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垮了摩托罗拉?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9年春夏的手机市场一片乱战景象。不管是巨头诺基亚被窜货、拒卖、老掉牙的低评价售后;还是岌岌可危的摩托罗拉;抑或是被人质疑的苹果iPhone光鲜背后,仅1.5%市场份额。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缩水10.8%的硬性数据。手机巨头几乎无一幸免的亏损,仅存的赢家只剩韩国两大手机制造商三星、LG。近日,国内最大通讯连锁巨头迪信通又宣布,联手北京移动及主流手机厂商发动北京手机市场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价格战。试看下半年的手机市场,依然硝烟弥漫。
  手机业务卖给谁?这是个近两年来一直困扰着摩托罗拉美国总部的问题。
  
  2009年7月底,根据摩托罗拉提交给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的文件,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又将有74名员工离开。这是摩托罗拉在年初宣布裁减4000名员工之后的又一次震动。从2008年开始,摩托罗拉两年之内裁员总数将达到8000人,而手机部门正是重灾区。
  
  再一次“断腕”
  
  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遭遇了一发不可收拾的雪崩。
  根据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摩托罗拉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运营亏损为2.31亿美元。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从2006年年底的23.3%下降为17.5%。此后的财务报表越来越难看,2007年摩托罗拉全年亏损12亿美元;2008年全年亏损达到22亿美元;200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仅一季度亏损就达到5.09亿美元。
  摩托罗拉中国区也难以幸免。“耗着时间拿赔偿。”就是现在摩托罗拉天津基地员工的普遍状态。据了解,摩托罗拉的手机生产线分布在杭州和天津两地,此前,业界盛传杭州工厂要转移的消息。2009年3月,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宣布,杭州基地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后停止生产手机,相关的生产线转移到公司天津工厂。“摩托罗拉天津和杭州的业务可能重组,大家都比较谨慎,现在正处于敏感期,”摩托罗拉(天津)员工说。
  摩托罗拉1988年落户天津以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历年的销售收入一路攀升,从1992年的0.8亿元人民币,到2000年的44亿美元,再到2004年的77.3亿美元,以及巅峰时期2006年的100.96亿美元,摩托罗拉的辉煌持续了将近15年。但是从公开途径能查到的这个数据到2006年就戛然而止,原因十分明显,之后的2007年,就是摩托罗拉由盛转衰的转折之年。
  这个艰难的状况在天津市某区一位政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最多的时候(销售收入)100亿美元,约合近800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计算),2008年就剩下了当初的1/3,仅仅300多亿元人民币,给我们造成的压力也非常大。”
  李艳是2009年2月新上任的摩托罗拉移动终端事业部中国区销售副总裁,曾经在索尼爱立信(中国)任分销管理副总裁,离职后在伊莱克斯待了短暂的1年时间,再次回归她所熟悉的手机业务。她上任后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包括产品问题、渠道问题、决策问题等等,归根结底都是摩托罗拉的基因造成的,要对基因进行再造,除非她拥有神的力量。
  
  曾经的“大哥”
  
