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的思考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建设环节中,城市改造的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完善城市功能。当前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仍有部分城市土地的运用现状堪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部分中心区域人流量大、交通拥堵、空间有限等,因此城市改造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土地规划和城市改造工作的开展现状,探讨土地规划设计对城市改造的作用,希望通过城市改造和对土地的精准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土地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改造
  目前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城市改造。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发,而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完善各类功能设施建设,并在兼顾城市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改造,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部分城市在改造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城市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合理进行土地规划设计,完善城市改造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现状,探讨在城市改造中如何借助现有的土地规模,进行城市产业布局和土地規划利用。
  一、土地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
  (一)土地规划设计的认识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做出的长期安排。土地规划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时间、空间上需要国家针对土地资源加强保护。
  长久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对于土地规划的设计,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出现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工厂和制造业安排不合理,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土地规划设计生产环节中有效调配土地资源的相应规划方案,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利用,完善土地的开发和改造。
  (二)城市改造的认识
  现如今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城市的土地规划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土地规划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改造,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般来说,在一个城市中商业、金融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行业,而居民区也占有相当多的土地资源。城市规划者需要考虑平衡城市中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分区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商业区位于城市的中心,经济效益最好,而住宅区的选定要考虑所处的环境。考虑到部分地区人们的家庭收入,在建设居民区时,一般不选择地价昂贵的市中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借助便捷的交通,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工厂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工厂的利润相对于商业利润较低,无法承担昂贵的租金,所以一般建设在郊区或者是城市周边,这里地价低,交通不拥挤,可利用空间大。
  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地区的人流需求和交通需求,在平面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城市进行精准改造。尤其是要注重对老旧房屋的改造,以便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缓解用地压力,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城市改造的影响
  城市改造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旧城区的改造,其服务设施、空间环境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顺应城市发展需求来进行改造。相关工作者要在掌握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改造方向。
  (一)环境改造
  城市改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改造,因为在城市改造中环境是重要部分。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新的建筑要替代旧的建筑,新的建筑要比旧的建筑更合理、美观、现代化。旧的建筑往往以低层的方式进行建设。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需要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修建高层建筑,以便有效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在节约土地资源成本的同时,加强对城市的建设和保养,减少使用者的负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层建筑应对景观和城市交通等带来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城市改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需要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对开发用地行为进行监督,并明确具体土地信息,完善城市用地的研究,有效推动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服务因素
  城市改造前部分老旧小区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居住,已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区域内的饭店、超市已经能够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求,也成为人们休闲的场所。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发展,城市设施日益完善,但城市中的超市和饭店的规模日益庞大、设施日益齐全的同时,居住者往往会感到心理失衡,认为城市失去了原有的人情味,这种土地规划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政府无法把控的。因此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需要改造者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城市规划布局环节充分考虑多种情感因素和社会服务因素进行土地规划,以避免居住者心态不平衡问题的出现。
  三、城市改造环节对于土地规划设计的要求
  (一)建设格局安排合理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现如今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的安排,也需要朝着适宜人们生活的方向发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需要考虑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使用规模和使用范围,而这些因素不但是土地规划的重点,也是影响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在土地规划设计环节,需要充分考虑生态限制因素和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合理利用土地结构,结合国家现阶段发展的现实因素,改善存在的弊端,保证土地建设的高效发展。同时基于现阶段土地发展的潜力,衡量各种方案的影响,规划多种土地改造方案。
  对新型建筑物进行合理规划,比较不同建筑物的发展潜力和城市规划的容积率,完善专有的土地功能信息,并进行搜集和调查。对现阶段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和安排,结合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规划方案。   (二)满足城市土地建设的生态需求
  在城市总体建设环节,不仅要考虑土地情况和建筑使用情况,还要注重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充分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发展。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土地保护意识,相关工作者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生态资源和耕地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要全面发挥城市自身优势,有效协调城市周边各地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国家扶持政策来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开发,确保在短时间内满足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需求,结合生态建设要求进行交通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
  四、城市改造环节具体的土地规划设计分析
  (一)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同地区城市的用地面积不同,要基于本地的用地安排进行空间的合理布局,从而使建筑物适应当地地形条件和特点,符合规划。相关部门制定发展建议,对城市建筑密度进行合理设计,规定具体建设的边界线,保证城市建设的空间效果。
  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需要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各类建设方案进行确认。通过统一规范标准和技术手段完善城市规划和土地建设,满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要求。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针对存在的城市土地用地矛盾进行合理规划,借助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分配,最大限度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二)城市建筑设施的合理布局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中心城市,要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微观布局,大到城市交通建设和绿化建设,小到某一小区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例如对居住区进行规划时,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在满足住户教育、购物、娱乐、医疗等多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城市建设,合理进行土地资源的利用。
  深圳市依据《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具体要求进行了城市的规划。深圳虽然人口密集,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城市建设以及具体用地信息方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规划方案。
  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从深圳地区2020年的土地利用結构来看,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深圳对于土地的规划设计是增加了耕地面积,减少了园地和草地面积,但是同时又增加了林地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用地。
  这就意味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深圳更注重当地的耕地和林地的建设发展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发展。这意味着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增加交通水利建设方面的用地,并在规划前基于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合理安排。
  五、结语
  本文结合深圳市的规划案例,依据当前城市化发展进程,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调查当前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探讨当前我国城市改造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土地规划设计改造工作。希望此次研究可以帮助相关工作的开展,建设美丽的家园,有效促进城市转型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非.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城市住宅,2021(2):207-208.
  [2]洪华.GIS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2):113-117.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自然资源局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往往被瞬间的情绪所感染,进而迸发强烈的创作冲动用以宣泄、记录这一知觉。可以说情绪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本心,是绘画艺术创作活动的最重要因素。文章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艺术创作活动中情绪表达的作用及重要性。  关键词:审美情绪;创作情绪;艺术创作;艺术欣赏  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面对相同事物、事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而画家则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露情
摘 要:荔枝是国画常见题材,因红火喜庆、吉祥多利的寓意而为人们喜爱。荔枝题材绘画作品风格在千百年的演化中经历了由宫廷富丽画风到文人写意意趣的转变。荔枝绘画是荔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代荔枝题材绘画发展的梳理及对主要作品的分析,在其漫长的风格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荔枝画创作背景的变革及创作主体的变化,可以感知荔枝画背后社会文化内涵的叠加,助力荔枝文化的整合,有利于荔枝题材绘画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的沙井湾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其现有问题出发,提出原真性保护、功能性补充、活态性传承三点适应性保护原则,并从民居建筑风貌、院落景观空间和周边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沙井湾传统民居的保护性改造设计研究,进行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乡村振兴;沙井湾传统民居;保护性改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态文化视野下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空间重
摘 要:自绘画艺术诞生那一刻起,人类对于画中美的追求便从来没有停止过,绘画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它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产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不同民族对于美与丑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章结合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画论和画家,探讨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美丑
摘 要: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背景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进城热潮”的掀起,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突出表现在城市公共基建领域。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塑造城市新形象,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应抓住历史机遇,搭乘新时代的“快车”奋起直追。文章以山西太原地铁空间为载体,对山西传统特色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