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接纳和教育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了我国和平外交的一项战略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高校越来越追求国际化的进步,引进国外学习方式和来华留学生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潮流,而这种现象也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我国高校地处位置不同,招收的来华留学生侧重点也不同,经调查,来华留学生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俄罗斯。由于高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的国别和受教育层次也不同,所以之间产生的思想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高校中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的特殊性,因人而异,制定出更为适宜的思想教育任务和管理制度。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完善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对国外留学生的教育水准,不仅是高校对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我国保留、培养更多优秀国外留学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来华留学生普遍情况是由不同国家的成员组成的,其原先所在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都甚有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应该作为我国高校制定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另外,高校还需要根据留学生自身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学习动机和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使其在原有的生活习性上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环境。
高校中现有的留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还多数处于传统模式中,比较偏向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例如:封闭式、强制式、保姆式。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对这方面工作的不断侧重和加强,高等院校也必将加快对留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步伐和进程,不仅其教育模式可能改进为开放式,其管理制度也有可能由制度强制性管理逐渐演变为道德、情感、法制相结合的模式。
二、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创新内容
(一)加强入学教育。关注留学生的入学教育不仅可以为来华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院校初印象,还有助于学校管理阶层的日后管理。为了更好地做足留学生的迎新准备工作,学校需要对迎新人员进行一些讲解和关注,使得校内的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别生活习惯的不同,只有越来越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才可以使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与特色环境。只有创造学生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才可以保证处于不同文化、生活基础上的留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园里和谐共处。
(二)加强辅导员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辅导员要定期给留学生召开班会或者私下沟通,要学会利用多种形式来加强与留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和沟通,从沟通中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的思想活动,帮助其解决日常困难,尽量减少不良误会的产生。同时,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动亲近也可以使得身处异地的留学生感受到一个可以给予信任的团体,在帮助其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其更加了解中国特色,自主学习中国语言文化。
(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双管齐下。我国高校现在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为“封闭式”“保姆式”,而以上这些模式在实际教育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是偏向于人文治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无论应对任何情况都采用“以情动人”的情况。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道德规范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政府的管制条件,国家对社会的治理方式也逐渐由“以德治国”发展为“依法治国”。高校的思想教育模式与政府对社会的管制模式相同,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人文的治理方面,社会进步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追求开放式的发展,只有将传统的以情动人教育模式与法制结合,二者之间相互提升其作用效果。从我国高校接受来华留学生的多年经验中总结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甚至社会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法律、明文规定、惩罚等方面,还需要有中国传统教育的耐心教导、苦口婆心,只有从内心教育出发,使其自主加强对自身的规范。
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政策上,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经验总结方面。这项工作不仅需要高校管理阶层坚持贯彻国家政府的指示精神,还需要从自身教学经验中进行总结,在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性中进行思想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规范并且日趋科学化。只有从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做起,才可以使其为我国建设经济、文化的和平外交政策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延边大学)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完善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对国外留学生的教育水准,不仅是高校对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我国保留、培养更多优秀国外留学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来华留学生普遍情况是由不同国家的成员组成的,其原先所在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都甚有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应该作为我国高校制定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另外,高校还需要根据留学生自身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学习动机和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对其进行二次培养,使其在原有的生活习性上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环境。
高校中现有的留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还多数处于传统模式中,比较偏向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例如:封闭式、强制式、保姆式。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对这方面工作的不断侧重和加强,高等院校也必将加快对留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步伐和进程,不仅其教育模式可能改进为开放式,其管理制度也有可能由制度强制性管理逐渐演变为道德、情感、法制相结合的模式。
二、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创新内容
(一)加强入学教育。关注留学生的入学教育不仅可以为来华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院校初印象,还有助于学校管理阶层的日后管理。为了更好地做足留学生的迎新准备工作,学校需要对迎新人员进行一些讲解和关注,使得校内的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别生活习惯的不同,只有越来越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才可以使来华留学生自主学习,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与特色环境。只有创造学生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才可以保证处于不同文化、生活基础上的留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园里和谐共处。
(二)加强辅导员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辅导员要定期给留学生召开班会或者私下沟通,要学会利用多种形式来加强与留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和沟通,从沟通中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的思想活动,帮助其解决日常困难,尽量减少不良误会的产生。同时,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主动亲近也可以使得身处异地的留学生感受到一个可以给予信任的团体,在帮助其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其更加了解中国特色,自主学习中国语言文化。
(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双管齐下。我国高校现在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为“封闭式”“保姆式”,而以上这些模式在实际教育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是偏向于人文治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无论应对任何情况都采用“以情动人”的情况。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道德规范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政府的管制条件,国家对社会的治理方式也逐渐由“以德治国”发展为“依法治国”。高校的思想教育模式与政府对社会的管制模式相同,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人文的治理方面,社会进步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追求开放式的发展,只有将传统的以情动人教育模式与法制结合,二者之间相互提升其作用效果。从我国高校接受来华留学生的多年经验中总结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甚至社会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法律、明文规定、惩罚等方面,还需要有中国传统教育的耐心教导、苦口婆心,只有从内心教育出发,使其自主加强对自身的规范。
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政策上,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经验总结方面。这项工作不仅需要高校管理阶层坚持贯彻国家政府的指示精神,还需要从自身教学经验中进行总结,在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性中进行思想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规范并且日趋科学化。只有从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做起,才可以使其为我国建设经济、文化的和平外交政策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