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弥漫校园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样,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热爱阅读,进而才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由此可见,人的一生中许多美好的情感,都是由儿童时期培养起来的,而健康、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培养儿童美好情感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近几年学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状况,合理地设计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对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形成了良好的书香氛围。
  营造氛围 相约书海
  古人云:“开卷有益。”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选择图书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家长、老师都应做有心人,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为孩子营造自主阅读的氛围。
  班级图书吧,营造读书场。每个孩子将家中的书带到学校,放入班级图书吧进行分享,我们还将班级的书柜进行了精心设计,方便显露书的封面,以便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同时我们还发动家长,将家中书目名单整理成册,建立虚拟图书吧,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虚拟书单上的书并向书的拥有者借阅。教室中,班级图书吧已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课前三分钟,秀出你我他。每天语文课的前三分钟我们会让学生在班里进行演讲,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或者分享读书的趣事。比如为买一本中意的书,自己付出了怎样的一番努力,或者读书痴迷闹笑话的故事。在分享中孩子们体会到与书为友是一大骄傲,更是一大幸事!爱读书、会读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创意活动 相会书香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我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状况,合理地设计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班级漂书,阅读留香。“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在班级开展了漂书活动。怎样让书漂起来呢?我们的小小漂流袋里装着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记录本。每个同学按照学号或者位置,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和晚上的时间读书,读完这本书后,在漂流记录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句话,只要留下每个小朋友的“读书小足迹”就行。完成任务后,漂流书自动传漂给下一位小朋友,继续记录感受,继续漂流。漂流结束后,由老师在班级组织读书会,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升级,读书竞香。阅读升级活动是学校推出的又一个推动经典阅读的举措。活动分为阅读共读书目和阅读升级书目两个阶段,共设开卷有益、手不释卷、读书三余、博览群书和知书达理五个等级。学生只要读完学校每学期规定的共读书目中的两本即可由一级升为二级;接着学生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升级书目进行阅读,每读完一本,经逐级考核认定,即可升级评为相应的阅读等级,并颁发相应的阅读升级卡。这一活动为学生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也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们有了阅读竞争意识,为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助力加油。
  帐篷书窝日,书香四溢。我们学校的孩子最期待每年一次的“帐篷书窝日”。这一天,在校园内搭起上百个缤纷多彩、造型各异的小帐篷。帐篷内,孩子们自由选择朋友,形成私密的小空间,或坐着,或躺着,可以安静地看书,也可以交换图书。帐篷外,每个班推选的朗读者在朗读亭里朗诵诗词经典,诗书音韵回荡在校园……
  搭建平台 相知书韵
  我们认为孩子的阅读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要带领他们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城市,寻一雅致书店。为了让孩子们结识更多爱书之人,我们周末带领孩子们寻访武汉有特色的书店,汉阳物外书店、省图书馆、文华书城都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书店每个周末都会举办各种读书分享,文学家、艺术家、作家等也会受邀来此。伴着浓浓的书香和阅读的快乐,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窝上一整天,听音乐、品茶、阅读。在文华书城这座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构互相结合的LOFT空间里,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源自于文化本身的新力量。浸润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与知识是融合的,孩子与时代是融合的。
  绘本,我来读给你听。“绘本,我来读给你听”这项活动一直在低年级中开展。为了孩子的发展,我们借用社会资源,“艺境童声朗读团”应运而生。一学期以来,艺境童声朗读团共开展绘本朗读和绘本童诗课程28次,创作童诗280首。今年三月,艺境童声朗读团还走出了校园,在武昌区进行了汇报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的低段阅读以“读写绘”的方式进行,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中真诚的话语,并以低年级孩子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讲述他们的真實感受和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让读书的韵味在家庭中散发开去。
