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蓬船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啰嗦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做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做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麻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寥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鑒湖一带,贺家池,壶筋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另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其他文献
【名师点睛】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不同于寓言。把握住童话的特征,我们就能准确运用童话这一文学体裁来表现主题。在为童话谋篇布局时,要往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要优美。  童话的语言要优美,就要多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比如严文并有篇童话,题目是“小溪流的歌”,文中有段经典的描述:“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
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往往忽视了心理描写。其实,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最能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记叙文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  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  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是平常我们写日记常用的内心独白方式。袒露的心声一下子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父爱如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父爱是路,引领我的一生。悠悠漫长的成长道路,父爱不曾缺席!  印象中的你,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句句简短朴实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切的情感。失败时,一句“别灰心,好好努力,你一定会成功。”便让我驱散失落的阴云,重拾信心;成功时,一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便讓我认清自己,要谦虚好学,再登高峰;痛苦时,“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向
一瞬间,那年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十几岁的女孩,在某个下了自习的黄昏,踩着单车往家赶。她并不知道要追赶什么,就是喜欢把车骑得飞快,让暖风灌满耳廓,然后笑起来很爽朗,说话声很大。她在小城市读着高中,身边都是同样骑着单车,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她们穿着不太合身的校服,抱着课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喜欢的明星,或者是隔壁班的某个男生,或者是一两道难为了好久的数学题,然后在夕阳下嬉笑追逐着。依稀能记得家门口的那
冬日阴沉的早晨大抵如此,窗外大树光秃的枝丫笼着浓重的雾气,静默的街道,像无声电影中的一幕。   飞奔到车站,公交车却刚刚驶过,在寒风中等了许久,我最终伴着上课铃声进了教室。   气喘吁吁地入座,便是一张试卷劈头而来,还未温暖的手心已渗出汗来,一道道红色笔迹像给我下的审判书,直逼着我,面对错误百出的答案,我有些无地自容。转头看向同桌,她纸上鲜红的满分却刺痛了我的眼,心中地酸涩更重了些。 
导语  最近几天,有两条新闻特别扎眼:一条是“小学老师殴打学生被警方控制”;另一条是“高三班主任被家长带人暴打”。这激起了很多人对老师管教学生的讨论。现实中,过度体罚的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很多老师对学生连批评都不敢了。中国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似乎陷入到一种两难的危机中。  禁止体罚是在保护学生,也是在保护老师  传统教育中的体罚,其实是一种“鞭笞教育”,禁止这种体罚,是完全应该的。  近代以来,
远方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充满美好的风景,还是拥有无边的荒漠?  远方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父母不喜欢出远门,出门也只是去很近的地方。即使如此,我还是对远方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背着旅行包,踏上向远方驶去的列车,独自一人去欣赏远方从未见过的风景,自由自在。  喜欢跑到离家很远的火车站去,看着人来人往,看着一批批人登上向远方去的火车,我痴痴的想:自己何时才能像他们一样,踏上远
清晨刚起床,就被社里派到尤编辑家去调解离婚之纷。究其原因,都为经济问题。  男者嫌女者极劲往农村娘家贴补,恶意为:一个姑娘俩贼,两个姑娘仨贼;女者闹男者彻夜狂赌,哭诉着:人家都说玩活物费钱,他玩死物也几倾家产。  头痛!这个问题实在难以解决,我又不是造币厂厂长。  可是,就我年纪大,能压住阵脚,这两口子又是我介绍成的,怎么也不能甩手不管啊。想到前几日读过一文,里面有个案例是可以借鉴一下的,不妨试一
说起旅游,谁也不陌生。有人说,旅游是一种心情;有人说,旅游是一种疾病;也有人说,旅游是一种沉默。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游,只不过一直在路上而已。  对我而言,旅游其实就是一种无奈。  无奈促进旅游  无趣便是无奈。不会抽烟喝酒,玩牌打麻将。不会KTV也没跳过广场舞。饭局啊,应酬啊,八卦啊,抹脸啊,串门子啊,逛街啊和我都扯不上边。属于那种生活无趣,好养活一族。“按理”说好女人都没好命。我得拼命赚钱买房
摘 要:对边缘人形象的书写是白先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边缘人物的书写”作为研究白先勇小说的一条线索,从其笔下边缘人物的类型、特点、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白先勇小说的文学意义和艺术追求。  关键词:边缘人物 白先勇 《纽约客》 《台北人》  一、边缘人形象的存在形态  在白先勇的小说作品中,从内地人到台北人,从台北人到纽约客,大多数人物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