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谈谈死亡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发现患者是渴望谈死亡的,因为,他们已经孤独得太久
  谈论死亡是一件极需勇气的事。
  当患者坐在我的对面,开始谈论死亡,我发现自己也会感到不安和压力。刚开始接触这个话题时,我不敢去谈,尤其不敢提“死亡”两个字,担心这两个字说出来,会刺激到患者本已脆弱和敏感的神经,让他们强撑出来的镇定瞬间崩溃。但渐渐地,我发现,患者是渴望谈死亡的。因为,他们已经孤独得太久。他们在孤独中,深入和反复思考死亡。而这个思考的过程,比死亡本身的内涵,更让人煎熬。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孤独感,常常是伴生于死亡恐惧的最大痛苦。
  有很多时候,患者想要表达这些恐惧,但身边的人不愿听、不敢听、无法承受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家人害怕他们胡思乱想,赶紧扯开话题转移注意;或者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别想不开心的事情;甚至会责怪他们:“都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这样想不开?”于是,患者只有装作乐观、不在乎,面对大家的安慰和鼓励,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不想让大家担心、失望或伤心,不想让大家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感染,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厌烦自己,而内心却越来越孤独。
  其实,“倾诉”本身就是缓解恐惧的一味良药。如果一个人能把恐惧的内容说出来,得到另—个人的倾听和陪伴,这种恐瞑就可以被分担。当不可言说的孤独感被打破,当另一个人从另一个视角来陪伴他们解读死亡的迷局,患者会感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有机会跳出自己的思维禁钢,看到温暖和希望。
  许多时候,患者对死亡的恐瞑与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不完全相符。他们会深陷在一种对未来的假想的恐惧当中——认为自己的状况会越来越糟,最终会以某一种可怕的方式走向死亡。
  曾有一位乳腺癌I期的患者找到我。在得知患癌以后,她日夜担心自己会骨转移,每天以泪洗面,准备好了给女儿的遗书。但事实上,她的病情经过简单的手术治疗即可痊愈,完全不会危及生命。
  另一位早期肺癌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肺部长了三个小的肺腺瘤,于是每天在百度上搜索肺癌的各个发展阶段,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会肺部插满管子痛苦地死去。他对我说:“只要你能让我不害怕死亡,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一天的到来,多少钱我都愿意给你。”而事实上,他的病情完全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这些时候,我会问患者:“请你仔细想想,你害怕的是当下的真实现状,还是自己的想象?”人类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如果用来自己吓自己,那一定是数不尽的恐惧。我们需要时刻提醒患者,从想象回到现实——你的此时此刻是安全的,疾病并没有那么严重,你所恐惧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它当下完全不会发生,并且可能以后也不会发生。
  许多患者都对死亡的过程、对于其间将要经历的痛苦,有着深深的恐惧。因此,帮助患者减轻死亡焦虑的另一个办法是——协助他们对死亡过程做出安排。
  我的一位胰腺癌患者被告知只有6個月左右的生存期。听闻胰腺癌是众癌之王,末期会异常疼痛,她非常焦虑和恐惧。我们在咨询中充分探讨了此事。患者认为,相比起生命的长度,生命的质量更为重要。因此,把重心从疾病的治疗转移到对疼痛的控制对她而言更为适合。于是,我协助她与主治医生积极沟通,停止了靶向药物的使用(她本身对靶向药物并不敏感),停止了原定手术的计划,改为住进医院的缓和医疗病房,优化镇痛药物的使用,将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作为生命末期的目标。
  当这些安排——落定之后,患者的控制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焦虑。最终,11个月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离世。
  既然死亡是我们终须抵达的终点,但愿在终点来临之前,我们可以不孤独,可以不被想象所折磨,可以做好准备去抵御最后的痛苦,那么,这也不失为一场善始善终的抵达。
其他文献
11月初,在北京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关村,召开了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云计算推介会。  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互联网企业参加。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浪潮集团、宽带资本、奇虎360、美团等,但会议的主角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中卫市。  这是一个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设立还不到15年的地级市,人口刚刚超过100万,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  一位参会的企业代表告诉《中国新闻
