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外科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新方法,评价这一新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治到我院接受这一新型外科手术的6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中,有5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为24~36岁.他们先后按照如下手术步骤接受了这种新型手术:①左侧中下腹直肌作切口人腹;②保留大网膜,切除全大肠;③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游离直肠肌鞘0.5 cm,四周固定,旋转剥离直肠粘膜,暴露出粘膜滋养动、静脉,逐一钳扎,切断,逐渐递进,直至齿状线;④在右结肠动脉下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⑤作回肠N形造袋;⑥在全直肠肌鞘内,作回肠袋-肛管吻合术.袋后置管引流;⑦将小肠系膜固定于右后腹,右铺小肠,将其系膜覆盖在结肠床的粗面上;⑧左下腹置血浆管,术后2d作负压吸引,配合香烟引流,消除盆腔积液;⑨关腹结束手术. 结果 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术后3~7 d,便屁分离;7~10 d,大便成形.病人食欲好.5例随访3~16年,大便每日一次,无夜便,小便正常;1例随访4月,白天2次大便,无夜便.术后6例除大、小便均正常外,植物神经功能、性功能也均正常,无感染,无息肉复发. 结论 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一种新型的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外科治疗手术.病人术后大、小便均正常,植物神经功能和性功能均正常,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而解决了以前该病手术治疗后遗留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携带全长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vAd-HSP70.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检测靶细胞中外源性HSP70的表达.感染vAd-HSP70 24、48、72 h组和感染vAd-GFP对照组的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分别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线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