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带来了学生新变化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实施以来,似春风带雨般的滋润着每一教师的心田,既活跃了课堂,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气象和新变化。极大的转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观念,确立了教师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带来了学生新变化。
  关键词:学生热爱学习;综合素质提高
  
  美术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实施以来,似春风带雨般的滋润着每一教师的心田,既活跃了课堂,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气象和新变化。极大的转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新观念,确立了教师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带来了学生的新变化。
  其明显变化的就是对待学习态度上的变化,新课程顺应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以兴趣为前提,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使学生从原来的“要学习”转变为现在的“想学习”。
  (一)学生变得想学习爱学习了
  对学生来说,脱离实际、空洞乏味、填、塞、压外在强制式的苦涩学习,是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造成学生一种心理负担,难以收到良好效果。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一种需要,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这种内动力,主要是学习兴趣,是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的兴趣性,这种内心驱动力往往会造成一个人一生的事业爱好甚至成功。这种学习的需求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主动、自觉、自由的学习态度之上,而不是靠他人过于“关爱”逼出来的。通过一些中外教育现状对比,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儿童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学习的状态,‘学习’便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代名词,‘受逼’也就几乎成了儿童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或者成了儿童生存状态的一种普遍特征”。
  为此,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学生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想学习,爱学习,便成为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新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了,变得像学习和爱学习,学校成了学生向往的好地方,班级成了学生活动的好场所,老师成了学生心目中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家长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交流着。使学生从“高压”中解脱出来,变“厌学”为“想学、爱学、主动学”。这主要是因为:
  1.新课程教材内容生活化且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过于单调统一,死板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状态,增加补充和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新科技发展的新内容,使知识和技能变得富有新意,丰富多彩,鲜活诱人,让学生有亲近感,喜欢并愿意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因为,新课程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新时代的儿童文化,从儿童心理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艺术,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才能,教材编写富有“童心”、“童趣”,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2.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美术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还美术学习的本来方式,是符合儿童学习的自然规律。新课程学习方式就是顺应了儿童这一规律,提倡探究性的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以及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思考探索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勇于自我表现中学。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人性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尊重了学生独特的美术表现和感受。
  3.学习评价注重鼓励性和发展性。用肯定和鼓励的评价促进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他们心中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有效的评价机制就是要以激励学生进取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新的学习评价注重对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评价与教学活动、评价与具体的艺术活动情景融为一体。同时,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了自评、互评,使评价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一评价方式的改革非常及时有效。
  (二)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
  1.学生的认知范围及能力显著扩大和提高了。学生不仅从课堂上书本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也能从生活中及各种学习资料中学习知识,并养成了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知领域从课内外延到课外的各个领域。学生通过集体或个人参观、访问、调查、演出等有益活动,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并能结合自身的体会经验较快的掌握,其认知的能力逐步得以提高,促进学生积极认知,广泛认知。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现在的小学生了解知道的东西比我们上大学时了解知道的还多”。知识面和量的积累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发现,围绕一个主题,学生会通过各种媒体和生活中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在于一本书了,而是拓宽延伸到现实生活、自然界、科技领域、网络世界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也不再是只是听讲练习,他们学会了自由视听,自由组合,自行设计导演、编排,自我展现。充分利用和发挥所搜集资料的功能及作用。
  3.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经验千差万别,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让学生的经验在交流中碰撞、生成、发展,而不是统一所有学生的认知,是课堂形成百花齐放的景象。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多交流,提高相互间的交流合作能力。课堂上,学生们经常在一起排练、演出、设计、制作,并把合作中自我感受体验和评价,彼此说一说,把心里话说出来,使同学之间配合得更默契,合作更愉快,更和谐,交流了思想感情,达到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
  4.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新课程大力提倡研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不但重视探究的结果,更关注探索发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探索学习过程成为思考、质疑、批判、发展、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敢于批判,善于质疑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5.学生动手实践和表现能力提高了。美术学科的技能技巧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设计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特征。新课程规定了动手实践的内容、标准和目标,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训练和表现机会,让学生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制作并展示,亲自体验获取经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彰扬。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改革使得学生变了。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具体的,真实的,感性的。这说明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方向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效。是一次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3]小学美术新课程1—6年级教材
  [4]课改试验区教学课件、光盘、案例
其他文献
近日.华硕电脑宣布.公司旗下顶级视觉工作站产品华硕A500TF式登陆大陆市场。华硕A500是华硕工作站产品线中的旗舰机型.不仅配备了能够为用户提供卓越计算动力的顶级的硬件配置.同
实验课程教学环境管理的问题 如今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经管类学校中的实验课程更加依托于计算机实验环境。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国内大多数高
在规模较大的局域网工作环境中,对每一台客户机进行分别管理与维护,是一件既要细心又很繁琐的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网络管理员们可谓煞费苦心!其实,巧妙利用域服务器中的Active
摘 要: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综合素质培养是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大学生五大素质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探讨    一、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是把握未来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骨干力量,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