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抨击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是"扬洲八怪"之一,他的人怪,做事不合常规,许多关于他"怪异"的故事及行为在民间广为留传;他的的书法怪,非真、非草、非隶、非篆,却又是真、是草、是隶、是篆;他的画怪,清蒋士铨在《题郑板桥画兰送陈望亭太守》中说:"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其实板桥的诗歌也是很怪的,人们都喜欢谈论板桥的民生疾苦诗歌,认为这些诗体现了郑板桥的主要思想,表现他心系苍生,心怀社稷的博大情怀。 "在宋明理学笼罩社会,拟古思想弥漫文坛的情况下,郑板桥敢于反对思想禁锢,敢于揭露社会黑暗,抒发不满现实的激愤。"(朱其铠的《郑板桥及其诗》)这一点一直都是人们所称赞的。
  不错,郑板桥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对于社会的种种丑陋的、黑暗的、腐朽的现象进行揭露抨击和嘲讽。他骂官吏的惨无人道(《悍吏》),他骂姑婆的禽兽不如(《姑恶》);他概括当时虚伪造作、口是心非的大奸大恶之人的丑陋的嘴脸,戳穿他们的伎俩和本质(《诗四言》),他更是用《脆蛇》《比蛇》《骨董》《偶然作》等来抨击社会种种不良的风气。从这些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愤世之士用手指着这个社会在跳掷怒骂,他时而捶胸大哭,时而怒目圆睁,时而指桑骂槐……但是郑板桥的民生疾苦诗并没有真正触及到整个社会的本质,也很难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他的揭露只是点到为止,只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呈现出一种"温柔"的抨击,下面来分析他的这类诗歌的主要内容特点:
  一种是描写人民的苦难悲惨的生活,表现自己对民生的关怀,但存在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人民悲剧的倾向。板桥的很多诗都如实描写了人民生活的悲苦,体现出对不幸的老百姓痛彻心肺的同情。《逃荒行》描述了天灾之年老百姓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逃难时饿得瘦骨嶙峋、连老虎都不愿吃、无奈买妻儿的悲惨景象。 "言笑令人楚","临风泪如注"这些带有感情的话语,说明郑板桥对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同情,担忧和痛心。 "山东遇荒岁,牛马先受殃;人食十之三,畜食何可量。杀畜食其肉,畜尽人亦亡……"(《思归行》),真实的记录了当时人民面临灾荒时的悲惨境况。《还家行》里:"归来何所有,兀然空四墙;井蛙跳我灶,狐狸据我床。……",他们的痛苦、无奈、勤劳,郑板桥非常了解,对他们的衣、食、行、住等问题特别关心,这种悲悯在他的词里也不难看到。他的《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艰难困苦的生活。春天是 "催人早作""夜月荷锄""晨星叱犊";夏天是"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秋天是"最怕是打场天气,秋阴秋雨。霜穗未储终岁食,县符已索逃租户。更爪牙常例急于官,田家苦";冬天是"扫不尽牛溲满地,粪渣当户" 。如若不是经常到农村和老百姓进行交流,不可能对老百姓的四季劳作这样了如指掌。正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说的那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人民悲惨生活大胆真实地描写,无异于给当权者当头棒喝,这样题材的诗大都是他在范县做县令时写的,这需要正气,更需要勇气。
  诗人还对弱势群体寄予深深的同情。如在《抚孤行》里对孤儿寡母的描写,在《孤儿行》和《后孤儿行》里对孤儿的记叙,在《姑恶》里对小妇的刻画,无不体现作者对弱者的关注。傅抱石在一九七九年出板的《郑板桥文集》的前言里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所谓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搞的一套,除了歌功颂德,俯首听命,别的出路是很少的。"但是郑板桥不但没有俯首听命,反而把当时人民困苦的生活进行了赤裸裸、血淋淋的描绘,这在当时无疑是"异端",无疑是令人敬重的。
  诗人一方面如实地描述人民的生活状况,极力地表现人民生活的困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的淡化人民的悲剧,他不理解人民为什么会如此遭罪。在《还家行》《思归行》《逃荒行》里,郑板桥把人民的苦难的原因只好简单地归结于天灾人祸。遇灾荒时他甚至还不忘给统治阶级唱功德,"帝心轸念之,布德回穷苍。东转辽海粟,西载湘汉粮;云帆下天津,艨艟竭太仓;金钱数百万,便宜为赈方。" "吾君非不良。"(《思归行》),这种粉饰太平的语言无疑减弱了批判的力度:这不是社会现实造成的,这是天意。而《前孤儿行》、《后孤儿行》、《姑恶》等描写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时,他把这些人的不幸归咎于某个人的罪恶。《前孤儿行》是阿叔、叔母虐待孤儿,《后孤儿行》是岳丈谋害孤儿致死,《姑恶》是婆婆虐待媳妇。他们的命运着实让人揪心,但诗人在有意淡化这种悲剧及其根源。如《前孤儿行》,作者把孤儿的命运与娇儿的命运对比来突出孤儿的孤苦伶仃,倍受人欺负让人非常同情,但他在诗中描写了一个正义的化身--老仆痛骂叔母,"老仆不分涕泣,骂诸奴骨轻肉重,乃敢凌幼主,高贱躯。"骂得叔母是"闭房悄坐,气不得苏" ,大快人心。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还有正义的存在,还有一些公平正直的人在为弱势群体呐喊,人民对社会还有理由心存希冀。《姑恶》中婆婆对媳妇是"今日肆詈辱,明日鞭挞俱。五日无完衣,十日无完肤。"这种行为令人发指,但里面"翁曰是幼小,教导当徐徐",还有阿夫"顾视"、阿翁"劝慰"、邻舍"探问"的行为,说明许多人是关心媳妇的,这些温柔人性的描写给了读者莫大的宽慰,说明那恶婆婆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不是普遍现象,且她的行为在当时是为人不屑的,人们只是迫于其淫威才不敢作声。
  另一种是揭露社会腐朽黑暗,鞭挞恶吏爪牙欺压百姓的行为。但在这些诗歌总有诗人的理想的蕴含其中,不敢也不可能涉及到苦难和罪恶的根源。
  他有很多诗歌是间接描绘人民困苦生活的,这类诗歌主要是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来看当时的社会的。《悍吏》中写道:
