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儿子周峰,7岁开始读小学一年级,13岁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岁赴美国攻读博士。他中小学总共读了6年:小学2年,初中2年,高中2年。
我们起初并没有打算让他跳级。可后来老师告状,说这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我们问他为什么上课不专心听讲,他说:“一个字要讲一堂课,我已经会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轻易责备孩子,而是决定让他跳级试一试,也许老师讲的都是他不会的,他就会专心听讲了。果然跳级后他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教一课,他就背两课。半学期下来,他已把整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这样,他一跳再跳,两年就跳出了小学,并且直升初中二年级。每次跳级,他都通过了学校的严格考试。小学到初中时,他参加了全县的升学考试:结果数学100分,语文91分,名列全区第一。
关于跳级,我们是这样想的:跳级不能跳知识。学知识一定要循序渐进,前面的没搞懂,后面的就学不进。周峰之所以能连续跳级,我们分析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他7岁就过了识字关,阅读广泛,语文不成问题;二是他妈妈帮助他系统地学习了小学至初一的数学;三是7岁半他就开始收听业余英语广播。正是基于这些基础,我们选择了让他跳级。否则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会挫伤他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孩子不具备跳级的条件,千万不能勉强让孩子跳级,因为如果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同样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周峰初中毕业时才11岁,我们担心他外出读高中年龄太小,就干脆没让他考高中,而是让他在家自学。我们觉得在孩子具备初中毕业基础后,就应当重视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因为自学可以培养一个人思维的主动性和理解知识的深刻性。对于高中课程,家长已经不可能门门精通,除了老师教,孩子善于自学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自学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呢?
首先是考察教材。高中数理化课本难度大,习题无答案,不适于自学。于是,我们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让孩子学完自学丛书后再看课本,减少难度。
其次是制定计划。我们指导孩子订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自学的大体页数、学习时间等。数理化每天自学不超过3小时,读外语1小时,指导他学语文半小时。每天总学时4.5至5个小时,其余时间痛痛快快地玩。这样比在学校轻松多了,又切实可行,因而易于持久。
再次是指导他掌握自学方法。我们指导他用分析说明文的方法细读数理化教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表达概念、原理的句子,要从语法结构上加以分析,要求切实理解,牢固记忆。这种文理渗透的学习方法,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孩子来说,自学过程中的“拦路虎”还是相当多的。我们一方面教导孩子,自学是非常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神贯注地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又鼓励他虚心求教。遇到疑难问题时,要用红笔做上记号,一有机会就向内行人请教。我校一位老师娶亲,新娘刚下车,周峰就跑过去问她一道数学题,引起众人哄笑。在县城参加高考期间,周峰跑到邻室向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请教英语题。
一年半的自学,使周峰受到了很大锻炼,他深深体会到自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在美国,当他得知弟弟考取大学后,特地来信叮嘱弟弟要善于自学。他说:“首先,自学可以培养独立探求的能力,这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其次,自学涉及面广,可以使人开阔眼界,不易受到局限;再次,自学是一种提纲挈领、轻松自如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很有帮助。可以这么说,自学使周峰走上了成功之路。他只插班上了半年高三,就以总分第七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主持人点评:看了周峰的成才之路,感到跳级和自学是他成功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周峰的家长作了大胆的尝试,其勇气可嘉。可以说,他们对周峰的教育是成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跳级和自学,这种特殊的教育方法需要具备特殊的前提。应该说大多数孩子还是要按步就班地上学、参加考试。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