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黑蓝四大皇城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拉喀什,无论是王宫还是普通民居,外墙都是清一色的陶土红。近千年的峥嵘岁月,仿佛被凝固在清一色的陶土红墙之中。
  拉巴特街道宽阔笔直,可以直通大西洋海岸,平坦细软的海滩近在咫尺,大西洋的海风带来氤氲的湿润水汽,是全球著名的夏季度假胜地。
  世界文化遗产——梅克内斯古城区,拥有蜿蜒徘徊的古城墙和众多的马格里布式古城门,因此梅克内斯也有“多门之城”的美称。
  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刚穿过镶满蓝色瓷砖的城门,就一头扎进了比蜘蛛网还复杂的小巷里,还没来得及看清菲斯古城,就已经迷路了。
  摩洛哥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在无数旅行者眼中是近乎神化的“此生必到地”。
  事实上,摩洛哥被彻底神化自有道理,其四大古皇城——菲斯、梅克内斯、马拉喀什、拉巴特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据。从卡萨布兰卡出发,真正的皇城之旅开始了——取道温暖的红色皇城马拉喀什、充满霸气的白色皇城拉巴特、相对年轻的黑色皇城梅克内斯,最后抵达千回百转的蓝色皇城菲斯。
  在四大古城之间辗转往复的路上,可以领略到太多的风情:古罗马时代的遗迹、中世纪的阿拉伯风貌、亘古不变的海滨渔村、迥异多变的撒哈拉奇景、历经时光洗礼的显赫城堡和宅院……
  这一路,大海与沙漠、雪山与绿洲、庄严与喧闹、阳光与阴霾相依相存,反差强烈而又和谐统一。
  马拉喀什:沙漠里的红城德吉玛广场上的红衣卖水人
  在摩洛哥王国南端,有一座气候温和、林木葱郁、花果繁茂的古皇城,它以众多名胜古迹和幽静的园林驰名于世:“摩洛哥南方明珠”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的绝大多数建筑,外墙都是清一色的陶土红。放眼望去,那些赭红色岩石堆砌的城墙,规规矩矩地在平坦的土地上竖起,与金灿灿的阳光融为一体,反射出温暖的光芒,宛如沉静的火焰,因此,“红城”正是马拉喀什的另一个名字,而在阿拉伯语中,“马拉喀什”的本意就是“红色”。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1062年,近千年的峥嵘岁月,仿佛全都凝固在清一色的陶土红墙之中——那不仅是时光的馈赠,更是阿拉伯文化浓烈的绽放。
  马拉喀什名胜古迹众多,最吸引人的首推库图比亚清真寺,它为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大捷而建。在设计之初,这座清真寺就体现了圆润、平滑的美学思想,每一处雕饰都自然、平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给予注视者宁静的感觉。
  西班牙画家委拉士开兹的油画《塞维利亚的卖水老人》,描绘的“卖水人”这一特殊职业,起源地就是马拉喀什。马拉喀什地处撒哈拉沙漠最北端,长年气候干旱,水源尤其珍贵。有一年,当人们因干旱缺水而奄奄一息时,忽然出现了一位身着红衣、背着羊皮囊的老人,他的羊皮囊里有甘冽的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走到哪里,就把泉水淌到哪里,救活了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牲畜和庄稼。于是,被救活了的人及其后代永远铭记住了这位红衣老人,让他在口口相传中成了不朽的传奇人物。
  拉巴特:纯白的庄重陆地尽头的天空与大海
  拉巴特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里格里河口,濒临大西洋,如今是摩洛哥首都,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拉巴特城区的许多建筑,外墙都被粉刷成上白下蓝的颜色,从高处俯瞰,整座城市在明晃晃的阳光下白得耀眼,如果走进去之后细细观察,则又蓝得绚丽,仿佛是突尼斯“蓝白小镇”的姊妹版。
  进入拉巴特市区,公路两旁的鲜花四季常开,红、黄、紫、蓝,宛如彩色的阿拉伯地毯铺在眼前。沿途花丛中还有一种奇特的橘子树,它们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结果,因此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景观:同一棵树上,有的枝头正开着花,有的枝头含苞欲放,有的枝头上已结出小果实,还有的枝头上已经挂满了黄澄澄的大橘子。这种橘子能长到柚子般大小,而且皮薄、汁多、肉厚,味道酸甜适度,是宴请宾客的佳品。
  拉巴特始建于12世纪,是在一座城堡的基础上一点点修建起来的,而这座城堡,就是如今尚存的乌达雅城堡,它坐落在拉巴特最北端的一块三角地带的高坡上,远远看去,很有些居高临下的气势,而走近之后,你会看到高大的城墙、城门把内城的一切严严实实地挡在身后,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   城堡里是一个安静的世界,这里没有被纪念品商店所充斥,没有不同文字的店铺招牌,没有盯着游客不放的小商贩,仿佛一切都是老旧的模样:穿着阿拉伯长袍的大妈拎着菜篮子回家;咖啡馆外闲坐的老人捧着一杯薄荷茶,晒晒太阳、抽抽水烟;水果摊的小贩,头也不抬地认真削着果皮;就连猫咪也是懒懒地靠着墙,偶尔打量过往的行人……城内的生活一如城外的布里格里河,静静地流淌着。
