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事情,谁都知道,教学是双向活动。可实际上,不少人却把作文教学搞成了单向活动,学生在一边拼命地写,教师在一边拼命地改;教师在台上口沫四溅地讲,学生在下面屏息凝神地恭听。
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笔者改单向活动为双向活动,把重点放在与学生交心上。
一、当面批改
批改作文有很多方式,以面批、面改为优。因为其他方式只知学生作文的差错,而不知学生差的思路和错的原委。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有“望、闻、问、切”。同理,我们批改作文也少不了“问”,尤其刚接一个班,对学生的作文“病情”还不了解的时候,更要“问”。比如同是写作文时不知道怎样过渡这个问题,教师在面改时,问学生原因,得到的回答却千差万别,有的说老师讲短文有跳跃性,不必过渡;有的知道过渡重要却找不到过渡的方式……不面批面改就拿不准“症”,更不能“对症下药”。当面批改的着力点在“为什么错”和“如何写好”上,即重在指导学生的思路,而不在作文的书面形式。
二、先批、回批
修改,是写作文的重要过程,可以说不会修改就不会写作文。但只要求学生自己修改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有时写得不好,是因为不知怎样写好。这时,可让学生先批后交。先批不仅批劣,还可批优,因为学生常常认为的“优点”,恰是病根所在。教师若过分批评了学生的“优点”,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另外,我们还提倡学生回批,就是对老师的批改另下批语,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思路。有不同意见可以反批评,反批评的精神是可贵的,因为它证明了学生写作文时经过了认真思考,老师应予以尊重,仔细斟酌。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心就会相通相融。
三、写“写后感”
跟学生交心,还要进行写“写后感”的训练。写后感的内容,是先批、回批内容的发展。学生在写后感里,不仅整体地谈了一篇文章的素材准备、构思过程、修改经历、优劣得失,而且还会联系前面的习作谈自己的作文素材。仍以病喻,如果学生把自己的身体素质、病史、病源、遗传、接触史都讲清了,那么教师就更好“治”了。
四、写学习日记
让学生把观察所得、学习所得、思维所得等随时记下来,作为写作素材,且进行单项训练,更主要的是写自己阅读、写作的得失。这种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教师不时抽看,对学生很有帮助。
五、现身说法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法。但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老师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在讲评时,老师可以着重谈自己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突破的方法,更可以写成“写后感”,连同老师写好的范文一起印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比较、对照、自改、自评作文。老师还可以把自己保存的与学生同学龄时的作文,连同老师的批改,加上现在本人的“写后感”,选印给学生,效果会更好。
六、讨论、谈心
开作文讨论会也是交心方式之一。讨论会不仅可以在师生间进行,而且还可以在学生间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文章,并谈谈写作过程。然后大家评论其选材、谋篇、表达等方面的优劣,并帮助设想修改的方法。有时学生拿着老师批改过的作文,可以直接去找老师谈心,通过争论,辨明是非。
指导学生作文,重在指导思想。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是无法指导学生作文的。青少年学生作文与教师作文的心理构成因素是不尽相同的,不要以为教师的批改就是“金玉良言”,学生什么都得听老师的。恰恰相反,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构思方法,没有自己的作文思路,是永远写不好作文的。教师要具有与所教学生同等的“智龄”与“情龄”,要能知道学生懂得些什么、想些什么,要能与学生说到一起、想到一起、玩到一起。否则,你再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写作方法,学生都是用不灵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中等专业学校)
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笔者改单向活动为双向活动,把重点放在与学生交心上。
一、当面批改
批改作文有很多方式,以面批、面改为优。因为其他方式只知学生作文的差错,而不知学生差的思路和错的原委。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有“望、闻、问、切”。同理,我们批改作文也少不了“问”,尤其刚接一个班,对学生的作文“病情”还不了解的时候,更要“问”。比如同是写作文时不知道怎样过渡这个问题,教师在面改时,问学生原因,得到的回答却千差万别,有的说老师讲短文有跳跃性,不必过渡;有的知道过渡重要却找不到过渡的方式……不面批面改就拿不准“症”,更不能“对症下药”。当面批改的着力点在“为什么错”和“如何写好”上,即重在指导学生的思路,而不在作文的书面形式。
二、先批、回批
修改,是写作文的重要过程,可以说不会修改就不会写作文。但只要求学生自己修改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有时写得不好,是因为不知怎样写好。这时,可让学生先批后交。先批不仅批劣,还可批优,因为学生常常认为的“优点”,恰是病根所在。教师若过分批评了学生的“优点”,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另外,我们还提倡学生回批,就是对老师的批改另下批语,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思路。有不同意见可以反批评,反批评的精神是可贵的,因为它证明了学生写作文时经过了认真思考,老师应予以尊重,仔细斟酌。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心就会相通相融。
三、写“写后感”
跟学生交心,还要进行写“写后感”的训练。写后感的内容,是先批、回批内容的发展。学生在写后感里,不仅整体地谈了一篇文章的素材准备、构思过程、修改经历、优劣得失,而且还会联系前面的习作谈自己的作文素材。仍以病喻,如果学生把自己的身体素质、病史、病源、遗传、接触史都讲清了,那么教师就更好“治”了。
四、写学习日记
让学生把观察所得、学习所得、思维所得等随时记下来,作为写作素材,且进行单项训练,更主要的是写自己阅读、写作的得失。这种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教师不时抽看,对学生很有帮助。
五、现身说法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法。但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老师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在讲评时,老师可以着重谈自己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突破的方法,更可以写成“写后感”,连同老师写好的范文一起印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比较、对照、自改、自评作文。老师还可以把自己保存的与学生同学龄时的作文,连同老师的批改,加上现在本人的“写后感”,选印给学生,效果会更好。
六、讨论、谈心
开作文讨论会也是交心方式之一。讨论会不仅可以在师生间进行,而且还可以在学生间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文章,并谈谈写作过程。然后大家评论其选材、谋篇、表达等方面的优劣,并帮助设想修改的方法。有时学生拿着老师批改过的作文,可以直接去找老师谈心,通过争论,辨明是非。
指导学生作文,重在指导思想。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是无法指导学生作文的。青少年学生作文与教师作文的心理构成因素是不尽相同的,不要以为教师的批改就是“金玉良言”,学生什么都得听老师的。恰恰相反,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构思方法,没有自己的作文思路,是永远写不好作文的。教师要具有与所教学生同等的“智龄”与“情龄”,要能知道学生懂得些什么、想些什么,要能与学生说到一起、想到一起、玩到一起。否则,你再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写作方法,学生都是用不灵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