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预防和治疗的行为干预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再发有着巨大影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认为可能与单胺递质、炎性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和神经可塑性有关。由于药物治疗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非药物治疗,尤其是行为干预治疗越来越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临床常用的行为干预治疗手段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动机访谈、运动、音乐等。尽管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行为干预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行为干预在卒中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中仍然没有得到高级别的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黑暗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关系满意度的跨性别一致性。方法选取被试490人,使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精神病态人格、自恋人格、大五人格以及关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评。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以及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系满意度和三种黑暗人格得分分别为:关系满意度(27.63±5.09)分,马基雅维利主义(53.52±8.02)分,精神病态(38.45±7.52)分,自恋(18.41±7
目的探讨参与倍慈模式生计活动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以2015年6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加入倍慈精神卫生发展研究项目的精神障碍患者7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5人,对照组35人,研究组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进行倍慈模式生计活动干预12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 Ⅱ),大体功能量表(GAF)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WHO-DAS Ⅱ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控制源、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26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用SPSS17.0、Amos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73.6%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机遇得分[(20.17±6.65)分]、有势力的他人得分[(18.74±7.45)分]、焦虑得分[(45.95±10.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指标的提取和定量分析,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的特征指标,为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6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名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健康者施测树木绘画测验,同时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数据采集,对树木投射画进行定量研究,并对两组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树木绘画投射测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者之间在树冠高度[(7.4380±3.7939)cm,(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