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于南唐的安溪城隍庙,明清时期因颇为灵验,不仅深受地方官员重视,也是民间信仰的对象,发展出不合礼制的称号、神像、迎城隍活动及各种神异传说,但也因此声名远播,而将香火传播至泉州五邑、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地区,其中以新加坡韮菜芭最为知名。台湾则有两百多个分炉,主要以中寮安溪城隍庙为传播中心,仍沿袭安溪祖庙的五尊城隍形式及圣诞日,但供奉者多为私坛。从此一信仰的发展历程,可见其民间化与地方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