赛中,球感会因情绪激烈或身体疲劳而减弱,所以罚球前应充分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一面稳定情绪,一面在原地运几次球以增强球感,提高罚球命中率。
总之要提高罚球命中率,心理训练是不可少的,只有在采用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再配合心理训练,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在罚球时命中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