  县官编丁著图甲,悍吏入村捉鹅鸭。县官养老赐帛肉,悍吏沿村括稻谷。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长官好善民已愁,况以不善司民牧。山田苦旱生草菅,水田浪阔声潺潺。圣主深仁发天庾,悍吏贪勒为刁奸。索边汹汹虎而翼,叫呼楚挞无宁刻。村中杀鸡忙作食,前村后村已屏息。鸣呼长吏定不知,知而故纵非人为。"
  悍吏以查户口编户籍为借口到民间,却干着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捉鹅鸭"、"括稻谷"、"索逋汹汹"、"叫呼楚挞"、"村中杀鸡",使得"村民屏息"、鸡犬不宁,这哪是官吏,这分明是一伙强盗,是"断人喉抉人目"的豺狼。碰到这样的悍吏,人民哪有好日子过。《私刑恶》里面写道:
  官刑不敌私刑恶,掾吏搏人如豕搏,斩筋抉髓剔毛发,督盗搜赃例苛虐。吼声突地无人色,忽漫无声四肢直,游魂荡漾不得死,婉转回苏天地黑。本因冻馁迫为非,又值奸刁取自肥,一丝一粒尽搜索,但凭皮骨当严威。累累妻女小儿童,构囚系械网一空,牵累无辜十七八,夜来锁得邻家翁。邻家老翁年七十,白梃长椎敲更急。雷霆收声怯吏威,云昏雨黑苍天泣。
  诗歌先写私刑的残酷,捆"犯人"如同捆猪一样,对犯人施以"斩筋抽髓、剔拔毛发"的酷刑,犯人难以忍受,面无人色并失去知觉,"游魂荡漾不得死,婉转回苏天地黑", 可谓语语沉痛、字字辛酸,深刻地揭露了私刑之苛酷。不仅如此,私刑施行者还不忘借机搜括"一丝一粒"以饱私囊。私刑的罪恶还表现在牵连无辜上,不仅妻儿受牵连,甚至"小儿童"也"网一空"。连邻里都未能幸免,"邻家老翁年七十",不仅被锁,还被棒杖敲打。这种私刑无法无天、惨无人道。可怜这些无辜的老百姓,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活路吗?作者在最后写道:这些惨无人道的私刑连苍天都为之哭泣。作者的心在流泪,流血。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在那里怒目而视,大声的为老百姓疾呼,为他们的痛苦鸣不平。
  如果仔细的阅读,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这类诗歌内容上的"怪"。 板桥的诗歌的内容很多时候都体现了他自己的思想矛盾,如《悍吏》虽然把悍吏描写的横行霸道,丧失人性,但又提到"长官好善"、"圣主深仁发天瘐" 之类的话,这表明他认为悍吏的行为是个人行为,是个别的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这自然就淡化了诗歌的批判力量。在《私刑恶》里也是如此,一方面极力描写私刑的残酷无情,一方面却在序言中说"胥吏以惨掠取钱,官长或不知也。"并在开篇即说:"官刑不如私刑恶",因为官刑虽残酷,尚有刑律可循,可私刑是乱施刑罚,毫无刑罚。写私刑而不写官刑,给了自己很多安慰,老百姓也很受安慰。作者在这些作品里,虽然如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丑恶,表达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但始终不敢触及社会的根本,不敢把矛头指向当权者,有意无意地维护那个体制。实际还是统治集团的帮忙或帮闲!这让人觉得有点"怪"。其实, 这是郑板桥的理想与现实相碰撞的结果:既想揭露,又想维护。因为他既想"敷陈帝王之事业",又想"歌咏百姓之勤劳" 。当两者不能同时兼顾时,他想找一个平衡点,温柔的抨击的特点就突显出来了。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四中说板桥诗"间有与杜陵暗合处" ,指的就是这一类诗歌。不错,《逃荒行》、《思归行》与《还家行》这组诗真实刻画灾荒年份山东老百姓的凄惨生活,与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也具有"诗史"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批判力度。但杜甫"奉儒守家",所以他把关心人民苦难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杜甫历经丧乱、颠沛流离的生活际遇,使他的作品不仅从多方面描绘了人民悲惨生活,而且揭示出了人民遭受苦难的根源。如赋税太重、官吏贪污盘剥、统治者的奢侈浪费等。由于杜甫亲身经历过动荡的生活,所以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是"他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的结晶,是浸透着他个人的辛酸血泪的" 。而郑板桥他代表的还是当时的地主阶层,他做官时享受俸禄,不可能真正抨击社会来为老百姓说话,他卖画时,生活也较一般的老百姓不知优厚多少倍,他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痛楚,所以,郑板桥的这类诗歌,总是以第三人的眼光来描写的,他着重于叙述而未能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因此,郑板桥的这类诗歌在深度、力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如杜甫的。
  
  参考文献:
  [1]卞孝萱.郑板桥全集[M].齐鲁书社,1985.
  [2]郑炳纯.郑板桥外集[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3]卞孝萱.郑板桥全集[M].齐鲁书社,1985.
  [4]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卞孝萱.郑板桥全集[M].齐鲁书社,1985.
  [6]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弄清"乡风文明"内涵,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统筹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风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
期刊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任务繁重,就业与再就业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据有关资料和开展调查,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机关事业单位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上差异较大,很多大学生把就业目光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外资与民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