日落之前,里斯本近郊海边的音乐节主舞台一景昔日伯爵家的宅邸。  从里斯本城内搭三站火车,在西南部城郊之间阿尔热什下车,裹挟在千万人之中,就到了一年一度的NOS Alive音乐节。  NOS Alive音乐节可谓欧洲最具特色的独立摇滚音乐节。每年音乐节总会请来几支保证票房的大腕乐队,而且沿承着南欧的作息习惯,愈夜愈美丽,压轴乐队在零点左右才登台,凌晨两三点狂欢气息依然不散。  今年的大腕包括了成军已
3月1日,崔善姬在越南河内。图/视觉中国  从2003年六方会谈第一次会议开始,一直佩戴着金色项链的崔善姬,参与了几乎每一次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重要谈判。  從北京、莫斯科的多边会谈,奥斯陆、斯德哥尔摩的“半官半民”对话,新加坡、河内的朝美领导人会晤,到朝韩美三方领导人在板门店聚首,一路下来,崔善姬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019年至今,崔善姬又获得四个新头衔。3月,她首次当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员;4月
邝海炎资深媒体人,著有《快刀文章可下酒》  上周末,跟家人去山里玩,在农庄吃饭。农庄的青菜、鸡鸭都是自产,饭菜自然可口,尤其那道土鸡,跟青山绿水一样甜美,正减肥的我也忍不住扒了三碗饭。买单时,我还表扬了一句:“老板,菜不错,油可以。”我的意思是“沒有地沟油味”,不想老板嘿嘿一笑:“那当然,我们用的是非转基因油。”  我当时哭笑不得,心里嘀咕,菜好吃不好吃,与转基因油好像关系不大吧?很多人觉得转基因
滑雪场在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固然重要,培训者  的专业水平、滑雪者的安全意识同样不可或缺  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万龙滑雪场。来自北京的大一新生胡杨正在享受刚刚开始的寒假。  这是他这个雪季的第四次崇礼之行了——他6岁开始接触滑雪,虽没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凭借天赋已经达到不错的水平。高考前,他没有太多机会“出来浪”,上了大学,他总算有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  下午3点半,胡杨站在了“银龙道”的起
每一个人都会去想十年后,但我没有想过自己要活成什么样子,我只想过,我不能活成什么样子。  我始终是个忧患意识蛮强的人  2017年,我主演的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播出了,其中有一段剧情就比较贴合十年后这个话题。  我饰演的人叫陈江河,最早是一名街头小商贩,后来成了一个大企业家,可他依然在看向未来。他做了一件十年后人们才会想的事情,但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失败了。十年后,他儿子接替了他的工作。有一天,
遭班主任猥亵的第二天,高中女生李奕奕就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见到了一位年轻女老师,她第一次将自己难以启齿的遭遇向这位老师倾诉。父亲李军明认为,女儿当时一定是极其信任学校的,觉得学校能帮助她。  我们了解到,那位女老师此后在跟李奕奕沟通时,提及了“小题大做”以及“又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些话,校方解释说这是老师安慰她的方式,这让李奕奕不解甚至气愤,她觉得自己从受害者变成了过错方,开始对学校失去信任。
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现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备受关注。摄影/本刊记者 黄孝光  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游子”聚会。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和民主德国返还的《永乐大典》与义和团旗帜、新世纪初期回归的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与龙门石窟佛像,到近年来追索成功的皿
刘兴华  8月中,参加了国家图书馆“欧洲古典书籍装帧”培训课程,80个小时下来,虽然眼昏花、手不巧,还是勉强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装帧作品,也算夙愿得偿。  读书、翻书、摩挲书也有一些年月了,书的美好,总让人爱不释手,书的体态,环肥燕瘦,是书架上不同的风景。  在德国游学之际,书当然不可或缺,除了在图书馆中借阅教授开出的书外,便是游走在城中大小二手与古旧书店,寻找便宜的相关书籍。其中,皮革装帧的书籍很
2019年8月31日早上6点,97岁的蔡公期起床拉开窗帘,香山主峰香炉峰清晰可见。这是清冽明媚的一天。  这天早晨,近300位燕京大学老校友在家人的陪伴下,陆续抵达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参加燕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他们坐着轮椅、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紧紧握住彼此的手。  与41级的蔡公期一样,38级99岁的李士琰,39级98岁的左启华、尚幸华,40级97岁的王世俊,41级96岁的张澍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