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去,我国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自顾自地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致力于通过调整固有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本文着眼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应的学习内容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重视语文教师布置的预习工作,将预习课文等同于没作业。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将其记录下来,在课上向教师提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
  内容。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将教师视为权威,认为教师说的都是对的,这无疑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思考,并相应地产生不同的见解。相比于被动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所学知识,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并且他们对未知知识的兴致也更高。久而久之,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尚未形成完善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使得他们容易被固有思维影响,从而无法真正地掌握知识点。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并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所学知识,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
  2.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
  从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那么将无法完全理解这部分内容。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主动地从生活中得出一定的感悟,并将与所学知识相联系。例如,在登上楼阁观赏风景时,学生能够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认为语文所学的知识用不上,没有合适的运用情境。其实不然,学习语文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语文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地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不仅要学习字词,还要学习詹天佑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1.教师加强对语文课程导入的研究
  在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语文知识的讲授,并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因此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先大致地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会完全将知识讲透,而是要学生去思考,教师做点评,最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
  2.教师加大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仍将教师视为课堂的主角,无法主动地进行讨论与学习,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學习小组,学生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形成一个彼此认可的答案,再向教师
  回答。
  3.定期地举行语文知识竞赛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朗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朗读比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展示自身的朗读技巧,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的朗读才能,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一起进步;书法也是体现学生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举办书法比赛,有书法才能的学生会向其他学生展示自身的才能,而其他学生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主动地投入到书法学习之中。语文知识竞赛不仅仅是一次学生检验自身所学的机会,更是一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4.教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教师严谨的求知态度,对语文字词的科学认识,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他们会逐渐改变自身轻视语文课程的态度,将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来对待。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终身的能力,它不仅仅适用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还适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明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必须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工作,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田小丽《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8年第5期。
  [2] 黄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3] 张全堂《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4] 甘莲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华少年》2019年第23期。
  (马彦,1981年生,女,汉族,湖南省永州市人,本科,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写作教学是小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以往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会带领学生从段落入手,逐一分析作文语言、结构,之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写作,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却有很多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如果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传统文化,那么写作思路将得以拓展,并且有利于新一代年轻人对祖国文化认同感的加强。本文将谈古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整体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后续发展的关键学科基础,也是切实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以及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也是在其整体学习阶段发挥现实作用的有效能力。本文旨在探究有机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的实际意义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作文训练 整合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提升
摘 要:語文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个人文化底蕴的发展,同时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桥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高效的学习体验,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本文从实际出发,对读写教育在中学教育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优化对策,希望为中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模式  读写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结
摘 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读整本的书。”经典名著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阅读空间,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本文将从营造阅读氛围、提倡个性化阅读以及传统文化知识与经典阅读的有机整合等三方面,对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策略开展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经典阅读 传统文化 策略  近几年来,随
考场议论文的语言常见的大约有这么几种特色:犀利、形象、典雅、严密。大部分的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不太在意语言的修饰,忽视语言的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枯燥乏味,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下面笔者想就学生的一篇文章,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它是笔者的一名学生在高三二模联考中的一篇高分作文。  心忧苍生 海阔天空  喜欢读贬谪诗。  那些本立于山顶,居于庙堂之高极尽游目骋怀之乐的文人政客,一封朝奏,夕贬万里,于谷
摘 要:统编教材新加了习作单元,把习作教学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作单元读写一体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习作单元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悟观察之法,并以浸润式的方式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习作支架,让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下尝试习作,落实观察。另一条途径是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多种形
摘 要:小学班主任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对“坏学生”的转化工作,这也是最令小学班主任为难的一项艰巨任务,同时这也是小学德育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本文以德育为导向,提出了两条较为有效的教育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坏学生” 指明灯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71  在开展小学德育时
2020年的寒假过得实在太“魔幻”,太揪心,每天如同身处惊悚离奇玄幻的剧情中,跟着大家一起跌宕起伏。各学校一边抵御疫情,一边组织孩子进行线上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好线上线下的协调工作,既要安抚家长那颗焦躁的心,又要让每个学生不掉队,在家做好新学期课程的预习。不过,这也为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探索线上教学的机会。下面,笔者主要从作文教学、阅读指导、预习方法三个方面,具体探讨线上语文教学的实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每次刚接任一个新的班级,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感到“腹内空空,无话可说”,他们对作文课没有兴趣,对写作有畏惧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迫于完成作业的压力,不是到处“借”资料,就是沿用别人的思路机械地模仿……然而,在我接手语文课以后,差不多一学期,学生就普遍喜欢写作,盼作文课了;一学年以后,许多学生的作文就写得很不错了。班里学生的作文在区、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十分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核心素养,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项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一接触语文,就需要接触汉字,而在小学阶段学习拼音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认识更多汉字,从而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有限,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识字课程的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