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张赛和李建国教授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树源教授主审的《现代神经创伤及神经外科危重症》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旨在与国内同行共同分享神经创伤与神经外科学危重症学的新进展。全书共56章,约120万字,图文并茂,内容涉及颅脑创伤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措施、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预后评估及转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张赛和李建国教授主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树源教授主审的《现代神经创伤及神经外科危重症》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旨在与国内同行共同分享神经创伤与神经外科学危重症学的新进展。全书共56章,约120万字,图文并茂,内容涉及颅脑创伤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措施、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预后评估及转归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患者再次发生颅脑创伤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我院199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7例颅骨缺损患者再次颅脑创伤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结果 颅骨缺损患者再次发生颅脑创伤的部位大多在减压窗周围,由于骨窗的存在,与普通颅脑创伤相比,具有脑损伤重,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疗效相对较好的特点.与伤前神经功能相比,恢复良好26例,轻残13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1例.
病例报告患者 男,39岁.饮酒后有可疑头部外伤史,次晨家人发现左眼睑肿胀伴发热,最高达39℃.后出现头痛、呕吐,病情渐加重,5d后出现意识不清,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颞硬膜下薄层新月形低密度影,疑“硬膜下血肿”转入我院.入院时体检:GCS评分13分,意识朦胧,言语不清,左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眶周水肿,左眼球稍突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右侧上肢活动较对侧稍差,Ba
目的 报告并评价颌内动脉(MA)与大脑中动脉(MCA)近端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桡动脉(RA)移植MA-MCA搭桥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结合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这种新的搭桥术式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0例患者中,术后CTA和(或)DSA检查示搭桥血管通畅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搭桥血管通畅1例(出院后3
目的 探讨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治疗的6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以上病例分为导航下穿刺活检组和开颅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手术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术后针对性地辅助放、化疗,根据病理分型的不同,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生存率.并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术后生存率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结
患者 男,37岁.于2009年4月因车祸至头外伤,入当地医院行头CT未见明显异常.头面部青创缝合,右臂骨折外固定.1周自觉左侧耳鸣,颅内杂音;3个月后发现左眼逐渐突出,无视力障碍.4个月后入院治疗,以"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入院.查体左眼突出,结膜充血,眼球无波动,颅内杂音,左侧耳鸣,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营养目标策略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实施优化流程的早期营养目标策略,对照组41例实施早期留置胃管并每日增加滴注速度的肠内营养方法,两组肠内营养实施24 h仍达不到营养目标量时辅以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氮平衡情况、需联合肠外营养的比例、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
患者男,40岁.因进行性左腿疼痛半年,行走不稳伴视力下降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苍白,边界不清.双耳听力下降,伸舌左偏,颈软,四肢可自主活动,左侧肌力约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MRI平扫示右基底节圆形囊状占位影,边界清晰,内容物呈均匀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前方囊壁见一显著强化结节影。
Sir Victor Horsley于1887年第一次进行颈椎椎板切除术,用于颈髓肿瘤的切除.椎板切除术包括椎板、棘突及相应的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黄韧带等后方约束性张力带的切除.由于破坏后部结构,引起骨及韧带缺陷和神经肌肉不平衡,可能引起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出现弧度与活动的变化,甚至出现颈椎不稳及畸形。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鞍膈内型颅因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收集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鞍膈内型颅咽管瘤10例,通过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3∶7,发病年龄在15~48岁之间,多以视力减退、闭经泌乳和头痛作为首发症状,女性尤以闭经泌乳常见.病变呈囊性或囊实性.2例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1例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10例均得到随访,闭经泌乳、视力下降、
目的 探讨Hunt-Hess Ⅰ~Ⅲ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手术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手术的Hunt-Hess Ⅰ~Ⅲ级动脉瘤性SAH患者分为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组(47例)和术后腰大池外引流组(54例),分析两组病例的疗效差异.结果 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组无置管导致的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病例,其术中动脉瘤破裂、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8.5%、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