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化,有效的将人文观念融合其中,最大程度的将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在一起。本文就此阐述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素养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26
  人文素养从古至今根植于社会中,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发展至今,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当今社会强调培养科技性的同时,也对人文性的培养更加重视。在这个日益强调人文性的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当务之急。
  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人文”?“人文”是个古老的词汇,钱穆先生考证在中国,“人文”最早出现在《易经》里,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指代文化、文明,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人文,是根植在人类思维上的一种习惯和意识,是人类文化的基因,自古就存在,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但是,人文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潮流被人类社会广泛接受和传播则是在15、16世纪的文艺复习时期。首先是人文革命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并诞生两大观念: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紧接着是工业革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三个阶段——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电子革命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作为曾经的大国却未赶上时代潮流,慢慢的被淹没在时代的长河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社会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物质的膨胀导致人类更加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再一次摒弃了来自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特别是人文思想和人类精神的文明成果。在长期的摒弃和排斥下加大了我们国家转型的阻力,也内化在我们的教育之中,使我们的教育常常处于尴尬的地步,进而增加了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难度。
  20世纪,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要抓住这次的革命,就要让人文精神融合到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形成真正的转变。
  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成熟,自我意识还不强烈。因此教师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不光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在他们的成长成熟期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引导,行为上的规范,思想上的完善,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培养高尚的情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些对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民众普遍缺乏的就是一种人文素养。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浮躁、暴戾,从网络上的骂战,到实际生活中的暴力行为。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屈指可数、乏善可陈,实乃民族之悲哀矣!因此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是迫在眉睫的事。大国如何崛起,如何提高民众的素养,如何改变当下的社会风气,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引导。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实施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们既不能为了高考成绩让学生只对考试内容死记硬背,也不能单纯的只为“人文教育”而脱离教材的内容。要把握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能将其分裂开来,而是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1.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仅对教育教学有影响,对教师的成长也具有重大影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遵循人文教育的原则,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其次,教师要完成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最后,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人才。
  (二)课上教育加大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教材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素材,教材里面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挖掘里面的人文精神,是教师应该做到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老师应着重讲解教材上的知识。首先,对教材上的文章进行简单的解读,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鉴赏的能力。
  其次,在学生有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从课文结构和表达方法上下手,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再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完成深层次的解读。最后,根据作者生平事迹,再进行深度扩展。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时,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文章进行朗诵,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由教师进行概括讲解。这篇文章是一名叫刘和珍的女大学生被段祺瑞政府残忍杀害后,鲁迅为其写的。在这样一个浅薄的认识上,学生肯定就会有疑问,谁是刘和珍,段祺瑞政府又是什么?为什么要杀害她?这个阶段就是教师扩展学生知识、培养其人文素养的阶段。
  教师在做完知识背景的介绍后,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文章的解读。教师可从文章结构及表达手法入手,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作为鲁迅先生而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是一个极具人文主义精神的人,教师要让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一种崇拜之情,从其生平事迹进行介绍,再对当时社会进行分析讲解,将当时的社会情况投射到现在。
  (三)课后训练扩宽广度
  课后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也是对其兴趣培养的最好时间。阅读是最好的方法,可让学生多阅读,不光是文学作品,还可以是一些时事新闻,这些都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教师一方面要规定阅读的范围,不能让学生随意自主进行选择;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规定学生阅读的范围或者为学生推荐一些文章,最好不要太长,初期从一些短中篇叙事文章开始,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串联的能力,后期则可以读一些长篇作品。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简单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光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还要做到让学生理解人文思想,遵循人文精神。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能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得到正確的引导,不走歪路,并让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进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文献
网络时代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为教育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教育提供了一定的限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小
21世纪是是人才培养的黄金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世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来越紧密,强大的互联网将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容易了.而在新
打造互动式英语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互动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正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江西省教练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有关内容和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参考,使江西省的教练员岗位培训机制更趋于完善,进一步提升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妇科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择取78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有无应用优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在教学
时下,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蔬菜批发市场呈现一派购销两旺的景象。新集镇农民张利民刚刚卖完新采摘的100多斤黄瓜,数着钞票,笑得合不拢嘴:“标准化种植就是好啊,种出的黄瓜不仅产量大,口感好,而且价格还高,这不,我这一个大棚今年能卖3万多元。”  和张利民一样,昌黎县万余“马芳营”旱黄瓜种植户今年又切身体会到了标准化种植带来的增收喜悦,全县2.8万亩“马芳营”旱黄瓜,预计将使种植户增收4亿多元。这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新课改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学生身体素质对于学习以及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课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rn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的高度之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