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钢琴演奏中心理放松的再认识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松”常常是钢琴演奏者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在演奏中,手臂如何完全放松,手指如何应对放松,以及人的双腿如何保持放松……这些关于“放松”的理解与认识,已经成为钢琴演奏研究中重要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实验和练习的对比,从钢琴演奏者的自我体验中来把握“自然而受控的紧张”,从而为钢琴演奏及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钢琴演奏 心理放松 自然的紧张 再认识
  钢琴演奏中需要放松,而对于放松的理解和应用,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钢琴的演奏时,我们也思考过手臂应该处于何种放松状态,对于手指的弹奏又要做到哪种放松,这些关于放松的理论又该如何去理解和应用呢。西莫·伯恩斯坦的放松理论,对“放松”理论的探讨颇为新意。为此,本文将从中来探讨演奏者如何从“放松”理论的理解中来改善自己的演奏技巧。
  一、“放松”理论的误解
  钢琴教育家托比亚斯·马太的研究中,对“放松”的理解描述为:“肩膀到指垫之间的自然重量”,然而,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他又提出“适度的紧张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对放松的夸张认识,深受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的钢琴演奏者的影响,使得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忠诚的运用到教学中,并称之为“马太方式”。然而,在对“马太方式”的运用中,有些教师误解了放松手臂的意义,追求所谓的手臂落在钢琴键上的感觉。钢琴教育家西莫·伯恩斯坦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某音乐学院举办的大师班上,看到一位著名的钢琴导师在指导学生练琴时,竟然举起学生的手臂,挥动着学生放松的手臂,然而落地琴键上,‘砰!’的一声……”。在这种练琴的指导中,曲解了托比亚斯·马太的放松思想,却只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弹奏《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中的第一个和弦,而导师自己却是在键盘上利用摇摆手臂来完成和弦。这种对演奏中手臂适当紧张的应用却被误解。
  二、对演奏中的手臂“重量感”的认识
  西莫在其作品《用你的双手去探索音乐》一书中,对于年少时自己的一个实验是这样描述的:他利用皮革包裹几个直径为0.75英寸的钢球,绑在自己的手腕,以帮助自己在练琴中弹奏出丰满而共鸣的乐音。实验中,他发现弹奏的音色有了“重量感”,而对于由钢琴而导致手臂力量加强的方法,使得力量从手臂传递给手指,再由手指传递到琴键上。如此一来,在琴键练习的时候,使得某些从未使用过的手臂和手指上的肌肉获得了重新锻炼,从而增强了手臂、手腕控制乐音的灵活性。在实验后的钢琴演奏中,很多学生 从中惊叹自己的弹奏乐音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钢球与手臂的共同作用下,练习者可以从每次短时间的练习入手,让手臂、手指上的肌肉逐渐适应,并慢慢增长练习时间。在最初弹奏的时候,速度不宜太快,而音量也不能太大,由此来渐进的增强手臂的持久力。钢球实验的原理在于对手指与琴键之间形成相应的重量感,每次弹奏手指都能够从重量感中找到下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增强了指垫上的压力,从而在摆动手臂的过程中,将手臂的重量也集中到指垫上。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当取下重物,手臂在琴键上的动作会更加轻盈,而驾驭琴键的重量则更加自如。
  三、自然的紧张:放松与紧张的辩证统一
  通过对钢琴演奏过程中手臂、手指作用的研究,在演奏者的手臂应用上,应该能够凸显一定的紧张感,尤其是在肌肉收缩带来的这种重量感。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体会这种适当的紧张感。当你躺在地上,通过减少身体的紧张感,而你未能觉察到某些肌肉在不自觉的收缩,或者说某一种紧张在对抗另一种紧张。当抬起右腿,因小腿肌肉的绷紧再到放松,你才能感觉到自己在控制肌肉,而一旦肌肉收缩后,才能感知放松肌肉。同样,对于手臂来说,也是需要从肌肉的收缩后再放松来感知这种控制力。换句话说,对于运动员在完成某些特定动作过程中,我们很难辨析运动中的紧张与放松。由于运动员在完成动作中,利用自有的复杂的控制紧张的方法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度。即便用再大力气来完成动作,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这种对肌肉收缩到某种程度的变化,与钢琴演奏者在琴键上指垫的动作是一致的。我们再从实验中来探讨肌肉收缩度的感知方法。当我们去举起某一重物时,第一次对自己说“箱子很轻,别紧张,放松”,结果轻轻的弯腰,腹肌也很放松,却搬不动箱子;第二次对自己说“箱子是沉重的,刚才失败是因为未能充分收缩肌肉”,再次深深的弯腰,用力的增强身体的紧张感,这次才将箱子举起来了。然而,第二天发现浑身疼痛,原来是肌肉收缩过度引起的。同样,在钢琴演奏中,我们从手臂、手指的“能量储备”上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当我们在克服某一段强音的和弦片段后,弹奏的音色饱满且有共鸣,而这时我们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这时你如果想获得理想的预期,则根本难以克服身体的紧张感。因此,我需要从控制能量上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产生了紧张感,那么在弹奏一段高难度的片段时,多余的紧张会让肌肉感觉匮乏,而这时所有的力量是难以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多余的紧张只能破坏我们的有意识组织能力。也就是说,在进行演奏前就通过有组织的意识来增进紧张度,从而可以确定无疑的确保演奏处于一定的轻松状态。
