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拓展 注重运用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sm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该教材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之一。该版教材把由简单到综合的技能学习按系列编排,每册编写一个独立单元,分别安排到各学期,对小学生的科学技能予以专门培养。
  《测量》涉及了测量工具、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几个关联的问题,安排了测量速度、身高、力量、液体体积这些活动。而距离的测量,教材中只是用“珠峰变矮”的案例引导孩子了解“为了精确地测量,科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其实,在生活中,长度测量与我们息息相关,如这条路有多长?北京离我们金坛有多远?到达某地大约要多少小时……对于长度测量,学生必须要有形象的感知和技能,特别是能在生活中拓展和运用。因而,在认识了教材中介绍的一些测量工具和方法后,我重点指导学生对路程测量的训练,不仅让他们学会了测量的适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暑期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
  
  [活动一]
  1.我们已会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那你能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吗?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
  3.介绍卷尺、皮尺的使用方法,知道较长距离直线的测量可借助卷尺、皮尺。
  
  [设计思路]
  测量教室长度是一个“热身”活动,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直线距离的测量也是学生进行折线、曲线测量的基础。卷尺、皮尺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在此引入卷尺、皮尺,不仅使测量工具种类丰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
  
  [活动二]
  1.老师还想知道从我们教室门口到学校升旗台有多长?(教室门到升旗台刚好有一个直角转弯。)
  2.学生用皮尺尝试测量。(刚转过弯,皮尺长度就不够了。)
  3.讨论:像这样,卷尺、皮尺不能一次测量完的距离该如何来知道它的长度呢?
  4.交流:可以步测也可以分次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相加。
  5.学生选定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6.比较步测与用皮尺测量的数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设计思路]
  测量教室到升旗台的长度时遇到直(折)角转弯了怎么解决?卷尺、皮尺不够用时该怎么办?学生只有走出课本才会用科学。步测虽然不够精确,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距离的方法,也是一种估测的方法。
  
  [活动三]
  1.学校花园中的九曲长廊有多长呢?我们又该怎么测量呢?小组商量一下。
  2.小组交流实验方法。
  (①用细绳随着小径弯曲,然后拉直绳子进行测量。②用呼啦圈在小径上滚动,用呼啦圈的周长乘以圈数……)
  3.学生按自己的方法选取材料进行测量。
  4.比较实验数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设计思路]
  直线距离能借助测量工具获得,那曲线有没有这样的测量工具?如何将曲线变成直线……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随之产生。
  
  [活动四]
  1.从我们学校到华罗庚实验学校有多远?我们金坛到北京又有多远?我们还可以用卷尺、皮尺这类测量长度的工具作出精确的测量吗?还能用我们的脚步来进行估测吗?
  2.老师这儿有一张金坛地图(全国地图),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我们学校和华罗庚实验学校或我们金坛和北京吗?(介绍比例尺的用法)你能借助这张地图来测量我们学校到华罗庚实验学校或金坛到北京的距离吗?
  3.学生按小组进行测量计算。
  4.布置拓展作业:估测出自己家与学校的路程距离。如果暑期安排外出,请测量目的地与出发地的距离,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不仅仅要了解短距离的直线、折线、曲线等如何测量,更重要的是长距离的测量,如两个城市间的距离,不仅需要工具还要有一定的技术技能,可以借助地图测量距离这样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对测量、对科学有更深的认识。
其他文献
"十一五"期间是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们始终坚持"抓住一个重点(安全工作)、坚持两
言语的生成受制内部生理和心理、外部环境和交际对象等因素影响,必然有“起落停顿”、“轻重交替”等表现。从语音学角度讲,又被称为“节奏”。从测试学角度讲,这种现象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