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氧化赖氨酸应用于改变碳表面荷电状态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赖氨酸单层膜.利用电化学活性探针Fe(CN) 3-6 结合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在溶液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不同电荷的阳离子的条件下该单层膜对带负电荷活性探针的静电排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1.5增大到9.7,赖氨酸单层膜的静电排斥能力不断下降,Ca2+或Al3+的加入也会减弱其静电排斥能力,并且其静电排斥能力随Ca2+加入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通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将赖氨酸键合到碳表面,改变碳的表面荷电状态使其对带负电荷物质具有静电排斥作
其他文献
用乙酰丙酮螯合二异丙氧化钛掺杂改性三元羧基丙烯酸酯共聚物(MBA)和2个增加了羟基、羟胺基的四元共聚物(MBAH)和(MBAN). 加入螯合物后,共聚物水溶胶的粘度提高,平均粒径增大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o-CFER/PU IPN).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m(o-CFER):m(PU)=80:20时,抗冲强度和抗张强度最大,显正协同效应. 扫描
建立了圆柱度误差最小区域评定的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所建立的目标函数基于圆柱度误差最小区域定义,可以评定空间任意位置圆柱度误差的最小区域解,对测点
采用电化学工艺在Cu丝上沉积CoP合金镀层,制备出具有巨磁阻抗效应(GMI)的CoP-Cu复合丝.研究了获得优异软磁非晶钴磷镀层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巨磁阻抗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
绿色水处理剂的研发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聚环氧琥珀酸(PESA)具有阻垢、缓蚀及可生物降解性,并适用于高碱度高固体含量水系,但其阻磷酸钙垢、锌垢的效果很差[2].有报道[3,4],在共
PMR(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 Reactants)型聚酰亚胺树脂(PI)以其优异的耐热氧化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以及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航空、航天等领域
将5-氯-6,11-并四苯二醌与8-羟基喹啉经亲核取代制得光致变色5-(8-喹啉氧基)-6,11-并四苯二醌,其光致变色性与5-苯氧基-6,11-并四苯二醌类似. 在254 nm或365 nm紫外光照射下,
以悬浮态Ag/TiO2为光催化剂,网状Ti为电极,以含酚废水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三维立体电极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 结果表明,外加阳极偏压可有效提高Ag/TiO2光催化降解反应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