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到夏季就腹泻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朋友张先生,每到夏季来临,就会发生腹泻。大便稀溏不成形,偶尔夹杂未消化的食物,每日排便3~5次。吹电风扇或空调时,常出现肠鸣腹痛进而腹泻,有时身体疲乏,胃口欠佳。张先生向我求治。
  我诊其面色无华,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我结合季节时令演变特征,中医辨证其属泄泻肝郁脾虚证,治以抑木扶土之法,处方用痛泻要方加减,给予党参、茯苓、白术、白芍、柴胡、香附,防风、郁金、佛手、元胡、乌梅、陈皮、制半夏、鸡内金、神曲、甘草等药物。经治半月后,张先生大便成形,每日1次,腹痛消失,饮食改善,神疲乏力诸症皆好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提示我们外邪侵入人体后,常可伏藏体内,至下一时节而发病。我们推测此病例主要是由于春季感受风邪,邪气伏藏于体内,肝木之气偏旺,至长夏季节适逢脾土当令,湿邪外困而脾胃易虚,以致肝气犯脾之变。正如张景岳云:“春伤于风,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胆,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相似的论述也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之“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说明春季失于调养,风邪内伏,肝旺脾虚则易致夏季飧泄之患。
  春季肝木当令,情志容易波动,肝气失于疏泄,往往横逆而乘脾土,致使脾胃运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濁,这是夏季腹泻的一种重要病机变化。再加上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都容易贪凉饮冷,脾胃阳气容易受损,就更加容易诱发腹泻。
  治疗腹泻常用健脾化湿之法。若兼以情志波动,以及春季外感之风邪留连,则治疗上又多以抑肝扶脾为法,加以疏风和胃消食之品,同时略加淡渗芳化之品以升清,并且结合体质情况施治,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夏季易腹泻者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等。这些中成药皆有很好的化湿止泻作用。饮食上,多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汤、小米粥等。
其他文献
股票市场分析与看盘讲究由大到小。对指数或个股的盘面进行分析属于微观范畴,盘面往下还可分为更小的微观范畴。本文将对盘面往下更小的微观范畴进行分类。个股盘口的结构与关系  盘面、盘口我们统称分时盘口,个股分时盘口主要由五大块组成,分别为分时线、成交量(量柱)、卖买挂单、成交回报、其它数据(见图一)。这五大块中的每一块又可进一步划分。  图一:盘口五大构成板块分时线往下结构关系  分时线的结构关系为:分
经常有高血压患者到门诊咨询:听说常用的“普利类”降压药会导致肺癌,那还能吃吗?“致癌”一说从何而来  “普利类”降压药在临床上被称为ACEI类降压药,之所以有致癌之说,还要追溯到2018年10月。当时医学领域的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篇论文,基本结论是:与“沙坦类”(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降压药相比,“普利类”(卡托普利等)药物使用时间超过5年后,肺癌的发生率更高
期刊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杀手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饱受并发症之苦,每个患者都想按下糖尿病发展的暂停键。  有没有办法能使糖尿病发展的脚步变慢?有没有措施能帮助患者远离并发症?有没有机会能跟糖尿病和平共处甚至找到逆转的节点呢?怎样理解糖尿病的“逆转”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
期刊
小彤是一名高二学生,对自己要求很高,力求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在防疫方面也不例外。新冠疫情来袭后,小彤每节课后都去洗手,还随身携带了消毒液,不停地往手上喷。有一天,小彤发现自己的手指侧面长了一些米粒大的水疱,感觉有些痒。为了不耽误学习,她让妈妈帮她去药店买来药膏,涂在手上。几天后,水疱消失了,手也不痒了。可过了不到1周时间,小水疱又悄悄冒了出来。这次不止是在手指上,连手掌上也有小水疱,一簇一簇的,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