  梅克内斯:黑色的“多门之城”最年轻、最低调、最奢华
  经济繁荣了,自然要搞城市建设,古城内多数遗迹都是他当时主持建造的。无论是王宫、清真寺,还是城墙、城门,乃至于伊斯梅尔自己的陵寝,每座建筑都精美异常,装饰奢华,远超其他城市。
  伊斯梅尔还嗜马如命。据说,他的马厩里,养有大约1.2万匹御马,粮仓里的粮食,足够这些马吃15年!马厩外的水池储备的水,也足够它们饮用一年。当年,这些御马的生活条件,甚至远远好过那些为他修建皇城的工匠。
  梅克内斯古城区于199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蜿蜒徘徊的古城墙和城墙上众多的马格里布式古城门,因此梅克内斯也有“多门之城”的美称。
  虽然黑色并不是摩洛哥当地人喜欢的颜色,但梅克内斯一直都是“黑色”的,这个定义同样与骁勇善战的伊斯梅尔有关。当时,他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和抗衡欧洲诸国,大量招兵买马,建成一支15万人的强大军队,而这支军队几乎全部由黑人奴隶组成。传说,伊斯梅尔正是率领这支“黑色禁卫军”,所向披靡,一生未尝过败绩。因此,黑色才成为了梅克内斯的代表色。
  菲斯:蓝色马赛克世界“世界上最容易迷路的地方”
  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是菲斯古城,就整个北非地区而言,它也是第一座伊斯兰城市,建都于公元808年。有人说,菲斯古城的历史,几乎就等同于摩洛哥的历史。
  从高处俯瞰菲斯古城,土黄色是老建筑的基调,只有清真寺才能配上绿色瓦顶,但若走进古城,换一种视角,又会发现一种沉静的蓝色。菲斯地区盛产独特的深蓝色颜料,早在10世纪,当地人烧制陶瓷的时候,就开始添加这种颜料,许多建筑也都使用这种陶瓷马赛克来拼贴造景。这些图案都是手工制造的,一小块一小块地镶嵌、拼花,显得古朴而典雅,历经多年光彩依旧。由于人们无法用准确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独特的蓝色,于是干脆称之为“菲斯蓝”。这无疑是一种最高的赞誉,所以菲斯也被誉为“蓝色皇城”。   岁月变迁,尽管饱经沧桑,但菲斯古城至今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中世纪风貌,表现得最明显的,是数量众多的清真寺,全盛时,城内有700多座清真寺,现存仍有360多座。最古老的一座是建于公元809年的卡拉维因(或译“卡鲁因”)大清真寺,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城堡,而被称为“绍曼尔”的长方形宣礼塔,就是它的象征,塔基边长5米,塔高120米,塔顶筑有一个小圆顶。它以古朴、典雅的风格,成为菲斯后来兴建的数百座宣礼塔争相仿效的典范。
  卡拉维因大清真寺不仅是北非地区重要的穆斯林礼拜场所,也是伊斯兰世界久负盛名的宗教和科学文化中心,同时还有规模宏大、被誉为“学术首都”的图书馆。而这座图书馆,又属于“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卡拉维因大学。公元859年,穆斯林贵族穆罕默德·法赫里之女穆哈辛娜(又名法蒂玛)倡导投资,以卡拉维因大清真寺为基础创建大学,如今它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所承认的“仍在授予学位的全球最古老大学”,比英国牛津大学的年龄还要古老。
其他文献
说到纽约的楼盘,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拿其他地方的经验来比较,但差别往往会很大,即使是拿洛杉矶的经验来比较,两地差别也不会太小,更不要说目前上海和北京的房产现象和经验了。现在纽约房产市场基本上没有新建的房子,也没有中国流行的那种二手房——纽约的房产一般都经历了一二十次转手。纽约作为大都市,房产的历史已经超过100多年,该盖房子的土地上全都盖上了房子,如果要建新房子,就得把旧房子拆掉后再盖,但这样的代价很
(左右页图)水书和马尾绣是水族人民世代相传、至今仍在使用的语言文字和技艺。目前,三都县已从民间征集到水书近万卷,并逐卷进行了鉴定编目和扫描翻译,水书习俗和马尾绣工艺,也越来越多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得以展示。  告别了独山县,都柳江流入三都县,开始了持续80多公里的另一段故事。  入三都的地方是烂土镇,所以这里的河段也有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烂土河。虽名为烂土,但真正的三都却是一个“像凤凰一样美丽的
