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风

来源 :小溪流(故事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回到乡下
  春天的风
  就变成了疯丫头
  吻一吻桃花
  挠一挠柳树
  逗一逗炊烟
  处处留下欢声笑语
  她觉得还没尽兴
  干脆脱了鞋袜
  光著脚丫
  奔跑在乡间的小道上
  哪里还顾得
  染的一身绿
其他文献
很多人不喜欢法国才女玛格丽特·杜拉斯,说她太放浪形骸了,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杜拉斯却曾直截了当地说:“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不要被她口无遮拦的表象骗了,杜拉斯其实只有一个真正的情人——文学。她的每一段爱与欲,哪怕是酗酒,最終都是为了寻找写作的灵感与激情。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不论她在男女情事上怎样放荡不羁,在为数不多的有天资的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白成进入北京。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白成的“大顺”时代了。  李自成的劝降信很快就到了。可惜,就在吴三桂决定与李白成合作,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卻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集体处决。吴三桂感到被欺骗了,怒发冲冠之余,他决定投靠山海关外的清军
1896年5月,63岁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收到一封电报,内容是:“克拉拉今天安详入睡了。”勃拉姆斯的心顿时轰然倒塌,他急匆匆地从瑞士赶回德国,一路上绝望而痛苦。恍惚中,他竟然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南辕北辙。当他终于赶到的时候,葬礼已经结束了。怀着难以抑制的悲伤,勃拉姆斯孤独地站在克拉拉的墓前,缓缓地把小提琴架在肩膀上。他的口袋里有四首刚刚作好的曲子,那是他准备献给她77岁的生日礼物。  琴声如怨如
说起中国古代的刺客,不得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豫让,他被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在常人眼中,既然能名列四大刺客,身手一定不俗。不过,豫让的身手和成绩实在不怎么样。  豫让姓姬,是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他先为范氏做事,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但都未受到重用。在豫让郁郁不得志之际,他遇到了智伯,成了智伯的家臣,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在豫让看来,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  正在境遇好转、前途看似
嘉靖年间,明朝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让人无法不吐槽。尤其在抗击鞑靼的前线、“九边”这号称精锐云集的九大边关要塞,对上强敌鞑靼可汗俺答汗,却是多年来被揍得满头包,经常是敌人还没见影,明军就卷包袱跑没影了,铁壁雄关常年互相比烂。结果号称草原无对手的俺答汗可汗胃口大开,年年都来侵扰好几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甚至带领精锐疯狂闯关,在北京城下烧杀八天后满载而归,周边的八万明军任凭被掳的百姓哭破
一位学生家长发表文章《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一点》,以對抗孩子班主任“学习刘胡兰”的活动号召。他大概从某些作家笔下看到了充满情调的上海滩女性,但他忘记了,能优雅地在夜上海喝咖啡的女性在当时不到中国女性的1‰。其余女性呢?1949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国民党军队一个师投誠的2451名士兵中,其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绝望几乎渗透到了那个年代每一个女孩的骨髓里。所幸,在那个
1879年春季的一天,在南昌许公馆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洗衣婆李婆婆把一个12岁的小女孩带到了在许家当小厮的张勋面前。女孩虽瘦弱单薄,却容貌姣好、白皙秀丽——她就是李婆婆的外孙女曹琴。曹琴生长在南昌西郊一个普通农家,由于父母相继病逝,被外婆收留。李婆婆经常到许公馆帮佣,由此结识了张勋。李婆婆看中张勋,便做主将曹琴许给了他。  张勋长到25岁,这是第一次有人给他提亲。而他卻一无所有,有的不过是以前不太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元绛任江宁府推官,并兼任上元县(今属江苏江宁)县令。元绛刚上任不久,上元县就发生了一起杀人大案。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傍晚,某甲和某乙一起在一家小酒馆喝酒,两人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其中一人耍起了酒疯,另一人也毫不示弱。于是,两人很快便扭打在了一起。打累了之后,两人就都回家睡觉去了。  但是,意外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沉睡之中的某甲,半夜里被人砍断了脚,鲜血喷染了整个床铺。
在巴黎某博物馆中挂着这样一幅画——《维纳斯的诞生》,虽然在博物馆众多“裸女”之中算不上出挑,她却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据着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卡巴内,在欧洲艺术史上属于活着有点儿名气、死了没人记得的那种角色。这幅画完成于1863年,由于在当年的巴黎官方沙龙展中大获成功,最终被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买下,成为他的私人收藏。同年,卡巴内被任命为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教授,登上了人生的巅
朱元璋在民间的形象很凶残,最出名的事件就是“火烧庆功楼”。这个故事散见于《大明英烈》《明英烈传》等书,晋剧中也有《火烧庆功楼》的剧目。故事说朱元璋为了坐稳龙椅,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计划在庆功当晚将功臣连人带楼一把火烧尽。当晚,徐达紧紧跟着朱元璋,所以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徐达保住了一命。然而徐达惊吓成疾,得了背疽(后背长了一个大疮),忌口公鹅肉,朱元璋偏偏赐了一只清蒸公鹅给徐达。徐达知道这是皇上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