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法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充分运用多种课堂导入法,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导入法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这两句俗语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同样适合。所以,假如我们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课堂导入的话,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因为风格各样的课堂导入,能营造轻松、活泼、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并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给学生制造悬念,引其思索。在这种课堂情境下开展教学,无疑是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双方的距离拉近了,感情融洽了,气氛也就轻松自然了,教者心情愉快,诲人不倦,学者配合默契、如饥似渴,使教学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一、即兴问候法
  即兴问候法实施起来简单、方便、随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在这个有着厚重积淀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家喻户晓、举国同庆而且文化色彩浓厚的节日,比如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春节,同吃月饼同赏月的中秋节……教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节日,适当在节日前后的课堂中,对学生来一些即兴问候,了解他们在节日期间的心情、活动、经历,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令学生亲身感受到师长的关心、问候之余,调动他们的情绪,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更加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外,也可以讲习各个节日的起源、来历、相关轶事和典故。
  二、故事引入法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对学生而言,则更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倾听欲望。因为喜欢听故事本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作为语文这一课程,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相关故事题材,比如与课文题目相关、或与作品的主人公有关、或与课文中介绍的某一山川景物有关的故事,都不妨作为“课堂導入”先行讲述(也可叫学生讲述),讲述之时,在语言上应注意做到形象生动,再配以一些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动作、表情),方能做到声情并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向心力。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讲述中,笔者首先讲解“空中楼阁”这一成语的意思,然后话锋一转,询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一成语的来源?学生集体回答:“不知道。”然后睁大好奇的双眼,全神贯注等着笔者的下一句话。这时,笔者便说这个成语其实最早是来源于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愚蠢的富人,看到别人盖了一幢漂亮的三层楼……”,笔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讲毕,他们都异口同声:“哦,原来如此!”类似这样的故事在课文中还可找到不少。当然,最好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如果所讲之事家喻户晓、人所共知,则如同“炒冷饭”,效果肯定不妙。此外,故事应该简洁生动,不能拖泥带水,而且还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炉,这样才能对青年学生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使以下的课堂教学顺利地完成。
  三、演绎歌曲法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其艺术感染力强,人们都喜欢唱歌,或低吟浅唱,或放声高歌,而歌曲优美动人的旋律,往往能带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所以,在语文“课堂导入”中若能结合课文内容,偶尔穿插些音乐,来点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不失为富有创意的举动,而学生对此也普遍兴趣盎然,未听其曲,先就陶醉其中了,特别是习惯了传统的“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方法的学生,用歌曲的形式导入,更能令其始料不及,大感意外,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讲授中,笔者首先问学生:“老师想先为大家唱一段以宋词作为歌词的歌曲,大家欢迎吗?”学生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连连叫好。笔者紧接着再问一句:“欣赏完这首歌的上阕后,大家要回答这首词的作者,包括说出他的名、字、号。他有哪些作品(可举例)?他是哪个朝代的人?”这样,就把要考核学生的问题贯穿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结果,待笔者唱罢由苏东坡作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上阕后,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跟唱,并且热情似火,争先恐后地回答刚才所提出的问题。看来,以歌曲开头,可谓妙趣横生,其乐无穷,而且具有简单易行、收效显著的特点。
  四、提问抢答法
  笔者在平日看电视的时候,比较喜欢“央视”名嘴李咏主持的《幸运52》《非常6 1》及马东主持的《挑战主持人》等节目,其中一些寓教于乐的“知识抢答题”非常精彩。受到这些节目的启迪,笔者觉得,如果把这种抢答的方法也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不也很有创意吗?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收获甚丰。所以笔者在讲授一些文章前,会针对性地提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抢答,其他小组成员允许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用集体智慧,争创第一。如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文时,首先设置好一系列的问题,借以了解学生对文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如下: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指哪些?②四大名著的作者姓甚名谁?所处哪个朝代?③拥有80万禁军的林教头指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英雄?④《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有几位?等等,让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派代表逐条进行抢答,最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实施“答对表扬加分,答错鼓励”的措施,此举极大地刺激了“士气”,鼓舞了“军心”,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以前未能掌握的知识,增添和充实了新的知识,而且还成功地调动起他们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此外,还有“游戏法” “讨论法” “巧设障碍法”等,不一而足。古语云:教无定法。为师者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法,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课堂导入法”更是如此,因为即便是同样的一种课堂导入,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群体,效果也会迥然不同。总之,语文课的课堂导入法,虽无“一定之规”,但却有“一定之妙”,其原则是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只要在上课之始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便是成功的语文课堂导入法。
  (作者单位:梅州农业学校)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其他文献
通过中外四型发动机结构比较,揭示出我国型号研发的技术差距。本文从设计角度浅析了建立核心机预研机制、开发控制源代码设计软件、掌握三维、黏性叶片气动设计及取消高、低
目的:对比测定三种临床常用的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抗压强度.方法:选用SmartCem2、Unicem、MaxcemElite 3种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分别制作10个抗压强度试件,每种树脂水门汀试件分2组
近些年来,在一些边坡治理和基坑支护等工程中会运用到预应力锚杆,且锚杆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预应力损失,该问题普遍存在于锚固的工程当中.本文主要对锚杆
消毒作为防止猪疫病传播的手段,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纳.本文探讨消毒在猪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性地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随着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及语音交互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机器人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同时在人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因素驱动下,服务机器人逐渐呈现家庭化、智能化的发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危害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合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概
计算机生成兵力是仿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仅可以满足人员培训、新技术和新战术检验等应用性要求,而且可以带动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基础研究。本文从
从果园施肥、浇灌与排水、花果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