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病率、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对上海市北新泾街道的4153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人群普查,受检者3851例,受检率为92.73%.现场调查内容为问卷调查及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等.屈光不正用等效球镜度数(SE)表示.若受检者SE>-6.00 D,眼底表现有后巩膜葡萄肿、漆纹样裂纹、Fuchs斑、近视弧形斑等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则诊断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小孔视力按照WHO视力损伤分级:最佳矫正视力≥0.05但<0.3为低视力,<0.05为盲.结果 受检者中,高度近视眼207例,占5.37%.其中,183例表现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占88.40%.随年龄的增长,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显著下降(X2=19.21,P<0.01),但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有无高度近视眼家族史人群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21,32.08,960.68;P<0.01).受检者中,双眼盲29例,单眼盲96例,双眼低视力104例,单眼低视力562例.183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中,111例存在明显的视力损伤,占60.65%,其中,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单眼低视力的患者分别为10例,11例、31例和59例,分别占总受检人群中视力损伤者的34.48%、11.46%、29.81%和10.50%.结论上海市北新泾地区老年人高度近视眼的患病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高度近视眼家族史是影响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重要因素。
上海市北新泾街道老年人高度近视眼的流行病学调查
【摘 要】
: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北新泾街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病率、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对上海市北新泾街道的4153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人群普查,受检者3851例,受检率为92.73%.现场调查内容为问卷调查及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检查和眼底照相等.屈光不正用等效球镜度数(SE)表示.若受检者SE>-6
【机 构】
: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
【出 处】
:
中华眼底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2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刊2010年页码已由2009年的72页增加至96页。这一适应眼底病学科专业进步以及杂志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报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批复同意的页码变更,将有助于增加本刊信息容量,减少稿件积压,缩短报道时滞。本刊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稿件远程处理技术平台之上,做好稿件宏观统筹,处理好稿件量人为出的动态平衡,更加精准高效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
期刊
患者女,32岁.因右眼胀痛伴视力下降20 d于2008年7月21日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8,矫正视力-0.5~1.0,眼压46 mm Hg(1 mm 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角膜水肿,鼻侧虹膜局部向前膨隆,虹膜色素多,360度房角明显色素沉着,瞳孔直径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致盲眼病,对其治疗原则是封闭裂孔[1].巩膜扣带术作为常规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早期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2]。
目的 观察特发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特发性CNV的21例患者21只眼(CNV组)的临床资料.选取20名正常志愿者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总补
患者男,35岁.因"5 min前激光射入右眼,右眼立即视物不清"就诊.5 min前维修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Nd:YAG)机时激光意外发射,激光发射器距离眼球约1 m,激光机波长1064 nm、能量500 mJ、光斑直径2 mm、脉冲8 ns、频率125 Hz.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不能矫正,左眼-2.75 DS矫正1.0,右眼轻度睫状充血,黄斑部可见1. 5个视盘直径(DD)
患者女,43岁.因右眼阵发件视物不清10 d,于2008年5月7日首诊眼科.患者10 d前开始右眼阵发性视物不清,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0.5 h,伴右侧头痛,休息后缓解.伴有记忆力减退.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感染史;无药物过敏史。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RVO患者30例30只患眼以及对侧健康眼进行视力、视野、闪光ERG(FERG)检查,同时选取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5例50只眼作为正常组进行FERG检查.所有检查均按常规方法进行.RVO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14例14只
患者男,3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月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既往史或家族史无特殊可记.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2,矫正不提高,左眼1.0.左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虹膜表面散在斑点色素沉着,瞳孔直径3 mm,晶状体无混浊。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钠-维甲酸(AGS-RA)微球缓释系统对激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下增生反应区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无水乙醇将维甲酸溶解,与1.5%的海藻酸钠均匀混合,用静电微囊发生器一次成型制作AGO-RA微球;建立激光损伤动物模型,激光照射时间0.20 s,光斑直径200μm,能量输出功率420 mw;30只青紫蓝灰黑兔随机分为激光损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激光光凝后立即玻璃体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