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角色观,从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观有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应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由塑造者向知己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往往以塑造者的形象站在学生面前,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知己来对待。而网络教育则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师生关系,绝对与学生平等相处,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完整接纳每一位学生,无私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做每一位学生的知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位学生。
2、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方式,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地,一是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重视对 “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网络教育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显然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四是应由简单的信息传递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从信息论上讲,教师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流通的最佳过程。
3、由示范者向引导者转变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效率观念和全球眼光,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又会弱化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这些都给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仅仅依靠自身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远远不夠的,教师还必须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和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的危害性。教师不因为自身示范作用影响力的弱化而失去信心,更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拒之门外,应做一个不落后于网络时代的循循善诱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者。
4、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向协作者转变
由于教师和学生同处于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彼此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共处于终身学习的环境之中,教师与学生实际上成了“共同学习者”教师与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已不存在明显的身份区别。因此,教师不能再以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自居,而应积极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者。
5、由统一的教育者向个性的教育者转变
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又叶片;人海茫茫,我们找一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6、由课程的执行者向建构者转变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生走向个性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构建者!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迫切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角色观。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首席”的角色,有效地实现由传统型教师向现代网络教育型教师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正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实现角色正确定位的必然要求。
1、由塑造者向知己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往往以塑造者的形象站在学生面前,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知己来对待。而网络教育则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改变师生关系,绝对与学生平等相处,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完整接纳每一位学生,无私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做每一位学生的知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位学生。
2、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方式,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地,一是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重视对 “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网络教育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三是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显然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四是应由简单的信息传递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从信息论上讲,教师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流通的最佳过程。
3、由示范者向引导者转变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效率观念和全球眼光,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又会弱化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这些都给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仅仅依靠自身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远远不夠的,教师还必须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和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的危害性。教师不因为自身示范作用影响力的弱化而失去信心,更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拒之门外,应做一个不落后于网络时代的循循善诱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者。
4、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向协作者转变
由于教师和学生同处于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彼此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共处于终身学习的环境之中,教师与学生实际上成了“共同学习者”教师与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已不存在明显的身份区别。因此,教师不能再以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自居,而应积极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者。
5、由统一的教育者向个性的教育者转变
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又叶片;人海茫茫,我们找一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6、由课程的执行者向建构者转变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生走向个性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构建者!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迫切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角色观。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首席”的角色,有效地实现由传统型教师向现代网络教育型教师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正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实现角色正确定位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