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高等数学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生源情况和专科培养目标出发,结合专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方法要调整,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要强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要改革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数学教学 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校级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1-7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3-02
  近些年,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和生源数量的减少,大一专科新生高考成绩低,基础薄弱已经越来越明显。我校和兄弟院校一样,专科高等数学授课学时也由180学时减到了120学时,再结合九零后学生的时代特点,高等数学乃至高等教育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技术人才是所有同类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基础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除了扮演理工类专业课程的工具课程的角色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数学素养的重任。
  每位高等院校专科高等数学任课教师,都会面对大同小异的挑战,教学应该从特定的专科培养目标出发,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法,坚持“兴趣先行,实践驱动,能学够用”的策略,相信定能转被动为主动,摆脱尴尬处境,实现成功的教育。
  一、专科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各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不论是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教学时能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大纲陈旧,难以把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目中无纲,教学无导向,大纲的指导作用被大大削弱。200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虽然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并没有落实到位,这一点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有论述。接近20年时间,社会发生变化,教育发生了变化,学生发生了变化,教材和大纲却未能及时反映出来,高职高专数学教学基本是固守不变,教材变化也不大。
  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特色。高等数学作为文化课程在我国各地区高职高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受社会需求和市场利益驱动,而是为满足教育系统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评价的需要。近20年来的国际教育正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在于体现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顺应市场、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取向。但一些教师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学生心理、能力的了解,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教学深浅的“度”。这样的教学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
  3.高等数学基础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在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课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基本处于脱节状态,各自为政,互不相干。数学教学死守本学科,缺乏专业针对性,学生无法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能力,学科本位使数学失去了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4.生源差不能成为降低教学目标的理由,正相反,教学目标还要较以往更高。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专科院校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增强,这会使数学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各领域也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更需要数学。
  二、专科高等数学教学观念的改革
  1.教材是教学的“本”,“以本为本”的观念要转变。教材的内容、结构、难度都可以调整,但内容不变压缩学时的做法是被动、机械、不负责任的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结合专业需要大胆取舍,其原则就是“紧扣目标,系统完整,酌情删减,讲求实用”,其中“目标”是指专科培养目标。首先,要保留传统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其次,高等数学的内容太丰富,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在学生应用层面看并无大用,所以在知识点的取舍上要遵循实用原则,笔者在讲到微分的时候每次都讲授近似计算,认为这太实用了;此外,更新部分概念和理论的表达形式也是必须的,做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在有限的课时内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技能。
  2.对学生培养的各项能力当中要以应用能力为重。在高数课上学到的两种东西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一是数学思想,会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数学技能,也是将来就业后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要知道90%的专科生会直接就业不能升本的,他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靠能力去就业。但是,实践情况常常是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即不够明确也不够坚持。山东省在2010年前的一阶段,对专科生实行“2+2”或“3+1”校内学分互认专升本制度,有的高校考虑到要“互认”,本、专科生用一个大纲,以避免产生升本后“饿补”的困局;2010年终止校内专升本,改为“3+2”跨校专升本,《高等数学》全省统一命题,有的高校主动考虑为学生升本服务,也有的是应学生要求,教学大纲选用省专升本考试大纲,有消息说2013年后只有在校专科生才可参加专升本考试,相信用“考试大纲”当教学大纲的做法会更多。
  3.数学实验课进课堂难度大。钱学森曾讲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对数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理工科的数学课程是不是需要改革一番?”学生具备了熟练使用一种数学计算软件的能力,可能在试卷成绩上得不到体现,但毕业工作后定会把能力转变为技能,再把技能转变成谋生手段。有人认为电脑如果进了课堂,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缜密的数学思路难以形成,教学的主体与主导地位不能突出,其实只要能做到精心设计充分备课,这些问题都能避免。
  4.评价体系要改革。分为对老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部分。现在高校评价一名教师基本不看教学效果和质量,都是看学历、文章、项目、成果等,要知道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教学是值得千秋万代去做的工作,所以把教学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是理所当然的。另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以通过基础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测试两方面综合开展。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有效评价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的情况,还能够给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且彻底纠正临时突击等现象。   三、专科高等数学教学教法的改革
  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决定了优秀的施教者要有艺术性,是导演也是演员,还要在博学广识、心理辅导、学习能力等各方面优化自己,在教学教法上也有不少成熟的做法,结合数学特点,下面几方面会有很大改革空间。