  名家,我与你面对面。阅读的韵味来自于创作。我校文学社有两位受聘专家。老作家韩辉光常说:“好文章重在有打动人的真情实感,而不仅仅在分段、总结中心思想。”作家黄春华也认为,现在大家的写作,难见“文学味”,原因在于“好书读得少,想象力差,文章自然干瘪无味,容易雷同。”黄春华建议,学校应该让小学生多读好的儿童读物,体会书里的童趣和文学的多彩,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我们还邀请了作家刘醒龙老师和画家李宁老师来学校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在交流中,他们鼓励孩子们:“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就能我手写我心,下笔如有神了!你就是小作家了!”在名家们的引领下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几年来,我们凭借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阅读的育人环境,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溢满书香,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蓬勃的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他们和阅读相遇在最美好的年龄,我们就是那幸福的牵线人!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孩子们能与书相伴,让读书成为他们自然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新华社的军事新闻宣传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同着生命和血脉。从江西苏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到长期革命战争中活跃的战地记者队伍,再到建国后解放军分社的建立,一代代新华社军事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一直把“实验”作为立校之本,确立了“自然、从容、本真”的办学核心价值观,以“办一所自然状态的学校,办一所孩子喜欢的学校,办一所我们大家的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学生发展目标引领学校发展。  以多姿多彩的活动引领孩子自然生长  学校是什么?《圣经》说学校是充满奶和蜜的地方。张基广校长认为,学校应成为儿童成长营养丰富、处处寻觅、灵魂自由舒展的地
期刊
众所周知,周一,凡是学生都要穿校服,升旗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但是今天,我却忘穿校服了。  完了完了!这该怎么办?我顿时感觉世界一片黑暗。操场上,我向前后左右望了望:周围鲜艳的校服格外醒目,在鲜黄中我一身黑色显得格外刺眼。我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了缩身子。  我祈求周老师有要事缠身,分身无术,别来操场上视察。  然而,不一会儿周老师就来了。我悄悄退到队伍的后面,小心翼翼地尽可能避开周老师的视线。我在心里
期刊
“老师,今天是星期五!”“小弗米”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公益社的哥哥、姐姐为他们带来最新的“牵手故事”。大家围坐一圈,哥哥、姐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原创“故事”,弟弟、妹妹们则会一边津津有味地倾听、一边举起小手问“瑞丽姐姐脱险了吗?”“凯特哥哥真勇敢”……教室里不时地传出欢声笑语与啧啧赞许声。  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个传统,三年级开始学校就会倡导每一位
期刊
我们的教室里常常会飞溅出欢乐的笑声,不信,请看——  今天,我们学《皇帝的新装》,分析课文时,老师让我们分角色表演文中骗子与老大臣看新衣那一段。开始,同学们比较害羞,有些忸怩,读书声像小猫一样,动作也放不开。  见此情景,老师只是摇头,对我们说:“骗子是像平常人一样说话吗?会不会与众不同?你們看有没有可能是这样——”平日极其严肃的老师竟然用一种甜得腻人、矫揉造作的声音模仿骗子,来了一句:“哎,你们
期刊
静夜,微凉。  独坐在苏堤桥上,陪伴我的,是静谧的夜色和一轮高挂的月。  如丝如缕的银纱穿透云层,浅浅地浮在水面上,荡漾起的粼粼波光一层一层的,像是谁在浣洗洁白的轻纱。那月光与水波缠绵着,荡漾着……那一条条素色纱带,可是当年西子不小心遗落下的?  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时而露出她娇羞的脸庞,泛着莹白流转的光,还镶有一圈淡淡的金边。这又使我不禁想到白日里看到的太阳,金灿灿的一片,耀眼夺目,哪像这西湖月,
期刊
我站在这城市画卷的一隅,张开双臂,风掠过发际,空气透着清新味儿。远处,晨光熹微,寒星寂寥,微涼。  初夏的太阳打破黎明的黑暗,淡淡地将树梢点亮。树叶在风中欢呼雀跃,像是夜色朦胧中的呓语,又像是亲切的民谣。高处的树丫摇曳伸展着,准备接受日光的洗礼。日光像稀薄的金色糖浆,在万物的空隙中穿梭。很快,满枝绿叶浸染了金光,晶莹剔透,盎然成诗;满树枝条纵横交错,婀娜起舞,叠映成影;那一大片树林参差披拂,沉默幽
期刊
重启《撒哈拉的故事》,我再一次在扉页上看见三毛的眼睛,那是我见过的一双最美的眼睛。  三毛从那个小岛一路流浪到撒哈拉,靠一支笔走天涯。她像一只轻盈的风筝,永远明媚地与蓝天白云嬉戏。她的眼睛里满是自由的光芒,她无拘无束,像个孩子。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她也曾经敏感过,哭泣过。那颗年轻的心也曾千疮百孔。她的眼睛饱含着青春的不羁。她像一束燃烧着的天堂鸟,盛开在茫茫大漠。  有一句话是这
期刊
从繁忙的学习中抬起头,窗外春色正好。我“不争”这一时,给自己一点放松。  晚上,可能你在赶作业,在睡觉。而我,“不争”这一时,悄悄瞭望窗外,一片寂静,灯火通明。我静默着,悠然自得。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首古诗词,想起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美好情怀,如陶君之桃花源也。我笑着,一阵阵清风吹来,似乎吹去了我心中的尘埃,让我的心中一片空明,一阵轻松,整个人都精神许多。在匆忙的学习、匆匆的赶路中,我
期刊
一年级伊始,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在与人相处上,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对待父母,也只懂得索取;虽在一个班级,但缺少凝聚力。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应是知识的集散地,人格的熏陶地,体质的培养地,心灵的归宿地。而富有人性、感性、个性的班级文化,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为人文的生命关怀,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该怎么让学生正确地建立与社会的关联呢?  有幸了解到“夏风教室”发起的“十元钱·千分爱”活动,活动倡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