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说”
在课堂上,一年级小学生的发言往往是“随心所欲”,如果限定说话内容,且要求当众发言,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使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获得口语交际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应该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教师应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无需老师批准就可直接站起来说,说完就坐下。二是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对那些大胆说话的学生要提高要求,使其“锦上添花”;对那些胆小怕说的学生要“雪中送炭”,多加鼓励和引导,给予难度适当的训练内容,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
二、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乐说”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做到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就会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出心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具体方式很多,要尽量做到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结合情节性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学生表达欲望强烈,可以结合故事性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学生喜欢音乐动画,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交际情境。
三、加强师生评价,使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阶段性、终结性口语交际成绩评价的功能是有区别的,重点是激发兴趣、鼓励上进、增强自信。教师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评价,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与交流的兴趣,建立起表达的自信心。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时,学生只介绍了图画上的内容,却没有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巧用激励性评价,抓住优点表扬鼓励,同时委婉指出不足:“你们真了不起,把图上的内容讲得非常完整,如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帮图上的动画说说话,你们的故事肯定会讲得更精彩。”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学生争着要替图上的动画表达想法与感受,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非常轻松地把话说具体了,把故事讲生动了。
四、规范交际语言,使学生“说对”
一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式难免单一,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也尚未养成。因此,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以随时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首先是调动学生生活与语言积累,适当提示、补充、指导、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方面的材料和语言材料(如以游戏为交际内容可补充、搜集一些游戏方式方法材料,以讲礼貌为交际内容可提示一些礼貌语言材料等);其次要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恰当指点,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并且力求用词准确恰当。
五、扩展交际活动,使学生“说好”
一是用心捕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现象,并诱导学生运用积累的知识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以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二是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于趣味性、教育性一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强口语交际的实效,让学生在“实践中练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上,一年级小学生的发言往往是“随心所欲”,如果限定说话内容,且要求当众发言,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使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获得口语交际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应该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教师应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无需老师批准就可直接站起来说,说完就坐下。二是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对那些大胆说话的学生要提高要求,使其“锦上添花”;对那些胆小怕说的学生要“雪中送炭”,多加鼓励和引导,给予难度适当的训练内容,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
二、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乐说”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做到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就会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出心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具体方式很多,要尽量做到结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结合情节性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学生表达欲望强烈,可以结合故事性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学生喜欢音乐动画,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交际情境。
三、加强师生评价,使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阶段性、终结性口语交际成绩评价的功能是有区别的,重点是激发兴趣、鼓励上进、增强自信。教师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评价,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与交流的兴趣,建立起表达的自信心。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时,学生只介绍了图画上的内容,却没有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巧用激励性评价,抓住优点表扬鼓励,同时委婉指出不足:“你们真了不起,把图上的内容讲得非常完整,如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帮图上的动画说说话,你们的故事肯定会讲得更精彩。”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学生争着要替图上的动画表达想法与感受,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非常轻松地把话说具体了,把故事讲生动了。
四、规范交际语言,使学生“说对”
一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式难免单一,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也尚未养成。因此,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以随时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首先是调动学生生活与语言积累,适当提示、补充、指导、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方面的材料和语言材料(如以游戏为交际内容可补充、搜集一些游戏方式方法材料,以讲礼貌为交际内容可提示一些礼貌语言材料等);其次要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恰当指点,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并且力求用词准确恰当。
五、扩展交际活动,使学生“说好”
一是用心捕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现象,并诱导学生运用积累的知识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以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二是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于趣味性、教育性一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强口语交际的实效,让学生在“实践中练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