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双城记》中的死亡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腐朽社会的阶级矛盾。作品中表现出“勿以暴抗暴”、仁爱救世的人道主义思想。作品中大量充斥着死亡的描写,对作品主题的阐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死亡 控诉 人道主义
  《双城记》是狄更斯晚年的力作,其内容涉及广泛、意蕴深刻。笼统来说,狄更斯是以写法国大革命来反映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及其中各式各样的人和表现出的人性。他看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症结,但中产阶级的立场决定他们仅提倡社会改良,而不是激烈的革命。小说充斥着大量死亡的描写,这些死亡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更好地阐发了作品的主题。
  一、控诉统治阶级的奢靡暴虐
  第二卷多次描写了侯爵老爷践踏人命的场景。“侯爵老爷的马车就这样压死了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疯了一般嚎啕大哭。侯爵老爷像打量一群老鼠般看了人群一眼,竟然说出“我还不知道你们把我的马弄出什么伤来了呢。”在他眼中,下层人的生命还不如一匹马重要。
  当他的马车行驶在山坡上,被一个妇人拦住,哭诉自己的男人死了。听到有人死了,侯爵老爷的第一反应是:“他交不起什么东西是不是?”可见在他的价值观里,那些下层人唯一的价值便是交租税供养他。妇人祈求能在一小块木头上刻上他死去男人的名字,好能看出他葬在哪,也好能在自己死后与丈夫同眠。但是她话音刚落便被推开,侯爵老爷甚至懒得听她说完便无情离开了。“大人,你听听我的求告!我男人是穷死的;那么多人都是穷死的;还有更多的人要穷死。”从妇人的话里可知当时下层人民悲惨的境况,穷而致死,死后连墓碑都没有,草草葬在乱草中。在统治阶级的残酷行为下,侯爵老爷代表的阶级与人民阶级矛盾尖锐激化。
  后来刺杀了侯爵的戴门斯被判死刑,那些来执行的士兵“又笑又唱”,没有丝毫对生命的敬重。而且讽刺的是,戴门斯正是那个被侯爵马车压死小孩的父亲,侯爵不知导致多少人死亡,但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而戴门斯一类平民不论因什么样的缘故损害了贵族的利益,被惩罚是毫无商量余地的。
  在第三卷中,马奈特医生在监狱写下的文稿揭开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弟兄的罪行。两人强抢了一个已婚女子,逼死其丈夫,气死其父亲,前来报复的女子的弟弟也死在其剑下。侯爵称那个小伙子“下贱的小疯狗”,言语里没有怜悯,甚至觉得“让那样一种异类死在那儿很不合适,他要是照他们这类蛆虫平时那样默默无闻地死去才好”。也就是那类贱民都不配死在他们剑下,只会玷污自己贵族的身份,女子死去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视为解脱。从另一方面讲,这一家人愿意用生命捍卫尊严,不惧死亡,死亡时也不忘对杀人恶魔的控诉。
  这些死亡都是对统治阶级血淋淋的控诉,昭示那种残酷的统治必然导致残酷的报复和社会制度的更换。
  二、传达反对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
  人们的怒火一旦点燃,便以星火燎原之势燃烧起来。在革命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原属于被压迫阶层的一部分人,分化成为新的压迫阶级,采取的暴力手段与被他们打倒的统治阶级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人冤死在狂热的抗争复仇的情绪中。
  小说对德发日太太杀人的场景有详细生动的刻画。“她靠他很近,她一时兴起,把脚踩到他的脖子上,用她那把毫不容情的利刃——那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把他的头砍了下来。”一个女性,本该柔弱善良,对死亡充满恐惧,在这里却成了嗜血恶魔!看到这种死亡的场景,人们更加兴奋狂躁,制造更多的死亡。无数的人头在这铡刀下落地,围观的民众像看杂耍一样兴致高昂,丧失理性,盲目而疯狂。书中渲染了大革命残酷、血腥的场面。
  德发日太太不仅要杀害仇人的侄子,还要罪衍有关系的所有人,包括他的妻女,强壮残酷的她却死于瘦小的普若斯小姐之手,她的死亡告诉人们,她终会被疯狂的、丧失理性的复仇吞噬。
  残酷的压迫制造罪恶、摧残人性,偏狭的复仇只会产生新的压迫。作者否定了仇恨、暴力和血腥的行为。
  三、传达社会理想:以爱战胜恨,以牺牲自己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主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然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新约·约翰福音》里的这一段经文是西德尼·卡屯的精神支柱。卡屯为救心爱女子的丈夫,甘愿上了断头台,他的爱与牺牲让人泪下。他拿唯一的生命换别人的幸福,为了对抗残暴而奉献,这样的生命便有了辉煌的价值。
