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流生控制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根据作者多年在技工院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所观察到的流生情况,以及在工作中与流生沟通所分析得出的流生原因,从而谈谈如何能够行之有效的控制好技工院校流生数量的方法,帮助技工院校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 流生控制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04-01
  本人自工作以来,共担任5年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在此期间,共管理了3个班级,合计122名学生,产生流生25名,流生比例达2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日常学习,同时,流生现象已对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控流的方法,减少流生,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在技工院校学习,已成为目前各技工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
  一、技工院校流生的现状分析
  目前,流生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并且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了各所院校发展过程中最艰难的问题之一,为了控流,学院从多角度、多方面,采取了各种方法。
  二、技工院校流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进入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绩较差,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家长和学生本人在初中三年中也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准备,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大多数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都还满怀信心,踌躇满志,对自己的未来也有长远的打算,想学个技能,没有多少人有提前“退学”的念头,但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后,新鲜感已经褪去,学生们认为来技工院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技能,便于就业,无需文化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事实情况与他之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产生失落感和厌倦感,同时学习的负担依然很重,同样要参加考试,不及格要补考,稍有闪失还不能顺利毕业,加之日常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导致最终部分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弃学的念头。
  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要经常性深入到学生中去,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要注意有“不想读书”思想的出现,提前做好细心的工作。否则,一旦少数学生去意已定就很难挽回,同时会影响一大批学生。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学生退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校方面:
  1.普遍没有形成浓厚读书的学习氛围,混日子的学生多;学生中会出现因鸡毛蒜皮小事打架现象;物品失窃现象多等。
  2.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用工的需求。虽然目前全国职业学校都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但总体效果不是很明显,仍处在探索的阶段。
  学生家长方面:
  3.部分家长目光短浅,有亲戚朋友带总比在学校混日子好;同时会认为孩子能早赚钱,早享福,门前门后有不识字的也成了大经理、小老板。
  4.家庭经济负担重,有个别家长还指望助学金回家过日子。
  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方面:
  5.由于教学模式的特殊性,班主任责任心有所欠缺,与学生沟通偏少,不能够完全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
  6.由于技工院校比较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的任课教师在学生理论教学成绩的压力减少,大部分任课教师仍然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上完课就走人,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很少对学生进行业余辅导。
  学生个人方面:
  7.学校管理严,规矩多,老师要求高,脱离初中的束缚,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想早点离开学校。
  8.确实就学不进去,反正是就业,迟走不如早走。
  9.招工广告的诱惑,尤其是在年后,多数企业缺工,不需要什么技能每月两三千元,思想动摇。
  10.网络发达,总认为外面的世界精彩,网上认识的朋友在外地可以成为依靠,处处都有朋友。十七八岁、二十岁的冲动,让他们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做事不计后果。
  三、技工院校流生控制方法初探
  控制甚至杜绝流生已经不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方面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家、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庭所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只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才会有可能控制好流生,使学院在生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
  1.改变思想观念,选择正确人生道路
  为了防止学生中途辍学,学生家长急需改变思想观念,不能一味的认为职业学校没有前途,不能存在自私的想法,学生早点工作赚钱能为家庭减轻很大的负担。家长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中,尤其是在人生的转折点需要为学生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不断的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2.改变工作态度,选择正确工作方法
  技工院校的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能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差,而减少工作责任心,反之,正因如此,班主任以及教师需要经常的探索和研究,不断的改变和寻找真确的工作方法,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留住学生,帮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认真的学习。
  3.改变教学现状,选择正确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材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课上睡觉、玩手机、看小说书;实习课上实际动手操作机会有限,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改变现状,大多数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发”等,同时大力引进实验实训设备,为一体化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环境;教材方面,不断进行改革,组织任课教师据学情编写一体化教材,最终使的学生、教材、实训设备、任课教师形成真正的一体化。
  4.改变现有政策,选择正确发展方向
  国家已经多年实现大专生扩招,使得更多家庭的学生宁愿花大价钱上大学,绝不去念技工类院校,使技工校的生源一年比一年紧张,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变没有好处,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的利好政策,如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等,但愿读技工校的学生却未见增加,因此,在技工校的发展中,国家资金扶持需要,在导向上要给予政策性的引导,如在高中分数线上给予划定,不够分数线的学生严禁读高中,必须读职业类院校,这样不浪费教学资源,同时对学生的未来有帮助。
  控流是稳定班级学习情绪,使班级向着稳定、团结、积极的方向发展的有效手段,乃至是使职业学校能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非凡。尤其近年来由于生源的不断减少,同行业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如何搞好职业教育,尤其是如何抓好班级的稳定工作,堵住流生源头,是摆在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个班主任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相信在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的技工教育必将迈出新的步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