  四、如何来促进钢琴演奏中的“自然紧张与放松”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适度的紧张有助于钢琴演奏的表现力。而如何来把握和练习这种“适度紧张与放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从身体的体验中来感知自然紧张感
  保持身体的适度紧张对于钢琴演奏意义重大,而如何做到适度紧张,则需要从自我身体的调整中来获得。首先,要认识自然紧张感,从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中来归纳弹奏的动作与方法。如设置节拍器为60,使其与秒针同步;坐在椅子上放好四本乐谱;右手手掌向上平伸,用左手拿一本乐谱放在右手手掌,支撑八秒钟;在第九秒时左手再拿起乐谱放在右手掌;依此类推,每八秒钟增加一本乐谱直至全部放在右手掌;再反过来,将右手书放在左手,依此来感受每一个乐谱在手臂上的肌肉紧张感。从上面这个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中,从乐谱书的重量中来形成相应的肌肉紧张感,从而感知不同乐谱下的紧张强度。由此来训练手臂的肌肉紧张感。当我们在弹奏钢琴时,弹奏的越强,肌肉就越紧张,而弹奏的越轻,则肌肉紧张感越少。无论是轻还是强,对于演奏中肌肉的练习就能够形成“适度的紧张感”,以此来增强自身对音乐力度的把握和反应。
  (二)如何平衡紧张与放松
  我们从搬货箱的动作中来体验到肌肉的某种紧张程度,但对于过度的肌肉紧张是不足取的。正如在弹奏钢琴时,过度的情绪化不利于紧张感的形成,而更容易失去生理反应的控制。也就是说,当我们被音乐中的强烈感情所影响时,我们的琴声也会变得僵硬。相反,如果我们在弹奏中过度放松肌肉的紧张,则音色显得苍白。因此在演奏中,需要从紧张与放松之间寻找平衡,而这个平衡是在理性与感性中协同的。换句话说,在钢琴演奏中最为省力的用力方式才是肌肉紧张感与放松感协调统一的标准。如果你用力过度,则弹奏时情感像洪水一样汹涌;如果你不能正确的让自己适当平静,则琴音的感染力显得不足。如在吹蜡烛中,呼吸在控制中适当增加就可以吹灭,而眼睛是判断吸气是否恰当的关键,如果火焰在摇摆,就需要增加呼气的力量。同样,在弹奏期望的响度时,就需要从耳朵的估量中来调整弹奏的力量,才能优化琴音的情感。
  (三)手指的自然紧张与放松
  手指是与琴键相触的关键,在钢琴弹奏中,如何在手指与手臂的协同下来保持自然紧张与放松,就需要从身体的某些部位的力量融合上,来有意识的调整肌肉,特别是对手指力量的补充。因此在练习时可以从以下方法来养成:一是右手放在面前,手指轻微的自然弯曲;二是用左手对应的指尖盖住右手的指甲;三是左手逐渐加力,使右手的手指弯曲;四是进行单独手指练习,来体验左手指压下右手弹性弯曲时的自然紧张感;五是左右手互换来进行重复练习和体验。对于手指的紧绷带来的僵硬,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促进手指的灵活,这种灵活与手指在琴键上的弹奏是一致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在手指的弯曲状态下弹奏出来,而任何位置下的手指自然的紧张,都在指关节间进行传递和转移,进而形成独立的清晰的乐音。
  参考文献:
  [1]吴旭东.浅谈钢琴弹奏中力的运用与情绪的控制[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
  [2]李浪.论钢琴演奏中心理情绪的紧张与放松[J].音乐探索,2010,(01).
  [3]孔维锋,周圣音.“自然的紧张”——浅谈钢琴演奏的放松理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3).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为广州粤剧的青年女演员,凭着《鸳鸯剑》梅暗香一角,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获得这份荣耀的同时,作为《鸳鸯剑》主角,笔者做了更理性的反思。本文主要论述笔者作为一名演员是如何理解梅暗香,如何塑造梅暗香这个角色,而让梅暗香这个人物鲜活的走在舞台上,让观众与评委们接受和喜欢。  关键词:《鸳鸯剑》 梅暗香 人物形象 分析 塑造  《鸳鸯剑》是由粤剧原创剧本薛觉生老先生的《女儿香》
季节性猪腹泻是我国的养猪业的常见疾病,病因复杂,西医防治效果较差。近年采用中医药方附子理中汤治疗季节性猪腹泻效果显著。本文重点介绍季节性猪腹泻和附子理中汤,供参考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综合症病毒感染引起猪的以呼吸系统和繁殖系统病状为主症的猪传染病,对养猪行业危害极大。各日龄、品种和用途的猪都易感,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极高。该病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疾病是影响生猪健康的常见疾病,只有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防治,才能使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进行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场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对新生仔猪的危害较大,感染发病后会出现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大面积传播,给养
自2005年以来,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推出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选派国内优秀的演出团体、艺术家,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让高校师生免费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