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九法”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中的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zhouhaote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中,结合“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和灵活运用。具体做法有:课前做好三个准备(精心设计导学检测题、经典例题、课堂训练题)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复习;课堂上按照考点解读、知识梳理、表达交流,点评精讲、限时训练、纠错温习等环节进行复课。
  关键词:“三步九法”;初三化学;一轮复课;尝试
  “复习课难上”这是大多数教师的同感。初三化学我教了30多年,一直没有找到一种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复习方法。近年来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推行了“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我深切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既解放了学生,又解放了老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进入一轮复课阶段,我又借鉴这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了大胆尝试。
  “三步九法”教学模式简介:第一步预习。包括:导学提示、自学解疑、预习检测。这一步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教师所提示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的问题,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学案中的问题,然后老师检测预习效果,发现知识漏洞。第二步课堂精讲。包括:探究释疑、点睛升华、总结归纳。这一步是指教师针对在预习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对于仍然不会的问题和有待深化拓展的内容,教师再设计一些层层深入的问题,诱导学生钻入老师设计的“圈套”,老师再适当的点拨、讲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第三步当堂训练。包括:运用拓展、达标检测、纠错温习。这一步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有梯度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去做题,并在课堂上限时完成,老师公布答案,然后学生互评得分,最后师生纠错,重温所学的知识。
  “三步九发”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预习”、“达标检测”两个环节中导学题、典型例题、当堂训练题的设计。难点是“课堂精讲”环节中是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是否能把握好“度”。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中根据“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和复习课特点进行了灵活运用,大胆尝试,具体做法有:
  1. 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检测题、经典例题、课堂训练题并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复习。这些试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是否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筛选,既要体现考试的重点、难点、热点、易错点,又要有梯度,让各类学生都有收获。
  2. 课堂上首先解读考点,依据本节课将要复习的内容了解这部分知识在近三年来考试题型及分值,使学生明确各考点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训练的题型。其次进行分组讨论,梳理知识,完成导学检测题,老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如在复习“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一节课时,设计了如下导学题:①写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比较并描述碳、硫、磷、铁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各选什么装置。④叙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⑤如何收集氧气?为什么?请你归纳如何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方法。⑥如何检验氧气?如何验满?⑦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再次,表达交流,点睛升华。各组选代表在班上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对疑难点进行点拨同时对有些知识拓展、延伸,使难点得以突破,不留知识死角。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老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有激励性,讲解要简洁、一点就通,同时知识深化和延伸要把握好“度”,不能太深,也不能蜻蜓点水。如:在上述一节课中,老师的讲解主要有①在学生比较了碳、硫、磷、铁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基础上老师点拨:氧气浓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最后归纳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②做铁、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有什么不同?③上述7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现象的描述是重点,强调学生一定要记住。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力争人人过关。然后,典例解析。老师让学生自己先做《学案》中的典型例题(2~3个),老师巡回指导,然后每题让一位学生给大家讲解,师生共同纠正、补充。老师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如本节例题选近三年中考试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中考,消除中考的神秘感,又对重点、热点知识进行巩固。最后,当堂训练。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限时训练题,当堂检测随后,老师公布答案,同桌互评打分,老师讲评。对得分高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得分较低的学生老师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点拨释疑,改正错误。最后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得失。
  以上是自己对我校“三步九法”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三化学一轮复课中的大胆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要实施好“三步九法”的教学模式,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結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课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
  张树斌,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化教育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运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初中物理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开辟了新的途径。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两者之间进行优化整合,提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优化整合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优化整合  初中物理课程
摘要:高中化学是理科中相对较简单的一门科目,因此高中生更应该抓住应得的分数,避免造成在基础分阶段就与其他人拉开差距。而实验在高中化学中占到极大比重,在这里以氢氧化亚铁的制作实验为例,对实验常考题型及知识点做一个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氢氧化亚铁;反应条件;防氧化;融会贯通  一、 了解实验原理,在融会贯通的情况下接触实验步骤  对于高中生来说,化学实验是枯燥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调剂品。然而,如果不能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学案导学,使得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实现教案与学案的一体化,从而在学案的指导下,有效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本文基于“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重点探究了其在高中化学中的编制路径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怎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导入进行了探究,并相应地提出了几条有效导入方案。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导入是我们化学教师进行课程知识讲解的开端,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将学习思路、状态转变到化学课堂内容当中,同时,带有趣味性或者启发性的课堂导入,还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满腔的学习热情去期待和迎接接下来的化学课堂
摘要:根据甘肃省实行新教材以来的高考试题分析,题目相对平稳,注重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师生在每一轮复习中如何充分利用好课本,是获取最大复习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生物高考;三轮复习;注重课本;应用方法  我省实行人教版新教材高考已有五届(2013~2017),由这几年的生物高考质量分析表明,许多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是因为对课本中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理解不到位,或不会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表述,或图
摘要:初中物理实际上就是将实验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在物理发展历史当中实验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初中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理解推理能力加以培养。本文是以新课改下初中阶段物理教材当中的实验为基础,结合教学期间的成果以及经验,对如何在实验教学当中进行实例设计展开探究,以期对物理实验现有教学效果进行增强。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设计研究  一、 前言  在物理学之中,所有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