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的传播解码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玲首次执导的影片《你好,李焕英》成为春节档最大黑马,以53亿票房登顶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影片根据贾玲自身经历改编,缅怀她的母亲李焕英,是贾玲写给她母亲的一封“情书”。永恒的叙事母题——母爱也使得该片受众群体广泛,主题和生活息息相关,观众由此产生共情。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叙事母题、人际传播、社交媒体、女性视角等方面来论述该片票房大火的原因。
  传播裂变
  受众群体范围广
  从电影的目标受众群体来看,《你好,李焕英》的受众群体更加宽泛。与同档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捉妖记》《刺杀小说家》等影片相比,《你好,李焕英》的受众不局限于某一年龄段。从电影类型来看,喜剧片与悬疑片、科幻片相比,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母亲和女儿”的主人公设定,也为影片引发了一波“母女观影”热潮,这样的故事设置也将平时观影量并不多的中老年群体拉进受众范围内。这也是该片票房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社交媒体的传播裂变
  该片票房大卖的背后离不开社交软件的传播与推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者。观众在最初走进影院观看时,是一个接收者。从影院出来,观众就从接收者变为传播者,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写下自己观看的感受。这样看似随意的分享实则在各自所属的群体中起到了传播的作用,该片的知名度随之不断提升,带动更多的人观影。观众从一个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这是影片的一次传播。观众看完电影后将内心的感动移情到自己的“李焕英”上,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和母亲的合照、给母亲买皮衣等等,这些行为实则是影片的二次传播。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人人都为贾玲登顶票房最高女导演奔走呼号,影片的传播达到最大化。
  永恒的叙事母题——母爱
  《你好,李焕英》讲的是一对母女之间相互成全、相互奉献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剧本,贾玲筹备了三年多,加入了许多真实的母女相处细节。2001年,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贾玲饰)突然回到了1981年,与年轻时代的妈妈李焕英(张小斐饰)相遇。故事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2001年,19岁的贾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但刚入学一个月,母亲却突遭意外离世。母亲的离开成为贾玲一直难以解开的心结。“子欲养而亲不待”,影片里无不表达着贾玲本人的遗憾。她渴望穿越时空能够弥补母亲,所以回到1981年,贾晓玲拼命地想让李焕英快乐,帮她买下厂里第一台电视机,使劲撮合母亲与厂长儿子沈光林的爱情,希望她换个老公、换个女儿,这辈子不要再活得那么累。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中曾经这样谈到母女关系:“女儿会成为母亲,而母亲会死亡,重新再成为母亲。”电影中,有两处提到了这句台词:“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你好,李焕英》的片头片尾,用家庭相册和极简的字幕描述了这样的女性李焕英。这样的形象,又何尝不是大多数母亲形象的缩影。
  影片中呈现的李焕英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在影片中,李焕英和贾晓玲二人庆祝排球队胜利吃饭,贾晓玲给英子描述以后她的女儿多么优秀时,英子却说“我的女儿,只要她平安快乐就好”。这句话解开了贾玲的心魔,弥补了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悲痛,以及母亲在世时自己不够优秀什么都给不了她的愧疚。影片救赎的不是母亲李焕英,而是贾玲。
  观众接纳的是共情的母爱,观影时感性完全压倒了理性,电影院里的泣不成声既是对银幕中李焕英的共情,也是对现实中自己的“李焕英”的移情。
  审美心理
  影片引起观众的共情,让观众跟着荧幕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观众一方面很清楚這是电影,一方面又把自我的认知、情感投入荧幕之中。当欣赏任何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时,观众都需要依赖和借鉴他先前观赏过的文本,以及作为影视欣赏的前理解和前结构而存在的影视经验与生活经验的总和。这就是影视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
  叙事结构
  从韩寒的影片《乘风破浪》起,一系列的影片都采取相似的故事叙事结构。所表达的都是主人公为了弥补遗憾或完成心愿,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与过去时空中年轻的父亲或母亲相遇,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放下执念与父母和解的故事。沈腾主演的《夏洛特烦恼》与贾玲执导的《你好,李焕英》有很多共同之处。两部影片都采用时空穿越的方式,回到过去。不同的是夏洛穿越到过去改写的是自己的命运,而贾玲则是改写母亲的命运。所表达的主题前者是爱情,后者则是亲情。韩寒的《乘风破浪》和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贾玲的《你好,李焕英》表达的主题虽略有不同,但最根本的核心都是主人公都通过穿越时空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放下所有的遗憾和执念。
  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发生认识论”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从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两方面来分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绝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或被动反应,而是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客体刺激的交互作用。因此,人的认识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一方面通过“同化于己”,将外界的信息同化到主体的认矢口结构,另一方面又通过“顺应于物”,改变主体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通过皮亚杰的理论来分析,当观众面对银幕开始聚精会神地欣赏影视作品时,他的头脑并非一片空白,而是一张经纬交织的审美期待的复杂网络。观众在看《你好,李焕英》时,会与之前的影片,例如《夏洛特烦恼》相对比,故事的矛盾点和冲突在哪,用怎么的刺激事件来扭转时空,方式是什么。贾玲用了车祸,沈腾用了醉酒,这样看似相似的故事情节开始有了不同,一个是一事无成靠媳妇生存的中年男人夏洛,一个是平平无奇从未让母亲骄傲的贾晓玲,由于想改变现状而穿越到了过去。
