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对物理教学的优化与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地表示、显现物理现象,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简化物理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趣、更生动、更深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现代教学媒体,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实验等辅助教学进入了物理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求欲望
  传统教学模式容易使注意力分散。而且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颖事物特别敏感,他们的学习兴趣易被激发。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使枯燥的物理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如适时地制作一些复合式活动投影仪或计算机控制媒体模拟事物变化过程,将客观事物变化过程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上初二物理的序论课时,我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将“神舟”六号发射、月球及火星探测的三维动画、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绚丽的激光、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生活中最简单的物理现象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告诉学生,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已变成了现实,短短几十分钟,使学生如置身于变化无穷的美丽的大千世界中,生动而又自然地了解了什么是物理学,以及它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能产生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感染强的教育信息,给学生以新鲜、惊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求知欲。
  二、再现物理过程,加深知识理解
  物理知识是从现象物理变化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了解物理变化过程和物理规律是十分重要的。用电教媒体可以把动态的过程再现出来,并在教师的控制下,得以充分展现。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较差,这样就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初中物理磁现象中的磁力线,热现象中的液化、汽化现象,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的刻度;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电力线、波的干涉等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来提高可见度,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效果。如磁力线的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要让学生在座位上看清是很难的。如果适时地利用投影仪进行放大,则既方便又省时,而且教学效果好。演示时只需把磁体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在磁体上面放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上撒些细铁粉,轻轻敲击玻璃板,学生即可在银幕上看到清楚的磁力线。同理,也可以演示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间的磁力线现象,既生动又形象,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增加课堂的知识密度。总之,一般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媒体的放大作用来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多媒体语言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并通过多媒体软件,以取得更好的演示实验效果。利用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来展示物理过程,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教材,让学生的视、听觉共同参与学习,同时接受信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
  三、突破重点、难点,加强学习效果
  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是形成难点的主要内容原因,如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荷周围空间存在电场,变化的电磁场代替产生形成电波,等等。学生对上述规律的存在都存在疑问,何谈认识它们?如果用投影仪把各种磁场和电场的实验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些场的存在,从而掌握其分布、运动变化规律,有了直观、清楚的活动图形,学生一看便懂。
  利用电教媒体,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静为动,变微观为宏观,变远为近,变虚为实,既可以化解难点,又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和记忆。
  四、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略
  在相同的时间内,视觉信号的信息量比听觉信号的信息量要多得多;在相同的面积内,图像的信息量也比文字的信息量多得多。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以视知觉最敏感,研究表明:人对音响、语言信息的接受能力为4.4比特/秒,而对画面构成的信息的接受能力为46比特/秒。电教媒体传输教学信息往往是对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其接受效果比刺激单感官更佳。因此,电教媒体所传输的教学信息具有通道宽、速度快、容量大等特点,从而能大大增强信息密度和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物理现象的口述,教材内容的板书,学生的板演练习,要占用不少课堂时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揭示物理与科技、与生产劳动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要节省课堂时间,把更多的相关内容展示给学生,只有借助电教媒体。(1)利用投影仪。教师在课前把板书的教学内容、图表、例题等,写在投影仪胶片上,课堂上分别展示。(2)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可把课内、课外的原版内容随机抽调展示订正。(3)利用数码相机拍下课外资料中有关图表、图像,现实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用计算机媒体通过投影显示在屏幕上。
  利用电教媒体可以节省课堂程序上占用的时间,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扩充教学内容,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可以把教学信息立体再现出来,使学生全面理解;可以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面、加深感知度,再现客观事物现象,缩短学生与感知体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使教和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使物理教学中的许多难点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教学必须为“四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要进行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需要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新授课上能初步掌握所学的概念、规律,但是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只有通过适当的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决,才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概念、规律。同时物理习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通过习题教学培养
摘 要: 进一步推动课堂改进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师不懈的追求。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鲜学科,教学目标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虚设,课堂教学随意而无序,因此,要真正发挥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目标的有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目标 课堂效益    一、教学目标定义  193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首先提出:教学目标(o
[背景]随着社会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的健康水平日益下降,从而出现身体心理的各种不适,以现代医学水平尚无法将其诊断为何种疾病,而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健康。疲劳是亚健康最常见的症状,防治疲劳是亚健康研究的关键。[目的]通过本研究,明确维康颗粒对亚健康疲劳小鼠的干预效应,探讨其血清代谢组学特点,为维康颗粒防治亚健康疲劳提供依据。[方法]4周龄雄性SPF级昆明小鼠50只,
摘 要: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队伍,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骨干。我们要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对策,为学生干部成长进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在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学生工作是稳定校园环境创建和谐大学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学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生产技术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我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了探索,对物理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
研究背景:西医单纯抗菌治疗布氏菌病存在疗程长,慢性化,反复发作等困难,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布氏菌病进行中医辨证,研究布氏菌病中医证候群规律,在应用抗菌素基础上加用中
摘 要: 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及教学效果。加强教务秘书队伍建设,提高教务秘书的工作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教务秘书的工作性质、内容、现存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务秘书 实践教学 定位    引言  随着各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务秘书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教务秘书的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每所高校都具有的教学环节,但目前教学思路出了问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实践教学的内涵早已发生了变化,而高校的实践教学仍是延续模式。当前我们急需调整思路,明确目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以探索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高校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调整思路    1.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工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