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战略”视阈下印度的战略角色转变与关系定位

来源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印太战略”设计中,印度被界定为关键性角色。但自该战略提出以来,印度实际扮演的战略角色呈现出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2017~2019年间,印度在“印太战略”中表现为有限参与者,其与美国存在一定分歧,对四边机制缺乏积极态度,保留与中国合作的空间。2020年以来,印度变为主动介入者,其与美国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主动完善升级“四边机制”。印度的战略角色转变主要源于对中印、美印关系的再定位。以及印度逐渐将“四边机制”视为获取功能性收益的“议题联盟”和介入地区事务的主要机制。
其他文献
虽然印度洋地区在全球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印度洋区域仍然是全球格局演变过程的因变量,不宜过度夸大印度洋区域的全球战略重要性。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度洋地区安全结构旧有的问题益发突出,区域内外行为体的策略对照日渐明显,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呈激化状态。中国作为印度洋地区主要的域外行为体之一,对印度洋的经略遭受更大考验。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的变化主要源自于域外大国策略的碰撞,中国作为关键域外大国,如何回应印度的挑战是衡量中国印度洋策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标准。
2020年以来,英国“印太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实践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在顶层设计上,英国颁布新版“综合评估报告”,确立了将战略重心向印太倾斜的方针,民间智库也提出了具体的“印太战略”方案。在政策实践上,英国以加强在印太的海洋安全存在为核心诉求推动国防建设及战略布局,其航母战斗群也正式启程前往印太部署。同时,英国寻求加强与法美等盟友在印太的防务与安全合作,跨大西洋关系也已有向印太延展的趋势。但同时,英国推进“印太战略”仍面临顶层设计相对滞后、经贸层面政策实践不足、有限资源难以真正向印太倾斜,
期刊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巴基斯坦等国的能源供给和交通状态。“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的进展总体上呈现三种模式:一是巴基斯坦模式。中巴两国全方位合作,相关项目虽偶遇干扰,但总体进展顺利。二是斯里兰卡模式。斯里兰卡同时与中国和印度合作,虽然存在多种干扰因素,但总体上可以推进。三是印度模式。印度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且中印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在2020年因疫情和中印关系恶化而受挫折,但中印经贸关系总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刚刚度过了百岁华诞,福州市长乐区实验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围绕着百年党史开展了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的活动吧。
夏天,切尔西正在菜园里给爷爷帮忙。“爷爷,我找不到胡萝卜。”她唱着歌说。爷爷笑着用手指了指附近的一些绿色茎叶:“记住,胡萝卜长在地下。”“那您怎么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成熟呢?”“你能保密吗?”爷爷问道。切尔西点了点头。
在林丹五岁的时候,他的启蒙教练陈伟华来家访。刚一进门,陈伟华发现电视里正在播放女排世界杯的比赛,而沙发上又蹦又跳的林丹正学着解说员的腔调喊道:“现在,世界冠军林丹的扣球又成功了!”
美国阿富汗反恐战争持续了20年,最终以大撤离收场。欲理解美军的最终撤离,有必要重新梳理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的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就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转向而言,其战略目标转向推动美塔和谈与收缩阿富汗反恐战线,其战略原则转向“美国优先”,战略手段转向“脱离接触”。背后的逻辑在于,体系层次上的实力分布、反恐战略环境的约束性塑造了战略调整态势,单元层次上领导人意志及政治精英博弈增强了内部刺激,体系与单元的复合作用催生了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转向。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阿富汗反恐战略延续并强化了
本文考察了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合作的历史进程及新的进展。总体来看,在其发展进程中,四边安全合作议程设置呈现出动态变化性与多元拓展性,四边安全合作所构建的网络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借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工具解读了四边安全合作网络的构建、特征与演化逻辑。2017年“四边安全对话”重启,四边安全合作进入新阶段,四国通过更新和拓展合作议程,正试图构建诸多新的安全合作子网络,探求不同层次的合作框架,逐步形成一个有限开放的多元立体式合作网络。四边安全合作网络密度在不断提升,网络结构中美国“中心性”最高,主导性
在这个世界上繁衍、进化着的动物们,与我们朝夕相处在同一个地球。它们有的古灵精怪,有的憨厚可爱;有的迅猛强健,有的弱小得我见犹怜。它们在一起,看似是如众生所愿的生态盛世。但事实上,对它们来说,一切未必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