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且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个性和思想观念。因此,对小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心理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从小学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着眼,分析了心理辅导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智成长。
  关键词:心理辅导;小学班主任;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37-01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多。比如,外界,商家推出的各种诱惑性的广告会对儿童带来巨大的吸引力,还有抖音快手和手机游戏等也深得小学生的喜爱。但这种内在外在的因素有时候会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强调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进行心理辅导,就是为了能够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1.心理辅导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
  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这是因为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对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类事物、现象缺乏客观冷静的认知,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考虑,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现象行为的诱惑和干扰。比如,一些学生买了新的高档的文具盒,其他同学很可能就会去跟风,没买到的同学可能就会觉得不高兴,这也就是学生的攀比心理。此外,一些小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情绪,或者对和老师同学的沟通有怯懦感,在班集体中没有存在感。诸如此类的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辅导,这是班主任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心态性格,提高学生的班级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2.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心理辅导
  (1)开设心理辅导课,普及心理知识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往往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有很不好的后果。如果学生能够多接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学会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或许就能将原来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给消除掉。所以,班主任可以根据小学的课时安排适当的抽调时间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比如,每个月一节课,或者半个月一节课。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不需要特别的针对某些同学的表现来剖析其心理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被针对的感觉。老师可以将学生群体中一些常见现象、普遍现象作为案例去进行心理学上的解读,并以小学生容易接受和认可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心理疏导。
  比如,通过互联网搜寻一些儿童心理教学、小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flash动画、视频短片作为教学素材,然后配合这样的视频资料去进行心理辅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纯理论化、脱离实际。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或者图文资料的过程中受到正面的引导,这样的心理辅导会更加有效。
  (2)将心理辅导融入师生互动,提高心理呵护作用
  面向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光靠心理辅导课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班级活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及时融入心理辅导的理念,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
  比如,班级里的同学出现矛盾,发生争吵或者打架的情况,老师不要一味的进行批评处罚,或者动不动就叫家长,而是要在充分了解事情原委的情况下给予指导。因为有些同学之间闹矛盾是因为误会造成的,有些情况则是因为一些同学过于霸道、强势造成的,还有些是小学生太顽皮而引起的。老师要分析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明确每个学生做得是对还是错,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恰当。对于那些品行不是太好的同学,老师要从道德、素质、班级凝聚力等方面去多做工作。
  比如,一些同学存在小儿麻痹或者肢体残疾,容易遭受别人的嘲笑,甚至产生自卑情绪,老师也要拿出足够的真诚去关怀同学,帮助他们感受班集体的温暖,打消学生在心态、情感上的封闭和顾虑。这样才能有效的消除大家在心理上的弱点,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3)加强班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其实是比较强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或者受到班集体认可的好的现象,小学生都会愿意去参与。所以,班主任老师在心理辅导方面也可以通过班风学风的建设来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或者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开展主题讨论会,引导大家感受亲情的温暖、感受传统节日的隆重氛围;比如,对班级里的好现象提出表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以良好的氛围带动,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向好发展。

3.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较为脆弱,缺乏生活常识和基本的价值理念,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渗透心理辅导工作,切实消除不利因素,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才能为祖国下一代的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娜.浅析心理辅导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98-199
  [2]陈丽玫.浅析心理咨询技术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01):44-45
  [3]王艳春,任晶,邹桂霞.浅析人本管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02):232-233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見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学生搜集素材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提出以下的看法。  关键词: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有效观察;明确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在西方本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相对较低,多数为甲状旁腺腺瘤(80%左右),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甲状旁腺癌仅占1%-2%,因甲旁腺腺瘤体检时不易触及,临床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但在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学生自主能力养成在中学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价值,以及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自主能力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学习;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036-011.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自主能力的内涵
在假定部件的工作寿命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维修时间服从参数为μ的指数分布,部件的状态转换开关时是瞬间完成的,在初始时刻,所有部件都正常,所有随机变量均相互独立,故障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抑制剂浅蓝菌素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在体外实验中用MTT法观察浅蓝菌素对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学生的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从学生认同感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当前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038-01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体
摘 要: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它给了幼儿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幼儿园工作者如何在尊重幼儿中,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呢?教师从区域活动中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以及充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  关键词:区域活动;任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39-01  近年来,区域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幼儿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