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意象解读诗歌主题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乡愁一直以来都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包涵了无数游子思恋故园,思念亲人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在这浩瀚的诗歌长河中,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堪称思乡思亲的典范之作,但和现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相比,马致远的《秋思》的主题,显然只停留在了个人与家乡的关系上,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已经跳出了个人的圈子,“乡愁”的内涵已经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主题。
  其实,乡愁按其字面的解释指的就是思念家乡、亲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怀。但我认为,余光中先生抒发的“乡愁”已经不只是停留在对家乡亲人的离愁别绪上,他所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对母亲、对妻子(新娘)的依恋和爱恋,他的乡愁已经上升为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的一种爱国情怀。
  现在,笔者想仅就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所选择的意象来解读他在《乡愁》中所表达的主题。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表现手法上,传承了我国古典诗歌《诗经》的“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创作方法,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作为诗歌中的四个意象。诗歌的第一小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面的二、三、四诗节,以“船票”、“坟墓”、“海峡”替换第一节中的“邮票”,反复吟咏诗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不同时期的离愁别绪,而如果我们再细心一些,其实就不难发现,诗歌的四个意象其实可以分为“二类”:“邮票”、“船票”可以传递思乡情怀,作为一类,“坟墓”、“海峡”不可以传递“乡愁”的感情(当然海峡在今天已经是可以传递的了),可作为另一类,两组意象前后形成了对比关系。那么,余光中先生想表达什么呢?他以“能传递”和“不能传递”相对比,是想突出哪一类呢?
  如果我们理解了海峡那一头的人们在离开祖国大陆以后的那种铭心刻骨的思念故土思念家人的感情,那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全部内涵了。
  “小时候”,“我”在外求学,对母亲的想念只要把它写成一纸书信,再借助一枚“小小的邮票”,暂且不管它小到何种程度,都可以把“我”的想念送到母亲手中;同样,母亲思念在外的儿子,她也可以把她的思念写成信,贴上那张“小小的邮票”把她的爱传递到儿子手中。所以,不管“我”身在何处,不管“母亲”身在何地,它(邮票)都可以联结母亲与儿子的一颗思念的心,既可解“我”思亲之苦,亦可寄托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长大后”,“我”在外漂泊、辗转,对新婚妻子的思念就再所难免的了。妻子是美丽的,妻子是温顺的,也是勤劳贤淑的。也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娶的,但不管婚前的感情怎样,婚后的感情却与日俱增。或许是自己在外谋生不易,也许是还在不断漂泊,因而和妻子只能是聚少离多。而这,只需“一张船票”,哪怕是“窄窄的”,只要有了它,就随时可以启程,回到“凭栏眺望”的佳人身边,一解相思之苦。因而,这张“船票”、“窄窄的船票”就是乡愁的最好体现了。
  可以这样理解,在通邮、通航的前提下,空间上的距离是不可能阻挡“我”与“母亲”、“新娘”之间的情感的相互沟通的,这在马致远的时代,那远在“天涯”的“断肠人”,只能寄“愁心与明月”,只能与亲人“共婵娟”,而余光中先生生活的年代,已非马致远、苏轼的年代,“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就可把远隔万水千山的亲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乡愁》的后两个意象显然无法沟通情感,难道余光中先生在选择诗的意象时,是信手拈来?我认为,作为现代著名学者的余光中,决不致于以如此随意,而是有意为之。
  为什么说是余光中先生有意为之呢?我们不妨从诗句的内涵说起。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后来呵”,“我”已人到中年了,母亲离自己而去了,每逢清明节前后,总要回乡祭扫母亲的坟墓,但脑海里故乡的意象,就不但有故乡的山川田野,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抔黄土和黄土下安眠的母亲。“我”就在母亲的坟前,“坟”只是“矮矮的”的“一方”,“我”可以靠近,却无法与母亲沟通,“我”与母亲完全没有了空间上的距离阻隔,可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它让“我”与母亲虽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家书不可达意,舟船亦无法抵达。“坟墓”让“儿子”与“母亲”再也无法沟通……
  “我”就在海峡的岸边,海峡的对岸就是大陆,那里就是“我”离别了三十多年的家乡,“大陆”一词意味着隔海相望的“这头”与“那头”不是两个回家的关系,而是岛屿与大陆的关系。表面上是山水相隔,实际上却血脉相融“一湾浅浅的海峡”意味着宝岛与大陆本应该密切往来,但事实却是相互隔绝。过去虽远离父母好,但却可以借家书以传情,乘舟船而相会,“而现在”既不通邮,也不通航(本诗写于1972年)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可以想像,诗人伫立宝岛岸边,隔海峡远眺大陆,思乡之情融进浩瀚海水,不由觉得,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就是乡愁的最明白具体的体现了。就是这样的“湾”“浅浅”的海峡却阻挡着我们回家的路。就像母亲的坟墓永世隔绝着“我”和她一样。
  其实,地理意义下的海峡并不能阻挡两岸的血脉相通关键是政治意义上的海峡,它成了中华民族内部最“宽”的距离,它宽到一经分离便是生死两茫茫。就像母亲的坟墓永远阻隔着“我”和她一样,它永远阻隔着海峡那头和祖国这个“根”血肉相连。所以“坟墓”和“海峡”两个意象形成类比关系,目的是推出海峡在政治条件下的难以逾越,难得像无法沟通的坟墓。“坟墓”、“海峡”对于“我”都没有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近在咫尺却因政治意义上的分歧而“我”与大陆远如天涯。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选取的四个意象。不仅让四个诗节句式一致,形成诗歌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更为重要的。是诗歌内在情感的升华,四个意象按时间顺序排列,它概括了一代华厦儿女的人生历程。使个人遭遇和祖国命运相连系,思乡爱国之情逐步升华、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乡愁》的主题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诗人和生活在台湾岛上的人氏渴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诗人的乡愁就是爱国。诗篇鸣奏的是一曲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和平发展的阶段,新技术革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教育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从思想和概念逐渐转变为现实,世界各国的教育正处于碰壁发展、不断改革的进程之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五年,回顾以前的教学,结合现阶段体育教学状况,我们体育组的全体成员真正体会到:只有诱思探究教学,才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  在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的英语背诵教学,是苦练基本功的重要环节。然而英语背诵教学并不是孤立的,他必须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记忆单词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浅谈 英语 背诵 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汉语是这样,英语也不列外。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学阶段背诵的文章,能够终生不忘。初中的学生的英语背诵教学,是苦练基本功的重要环节。然而英语背诵教学并不是孤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革课程功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英语教师的工作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愉快地学习。在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现将我对新课堂的一些收获与感悟与大家共分享。  一、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长时间学习会使兴趣逐渐减退,注意力逐渐分散。教师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弊端和影响,如何在实践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儿童学习音乐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师如何开拓儿童音乐教育的新视野。  关键词:儿童音乐教育新思路     一、中国音乐教育现状:  教育报登过一篇有关学生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报道,只有30%的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乐课。这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现状,传统的教育手段,让学生感到缺乏新鲜感,缺乏创造性,一节音乐课,老师被固定在钢琴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于语言习得的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我认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多样性情境互动”的各项活动。  1、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的教学策略  我主要根据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依照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理解分四个层次:字面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阐述了四个阅读层次的不同含义、思维训练的区别及内在联系。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理解、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期刊
摘要: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保障。在作文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养成乐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兴趣、阅读、观察、方式、体验、评价、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期刊
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进行多种尝试,例如,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仔细分析这些停留在表层的干扰因素,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语文教学正是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但纵观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文言文教学现状谈起,对造成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节选的文言文,都是凝聚了无数古人情感的佳作名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