  1940年,受美国陆军通信部队的斯坦福上校的请求,摩托罗拉研制出了一种手持无线电话机,由一个话筒、头部天线和内装电池构成,重约5磅,能保证一英里内的通话效果,在某些条件下还可扩大到三英里。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们共生产了约5万台5CR-300型步话机。这些步话机被普遍应用于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这种轻便步话机就是手机的前身,摩托罗拉是整个手机行业的缔造者,并且为全球的通信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自1988年中国市场上第一台寻呼机由摩托罗拉引入中国后,各类产品陆续在摩托罗拉天津生产基地生产。20世纪90年代初,一句“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家喻户晓,价格几千元的摩托罗拉寻呼机当时竟然占到70%左右的市场份额,整个20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在寻呼机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溢。加上之后占据半壁江山的大哥大,这两个系列高利润的产品,给摩托罗拉造成了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追求一款明星产品的轰动效应和高额回报,
  这个思路被它的竞争对手找到了命门。因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手机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诺基亚和三星不断地推出新品,并且覆盖了高中低各级市场,不断挤压摩托罗拉的地盘。在2007年,摩托罗拉新出机型仅13款(三星推出54款,诺基亚推出37款),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零售商的积极性。更为可怕的是,对高增长率的追求使摩托罗拉逐渐变成一家没有耐心的公司,对待公司业务和管理层都是如此:一旦某项业务下滑,就分拆;一旦高管没能把业绩做上去,就换人。
  1999年,摩托罗拉拆分ONSemiconductor(铱星业务);2001年拆分国防业务部门(GeneralDynamics);2003年拆分半导体业务部门(飞思卡尔Freescales);2006年,拆分汽车电子业务;2008年,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手机终端分拆计划,希望在2009年当年完成分拆。
  频繁的组织架构调整,导致公司人事震荡十分频繁。摩托罗拉中国区更是屡遭风暴。从陈永正到时大鲲再到高瑞彬,两年多的时间里,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就换了三任,中层的流动远远超过了正常范畴,这为摩托罗拉赢得了“黄埔军校”的“美誉”。目前活跃在业界的翘楚包括诺西公司中国区总裁何庆源、AMD中国区总裁郭可尊、苹果亚太区副总裁卢雷、三星手机总裁周晓阳、LG手机副总裁金恺,以及李艳的前任、前不久跳槽到LG的任伟光。
  
  光荣的殒落
  
  “半死不活的,近期都没有什么新品,”中域通讯一位负责销售的中层感叹,“你说,这样的机器价格卖那么高,还会有人买吗?”他列了一个链接,上面是摩托罗拉A3000,售价在3288元。继续端着高价也许真的是摩托罗拉一相情愿了。因为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09年5月手机行情监测报告,在十大畅销智能手机中,诺基亚有7款入围,其中价格不超过1500元的低端智能手机6120C和5320XM以及全触控手机5800XM占据前3席,销量份额达到22.8%。摩托罗拉仍然仅依靠A1200和V8维持局面,缺乏新品支撑。
  智能机是手机的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而在这个领域,摩托罗拉被诺基亚已经逼退到了墙角。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09年5月,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为31.9%,三星占据19.5%,摩托罗拉继续下滑,降至6.7%,国产品牌天语以5.4%紧随其后,上升势头不可小觑。
  智能手机、触控、邮箱音乐等服务,这些热门的手机概念成就了诺基亚、苹果、黑莓在这两年的风生水起,而这波热潮中已经没有了摩托罗拉的身影。被手机厂商视作重要机会的3G,摩托罗拉依然慢了半拍。李艳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3G手机产品要到下半年才开始陆续推出,到时新品上市周期会明显加快。我们重点合作的谷歌android平台,其产品要今年年底才能在中国市场看到。”
  而运营商是否买账还是个未知数。“摩托罗拉今年年初推出的Evoke手机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这款在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产品,却因为没有被AT&T、Verizon、Sprint或T-Mobile等大运营商所选中,只能通过类似Alltel等较小规模运营商销售而业绩平平,”尼尔森行业分析师罗格恩特纳指出,“Evoke所面向的市场已经被其他的几款手机所占据”。
  出售手机业务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最后的奋力一搏也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是三星、LG均表示“无意购买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盛传中兴会接盘,也被予以公开否认;中电通信高层曾经半遮半掩地向记者透露了正在跟一家“国际手机巨头”接洽的事情,不过至今仍无进一步的消息。
  关于分拆的最新进展,李艳2009年6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手机业务一直处于分拆进行时。这是美国总部所提出的,将MOTO手机部门与MOTO其他业务部门分开,独立成为公司并在美国上市。这是对MOTO全球业务的分拆,当然也包括中国。这对于手机业务来说,可以少很多的牵绊,但目前没有时间表。”(摘自:《中国经营报》2009年8月3日 编辑:王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