  1.结合专业知识,用中学,学中用。没有应用的知识往往似空中楼阁般不牢固,一定专业背景下的数学知识才更是有血有肉,抓住契机按需施教,定能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那种拿专升本考题甚至是考研题来训练学生的做法,不敢苟同。
  2.数学史知识写进教材走进课堂是种不错的做法,有些文科高数教材的做法可以借鉴。这部分有时讲解知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有时讲数学家们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还有时谈数学在新学科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价值等,这都能使课堂变的更加生动,兴趣先行,顺水推舟,潜移默化地让数学文化影响到每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也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了。
  3.加强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对比中推进学习。任何知识的传授都离不开一定的基础,发现与故有知识的异同时,已经对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
  4.数学实验课的开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根据越来越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需要,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也是为了弥补数学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的事实,数学实验课很有必要开设起来。这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相反是减轻了。Mathematica, Mathcad, Maple, Maxima, Reduce等软件在符号计算方面都很出色,有的甚至还可以绘出3D图像、形成动态效果、给出解题过程,易学好用效果好,目标要求上只要能够查用就足够了,也不会占用太多学时。
  5.多渠道多方式开展课外辅导。很多学校学生连找个固定教室都很困难,更不可能上辅导课了,但这不说明学生们不需要辅导,只要转变一下辅导的方式方法,一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社团讨论班、老带新帮扶会、集体答疑、数学角、值班教师会客厅、作业本答疑页等,花样多形式新,不拘一格,即发挥了学生间自助作用,还能有效促进教学相长,定能收到良好的辅导效果。
  四、结束语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教学工作总离不开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高等教育对施教者的要求应该是越来越高,高等数学又是理工类院校的一门经典课程,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经历“能教,教会,会教”的过程,非常希望能与同行们就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讨论,谢谢!
  参考文献:
  [1]王瑞莲.《高等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浅议[J].现代计算机(下半月版),2012(1):37-38.
  [2]建晖,徐秀香.浅析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J].新课程研究,2012(1) :5-7.
  [3]陈侃怀.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之设想[J].科技创新,2009(13).
  [4] 韩明.将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教学[J].大学数学,2011,27(4):137-141.
  [5]繁守芳.高等数学实验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韩宝燕.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08,36:71-72.
  [7]秦川.如何做好高等数学的教学[J].科技信息:2010(8):122-12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7-01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教学中多进行鼓励,通过适时适度的鼓励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以鼓舞,使学生在和谐的情感状态下自主学习、自愿探究、自主发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谈谈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方式之一——鼓励。  一、鼓励性评价的时机要适当  对学生行为的积极转变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及时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0-01  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题量少(12道),但分值重4分/题。如果错上三道,相当于一道主观问答题白做。所以文综政治取胜的前提是选择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尽量多得分少失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总分取胜。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学生基础知识夯实的前提下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题方法的有效运
3月19日,中盐集团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加快改革发展视频会议,围绕中盐集团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对当前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工作要求.中盐集团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如何用好多媒体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能滥用,要用得恰当、得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容量不可太大,板书不能没有。要恰当选择素材,合理选用、精心制作课件。制作时注意支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在生物教学中,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2-01  2011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既有使人感到欣慰的经验之作、也有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现归纳总结如下,以便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复课经验  1.明确《考试大纲》,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试大纲》下发后,对其进行认真研读,明确其变与不变之处,对其每一个考点都做到心中
【摘要】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包括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重,开放实验室,以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完成课程论文等。结果表明:学生在经过动物学专题研究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实现了教研相长。最后,对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5-02  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优化与重组现有资源。应该说,没有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就有浪费之弊。因此,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一、教材资源——合
【基金项目】该论文属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编号:FJCGJJ11-197,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学备课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1-02  数学作为高中一门必修课程,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备课,查阅资料,这繁琐而庞大的工作会消耗许多时间。但随着网络的出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0-01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两千多年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千变万化,唯独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式,从讲授四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