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官颈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鳞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g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筛查正常宫颈、官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官颈鳞癌(S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为研究CIN发展为SCC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正常宫颈组织(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9例、CIN组织23例(其中CIN Ⅰ级7例、CINⅡ级8例、CINⅢ级8例)和SCC组织7例.应用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DeCyder软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鉴定差异蛋白质点,数据库搜索差异表达蛋白.收集正常官颈组织20例、CIN组织60例和SCC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差异最显著的S100蛋白A9(S100A9)、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eEF1 A1)和丙酮酸激酶M2(PKM2)在不同官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建立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正常宫颈、CIN与SC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选取显著表达差异蛋白质点46个(其中上调27个,下调19个)进行鉴定,成功鉴定出26个蛋白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S100A9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其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7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eEF1A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其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73.3%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8).PKM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其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3.3%和75.0%,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 =0.059).Western blot法检测的结果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正常官颈、CIN和SCC组织间存在蛋白质表达的差异.S100A9、eEF1 A1和PKM2可能成为官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并为研究CIN发展为官颈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就诊的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结果 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中,有32例患者接受化疗,其中部分缓解(PR)11例(34.4%),疾病稳定(SD)10例(31.2%),疾病进展(PD)8例(25.0%),临床获益率为61.8%.在11例获得PR的患者中,有2例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行前哨淋巴活检的28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脉管瘤栓均与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有关(均P<0.05);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绝经情况、局部切除术、示踪技术、前哨淋巴结阳性、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雌激素受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以及患者对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组(重建组)和30例食管残胃吻合组(对照组)胃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采用m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结果 重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2.2±14.0)min,对照组为(137.6±18.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基因编码区第19和21外显子突变阴性患者的化疗疗效.方法 140例NSCLC患者分为EGFR突变阴性组和EGFR突变阳性组,均采用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加顺铂或卡铂化疗.结果 EGFR突变阴性组患者中,部分缓解(PR)26例,疾病稳定(SD)48例,疾病进展(PD) 16例,疾病控制率82.2%;EGFR突变阳性组患者中,PR
目的 研究抗菌肽LL-37在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R)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共培养人巨噬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3AO和HO-8910.采用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和SKOV3细胞中L
目的 比较四维CT(4D CT)与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 CT)确定的周围型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的位置、位移及相互包含度和匹配指数.方法 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依次完成胸部4D 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屏气(EIH)和呼气末屏气(EEH) 3D CT扫描.每个呼吸周期的4D 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0时相为吸气末时相(CT0),50时相为呼气末时相(CT50),
目的 分析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假阴性的临床病理学因素,探讨降低SLNB假阴性率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SLNB的226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SLNB后接受腋窝淋巴结清除(ALND)的1228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SLNB假阴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SLNB的假阴性率为10.7% (73/683),准确率为94.1% (1155/1228),阴性预测值为88
目的 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3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被膜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6.9%,而甲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5例PH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免疫组化分型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5例PHL患者中,男25例(71.4%),女10例(28.6%);平均年龄52.6岁.主要症状为发热、右上腹疼痛和肝占位等.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1例,血清抗丙肝病毒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等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40例行18 F-FDG PET-CT检查后接受手术治疗的初治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及病理参数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间SUVmax的差异,采用P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