▲在基努文化中,最突出的是女性穿戴的自制羊毛服饰以及古老的传统歌舞。图为两名女性基努人,穿着传统的服饰翩翩起舞。  在波罗的海的基努和曼尼贾等小岛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小规模族群,这个族群被人们称为基努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基努人都尽量避免与外界交流,长期遵循着男性出海捕鱼、女性留在岛上操持家务的传统习俗,因此基努人不仅稳定地维持了整个族群的繁衍生息,而且形成了古老而独特的基努文化。  得益于这份与世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英语教学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进行多元的拓展,从多方面入手,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本文以初中英语为研究对象,对提升初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多元拓展  【作者简介】李凤霞,北京市顺义区第五中学。  新课改提出以后,教学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提
“燃烧”的红色苔原;冰河湾的黑色冰川;直升机空降冰原;探访神奇冰洞……  在北美洲的西北角,有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那就是阿拉斯加。说到这片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何成为美国最大的州,以及它又如何远离美国本土的故事,还颇有些传奇性:1867年,美国政府以区区720万美元,便从俄国手中买下了这块貌似荒凉的土地。然而令俄国人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这片被他们视为“鸡肋”的土地上,有着丰富得让人吃
在古代为求雨而专门修建一座城镇的,只有罗城这一处。以民居建筑来布局出的长街,像船又像梭。人们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试图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船”里的罗城人,一天从茶馆开始,又从茶馆结束。只要往船形街的凉厅子里一坐,不仅能看到众生百态,还能为内心找到一丝平静。  在遥远的澳洲,被誉为“中国诺亚方舟”的罗城有一个“孪生兄弟”,那是20世纪时澳大利亚人在洛克斯市仿造的船形街。罗城也因此启航驶向世界。  
老话说:自古以来,济南城不出响马,就出英雄。  关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对泉水的影响,随便一个济南人都能说个通透,专业程度直追专家。  吃饭的时候嚼上两根章丘大葱,在济南人看来那是很高级的享受。  济南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更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上,济南文人辈出,济南人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显得敦厚阔达,但又极好面子。一城的泉水,给了济南人得天独厚的美景与资源,也让他们精擅菜肴,烧
【摘要】2017年以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进行了活力课堂教学改革。《英语口语》课程是试点课程之一。本文认为活力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民办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完善了教学考核,应得到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口语》;活力课堂;教学改革  【Abstract】 Since2017,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
在日本古都奈良,人们身穿漂亮的和服,穿梭在古风浓郁的街头小巷,东大寺和春日神社等景点游人如织,而奈良公园里可爱又秀美的小鹿,招惹无数游客喜爱。与此相比,位于奈良市东北部法莲佐保山附近的奈良梦幻乐园却显得古怪而异类……  作为一个热闹非凡、人潮如流的游樂园,这里曾一度充满游客的欢声笑语。后来,激烈的商业竞争导致游乐园逐渐萧条,许多商场被迫关闭,大部分设施也开始腐烂、锈迹斑斑,曾经的梦幻乐园最终沦为巨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堪称潇湘文化的大本营,历史上那场精彩绝伦的“朱张会讲”就发生在这里。  石鼓书院、城南书院、东山书院、泉书院……遍布潇湘大地的书院,对潇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孕育出潇湘人的书香气。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他推崇的理学思想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影响了后来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刘少奇、齐白石、沈从文等无数名人。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