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功能受损,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导致各个器官系统灌注不足,以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利尿剂被认为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体液潴留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利尿剂抵抗为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后体液潴留未减少而利尿剂效应减轻或消失的状态,其严重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因此,临床干预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药立足经典医籍,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疗效确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本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中医治疗做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其他文献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流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怎样科学、持续、快速的发展农村幼儿园,是对我们这些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环境、教师、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区域活动困难多多,但为了进一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我们不断探索探究,力求通过区域活动能够丰富幼儿在园内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满足他们动手操作、学习协作、探究欲望等方面的心
如今,混合式教学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也将混合式教学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造成了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利用数据分析英语学习者策略运用的变化,发现引起学习者端口主动适应的因素,以期给予新形态的英语教与学以启发。
本文从城市舒适性体验视角来分析青年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根据青年需求和因子分析结果,青年的城市舒适性体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公共服务类城市舒适性体验和社会环境类城市舒适性体验。回归结果显示,城市舒适性体验显著促进青年幸福感;其中,随着青年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相较于公共服务类舒适性体验,社会环境类舒适性体验对青年幸福感的正向作用会显著增强。本研究不但为把握和理解青年
<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人数约为82.8万,死亡病例人数约为65.7万[1],而2022年预计新发病例人数约为87万,死亡病例人数约为76万[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共享员工”虽兴起于新冠疫情期间,但其对于存在用工淡旺季的潮汐式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常态化发展。实践中,由于该用工形式存在着新旧两个企业,员工在工伤责任的主体认定与分配上存在模糊混乱的问题。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共享员工”稳健发展,有必要研究其工伤责任问题。“共享员工”是指原企业不以牟利为目的,在征得员工同意且不改变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与新企业间的协议将其原本享有的对劳动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可催化无色花色素向有色花色素转变。根据已报道的花青素合成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不同皮色洋葱苗期总DNA和cDNA为模板进行克隆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从紫皮和黄皮洋葱中克隆到相同的目的条带,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与已报道的ANS等位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确认克隆到ANS基因片段序列。以Actin基因为
在日益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微写作体现了其价值所在。它对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区分文体、及时反馈等策略实施。
“一校一品”是结合学校历史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改革的发展形势,在特色化多样化的形式下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品牌。本文以成都市12所初中篮球特色学校为调查对象,探讨“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学校发展建设方式。并对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成都市双庆中学三所学校进行个案研究。文献资料法作为理论基础,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作为实践数据支撑,以及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
传统体育养生在健康老龄化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积极探索“体医融合”的传统体育养生实现路径,对于缓解社会医疗压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提升新时代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应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应然、“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的必然、“师范为师”成为“师范强师”的实然,顺应师范生个人成长的内在诉求上理性认识“素养本位”;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层面来准确把握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素养导向”;力求协调整合多方力量,探索出一条畅通核心素养养成主渠道、营造教师成长环境体验场、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