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研究9种不同精粗比日粮(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100∶0日粮组)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动态变化的影响。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1期试验为3 d。结果显示,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逐渐升高,100∶0日粮组TG含量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HDL含量显著高于30∶70、35∶6
其他文献
在分析新型农民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培养新型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培训的宣传不够,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低,农民工精神贫困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利用1985—2006年福建省环境经济数据,通过对福建省三废的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回归模拟,构建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从而对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
不觉间已在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岗位上奋斗了13年,期间经历过很多次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但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的转变,还是这些年对教育的主动反思和“自救”的结果。老师的地位从师道尊严、凛然不可侵犯,到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朋友间的平等关系,在教育的回归之路上,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角色上着实需要不少转变。  转变一:地位之变,从“严”师到“益”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了老师
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pET—E和pET—N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通过诱导剂IPTG的诱导,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39KDa和31KDa左右。通过Western—b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