  这符合观众的定向期待,观众在欣赏影片时,一方面把影片同化到以往的认知结构中,一方面期待故事的创新。贾玲的影片妙在对影片进行反转。当观众以为这场救赎改变失败的时候,故事反转。这不是贾晓玲创造的梦境,而是母亲李焕英的梦境,这样的反转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带来新的期待。影片采用镜像叙事结构,前半段是贾晓玲穿越时空想扭转母亲李焕英的命运,让她可以不用这么累,可以富贵余生。救赎失败了,贾晓玲等待重新穿越回去,却发现她并不能。通过裤子上的补丁,故事进行反转,前面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和铺垫都为后来的反转做了准备。这一切是李焕英的梦境,她创造了时空,给了贾晓玲一个抚平遗憾的机会。那些在贾晓玲眼中和母亲视角的不同,贾晓玲看到了她也是母亲的骄傲,也曾让母亲开心过。
  贾玲曾多次将李焕英的故事融入到创作之中,在之前的小品中也有所呈现。观众在进电影院观看之前,已经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形成最初的定向期待。人们知道这是一个讲述母爱的故事,但具体的表现手法和情节如何则构成了创新期待。影片采用穿越的套路,将观众带回1981年。前半段的笑点密集,满足了人们对喜剧片的期待和固有印象。后半段反转后,让观众泣不成声。影片中汇集了沈腾、乔杉、陈赫、王小利等喜剧演员,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成为一种符号,增加了喜剧色彩和期待性。贾玲作为演员,她的知名度和路人缘也是构成这部电影能够大火的因素之一。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是不可复刻的经典案例,我们通过分析影片的类型、目标受众、叙事主题、演员配置、造势宣传等方面来探讨了该片票房大卖的原因所在。喜剧的底色是悲剧,让观众笑中带泪、深受触动,贾玲做到了。把影片中受到的触动移情到现实的“李焕英”上,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救赎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应用领域的不断渗透,各大媒体、科技公司纷纷将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到新闻领域,在新闻线索挖掘、内容生成、内容分发、新闻核查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丰富了产品形态,大大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全链路应用现状  信息采集与线索挖掘  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公民记者随处可见。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在海量、冗杂的信息中准确、及时地找到新闻线索成为挑战,人
期刊
近日,马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再燃战火,乌克兰军队和乌东民间武装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使得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乌东局势重新热闹了起来.乌克兰陷入动乱,势必会影响其经济发展.乌克
期刊
【摘要】2020年的开年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袭,疫情期间,老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依靠专业的力量为家长、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让幼儿安心宅家,快乐生活?首先我们确立家庭教育指导目标、搜集指导资源,制定有效的指导计划,其次特殊时期,按需指导,解决家长的实际困惑。坚持单一问题及时解决,综合问题分阶段解决,多措并举,注重生活教育指导。  【关键词】特殊时期 幼儿园 家庭教育
当上帝关闭一扇门时,他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300多年前,当欧洲大陆千年反犹主义持续肆虐的时候,北美这扇新的大门向犹太人敞开.但是犹太人在到达美国之后却发现,他们期待的新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成了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所以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手工艺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利用。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手工艺形式,民间编织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民间编织手工艺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开发途径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间编制 手工艺 幼儿园 开发與利用  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广泛流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上至国家部委,下到乡镇政府,都开通了自己的政务新媒体,并且由“两微一端”逐渐向短视频领域延伸,在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促进民意上传下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据媒体披露,部分政务新媒体账号在运营过程中有的疏于维护,有的缺乏管理。有些政府部门面对考核压力和塑造政绩的要求,勉强开设了政务新媒体账号,但是却没有长期投入资源维护,造成一些政务号更新
期刊
活动目标:  1.认识萤火虫的身体构造,了解萤火虫的生长过程。  2.知道雌、雄萤火虫的区别以及萤火虫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独特“本领”。  3.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希沃一体机,希沃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萤火虫的身体构造  1.播放动画,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森林里有什么?  2.了解萤火虫的身体构造  (1)分别展
期刊
一、幼儿园教师的奖励行为和方式rn当今社会物质充裕,孩子们享受着无比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在我们身边却常常发生令人痛心的事件:某某学生跳楼,某某学生弑母……是什么原因让这
期刊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同日.中秋是中国文化中家庭“团圆”意象的代表性符号,国庆是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双节”同臼的媒体呈现背后,是“家国同构”意义的生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