期刊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存在,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契机,加之非政府组织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其能够很好的弥补政府和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非政府组织是指在特定的法律系统下,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由民间自愿组织起来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政府性的、非盈利性的组织。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小
期刊
绩效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评价和激励企业员工,增强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考核一直是企业实行员工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和发展战略相互脱节,绩效考核十分僵化,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参与程度不够,考核不够量化,缺乏明确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现有的考核指标过于脱离岗位
期刊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已日臻成熟,并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的过速膨胀;但同时,由于计生政策的强制性特征,也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已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现象已成为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心和焦点,而作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养老问题"自然被置于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地位。  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达6.96%,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则达到10%(李淑霞),我国已完全
期刊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以税收政策为导向,在对税收法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统筹、策划以获得财务利益,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成本,谋求最大税收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一、纳税筹划具有的特征  (一)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  合法性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在此应注意避税和纳税筹划的区别。单从经济结果看,两者都对企业有利,都是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
期刊
在引言部分将阐述三方面问题,首先是阐述研究本题的原因,其次是对"女子之志"的解释,最后是简单阐述研究本题的价值。  关于原因的阐述。谢小娥在唐传奇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另外她特殊的"女子之志"能够体现其性格特征,志向精神,这对全面研究谢小娥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唐传奇中,通常所见的或是男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或是豪侠壮士的英雄行径,或是仙妖人之间的匪夷所思的情感纠葛。像谢小娥一般,虽是
期刊
在火电建设工程中,企业要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必然要利用专业化施工队伍等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普通项目的分包。这种集中度越高,需要分包的项目就越多,涉及到合同双方利益的索赔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如何预见分包合同的索赔风险,及时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包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该承包人不退出承包
期刊
学校体育是全面健身的基础,学生在这一时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体质,可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这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价值缺乏切身的实际感受,对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体育的兴趣和特长。加上家长对子女的百般呵护,进一步滋长了女生怕苦、
期刊
一、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成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每个学期通过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厦季长跑活动,进一步磨练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更加有效提高我校学生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