  卡屯的救赎是在揭露暴力罪恶的基础上实施的,也是为了遏制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革命狂潮。人们为卡屯的崇高行为而感动,同时也会引发对生命深思。残害生命,特别是残害无辜的生命,无论以上帝或是以撒旦的名义,或是其他貌似正义的借口,都是人类的良知和社会的文明所不允许的,这样做的人必然要为其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为了揭露革命者滥杀无辜的罪行,在卡屯行刑前还描述了一个“贫贱不足以救命的20 岁的女缝工”。对一个无辜的女子,法庭也以阴谋罪判了死刑。这是卡屯“在人世间动了同情和怜悯之心的最后一个人”。卡屯给了她勇气来坦然面对死亡。女缝工的出现,增添了卡屯救赎的悲壮,也强化了对恐怖、暴力的批判。
  小说结尾,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卡屯的心理活动,完成了他由死颂生、由死到生的辩证转化,使读者的心灵在对其悲剧命运的扼腕叹息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我看见,我为他们献出生命的那些幸存者,在那我再也不能重见的英国,过着和平宁静、有益于人的生活,生机勃勃而又快乐幸福……”他死去了,为了爱的人能活下去。他的生命将在那些人的生活中得到延续。书的最后是卡屯的预言:“我现在做的是一桩大好事情,远远胜过我一向所作所为。我现在去的是一处大好归宿,远远胜过我一向所知所解。”博爱哺育大智,大智必生大勇,卡屯的救赎奏响了博爱的最美篇章,最充分地宣扬了作家人道主义的理想,最理智地表现了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
  作者以娴熟的笔法描述了那个特殊年代各种死亡的场景,通过对死亡的描写来警醒世人,激发对旧制度的痛恨,对生命的尊重,对爱与人道主义的呼唤。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双城记[M].张玲 张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童真.狄更斯与中国[M].湘潭市: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
  [3]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目标,定位于全球“人才汇集、资源集散、信息交互、文化交流”的枢纽型城市,通过极强的联通性和枢纽型功能,体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集聚力、创新辐射
暖通设备安装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专业之间的需求与矛盾,使其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暖通空调管道安
中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逢雨即涝,海口也未能独善其身.每次遇到大雨,整个城市就很快陷入一片汪洋之中.rn近日有媒体站出来,煞费苦心地总结了海口易积水的主要原因,称气候、城市化
地铁工程是一项复杂而且艰巨的工程项目,要做好工程安全风险技术管理,要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要想做好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就必须要在地铁工程施工前期和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
机械电子技术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大的发展潜力以及较强的综合性,拥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和优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机械电子技术结合传统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不断地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中国文化移入。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初步分析阐述了中级口语教学中文化移入的必要性和
【摘要】目前,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与基础,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步骤,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教育跳跃式发展的巨大动力。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建设;学校教育  目前,以计算机技术
企业在使用电力过程中是和电网时时刻刻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电力供应与使用的特殊性,企业的不安全用电行为将会对电网的安全造成威胁.用电检查工作要做的不仅仅提供用电服
2007年,对于中国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个启承转合、意义特殊的年份.10直辖的发展,这座城市完成了她千年历史中最深刻最迅捷的嬗变,奇迹般崛起.
色沃岩画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是迄今为止林芝地区发现的第二处岩画点.该处岩画点以密点敲凿为主要制作方法,以剪影图像为主要表现手法,画面布局合理,动物简朴写实,为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