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两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分别对两组采用解剖定位法和异感法实行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的患者,手术前后的BP、HR及SPO2无明显变化,麻醉镇痛效果评分结果优良率为90%,且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而采用异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两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分别对两组采用解剖定位法和异感法实行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的患者,手术前后的BP、HR及SPO2无明显变化,麻醉镇痛效果评分结果优良率为90%,且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而采用异感法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的患者,镇痛评分结果优良率为89%,其中10%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和穿破血管等。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法,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此方法损伤小、安全有效,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解剖法 异感法 临床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病患者的不完全肾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病的代谢紊乱,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透析患者不能不面对很多与治疗有关的压力,并发症的出现,饮食、饮水的限制,昂贵的医疗支出,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其中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率高达54.4%[1]。现对4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
摘 要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79例的疗效。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积极的抗感染及解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处理的同时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在上述处理的同时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糖浆。两组疗程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息、气促、紫绀、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
笔者在最近的临床工作中遇到3例药物输注后在输尿管内结晶,致使输尿管急性梗阻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卒中后抑郁(PSD)不仅导致躯体症状的加重,而且加重患者精神痛苦,使生存质量下降,同时增加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导致死亡率上升,故卒中后抑郁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256例,男165例,女91例,年龄42~70岁,出血性卒中76例,缺血性卒中180例。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右下腹及右侧腹部乃至全腹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80%。结论:超声诊断阑尾炎是一种直接、简单、安全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超声急性阑尾炎声像图临床价值
总结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出血的护理观察,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再出血,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正>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教学中如何选择科学的方法,这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心的事情。本文打算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实质为基础,就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原则作些讨论。 教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6例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大块型预后最差,基底-被盖型次之,基底型和被盖型相对好,出血量>7ml或血肿横径>3mm者预后极差。结论: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决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关键词 原发性桥脑出血 临床表现 治疗 doi:10.3969/j.is
<正>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之间的结合或联系方式。教学方法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效率及教学因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