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髋臼骨折采用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9年12月髋臼骨折患者中选择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X线检查、MSCT扫描,按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分为磁共振组、X线平片组和CT组,根据手术解剖复位结果分析3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CT组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磁共振组88.57%和X线平片组7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24,P=0.0394;x2=10.3279,P=0.0013).结论:MSCT扫描诊断髋臼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收,基于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每组4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及手术操作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在康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5.12%,比对照组78.05%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护理中应用价值高,不仅可以加快康复速度,同时有助于预后改善,值得采纳、推广.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创伤骨科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后,其术后疼痛得到减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3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的VA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术后疼痛能够得到有效减轻,护理满意度也明显升高.
目的:观察分析在胸廓隐匿性骨折患者检查过程中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方式的检查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胸廓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检查方式检查,观察组则采用64排螺旋CT方式检查,对患者的检查效果、检查满意度及检查后术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后检查效果较对照组的检出率提升明显,患者术后不满情绪产生少,精神状况稳定,对64排螺旋CT呈现肯定表现.结论:在对胸廓隐匿性骨折患者检查时采用64排螺旋CT,不仅帮助患者
目的:比较分析髓内钉内固定(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INIF)与Philos钢板(PHILOS locking plate,PLP)2种术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PHF)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骨科医师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沈阳市辽中区骨伤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P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这一期间内,一共收治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分成的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对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目的:对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采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选取的60例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分析2组患者的整体效果.结果:观察组中肢体功能恢复较差患者为2例,优良率占比93.33%;对照组中肢体功能恢复较差患者为8例,优良率占比73.33%;且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平衡、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好,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
目的:探讨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手足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掌骨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型掌指骨锁定钢板内固定,54例)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46例),比较观察2组疗效,统计并发症.结果:2组切口均I期愈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0%,与对照组2.17%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6.9±2.0)周,与对照组(7.1±1.4)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
目的::分析在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的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起全部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应用X线检查、螺旋CT诊断.比较2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不同分型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X线检出54例,诊断符合率90.0%,而经螺旋CT检出60例,诊断符合率100%,二者差异显著(P0.05).螺旋CT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的价值显著,
目的:评价DHS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取自2006年1月-2016年8月入院的老年转子间骨折行DHS治疗的病例40例,期间行PFNA治疗的40例,对比2种术式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结果:PFNA组患者术后随访显示全部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3.3-7.2)个月.DHS组患者术后随访显示全部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3.1-8.2)个月.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64(51-115)分钟,DHS组平均手术时间79(58
目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为明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细化治疗方案,明确治疗重点.方法:将72名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2个组别,对照组患者仍旧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治疗方案.横向对比2个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