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分析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标本接种液体培养基,置37℃培养8~12h,再接种支原体固体培养基(A7),于37℃,5%~10%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2~7天,进行确认.结果 从支原体液体基浑浊度和颜色改变来判断结果的阳性不可靠性较大,与固体培养基鉴定结果比,其灵敏度为82.6%、特异度95.3%、假阳性4.7%、假阴性17.4%、符合率90.2%(P<0.05),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支原体培养都采用液体培养增菌和固体培养方法,使得支原体培养的假阳性、假阴性得到较好的控制.
其他文献
胰腺假性囊肿(PPC)多由急慢性胰腺炎症和胰腺外伤等引起的局部并发症,胰液和胰酶外漏聚集在胰周脏器间,并由其刺激产生不含上皮细胞的纤维和肉芽组织构成囊壁.不合并感染、无
患者女,7岁.外阴浸润性斑块伴糜烂1年余,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口鼻耳糜烂伴高热2月.皮肤感染症状典型、严重,组织病理及血清学检查支持慢性肉芽肿病诊断.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无效,
病例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成功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4岁.胰腺囊腺癌3例,胰腺囊腺瘤4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
先证者男,4个半月.出生时前头部、额部、腹部及双大腿下1/2、双小腿上2/3与左肘部即被发现有白斑,头部白斑处可见白发.其家系中四代42人中有8人发病,男3例,女5例.
期刊
前列腺肉瘤较少见,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进展快,预后极差。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3例,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年龄分别为21岁、33岁、49岁。病史14d-6个月。3
先证者男,22岁.自幼指(趾)甲增厚,呈褐色.10年前颈部出现粟粒大小丘疹,8年前颈部出现同样皮疹,6年前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甲变薄,后又增厚,5年前全身出现大小不等浅白
患者男,72岁.右大腿结节、破溃、侵蚀性溃疡、逐渐扩大34年.组织病理示基底细胞癌.
目的 观察中药银杏石榴煎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时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及皮损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提取6味中药的成分对皮肤癣菌抑菌和杀菌作用,筛选抗真菌中药.方法 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两种方法提取6味中药的成分对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和MFC;采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