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扮靓语文课堂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节优秀的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还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熏陶。教师要用真心去感悟;用导语去激趣;以激情去范读;以点拨促想象;以写作促延伸,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感悟;导语;范读;点拨;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04-01
  一、用真心去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在熟悉每篇教材进行备课时,都要用自己那颗真挚的心去感悟,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教师首先让自身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才会使自己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为其中的崇高品质,坚贞节操而感慨赞叹;才会因主人公的凄惨遭遇伤感泣下;才会对凶恶现象、残暴行为产生憎恶和愤怒。倘若你把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例如执教《凡卡》一课,我在备课时,用真心去感悟、去体验作家契诃夫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个才九岁的孩子,他的命运如此的凄惨——挨打、挨饿、挨冻。他想逃脱这苦难的日子,向爷爷发出了求救信。然而,一封关系到凡卡命运的信,却是一封永远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最后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的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悲惨的生活将继续下去。这个结尾使我们更加同情凡卡,更加痛恨那黑暗的社会。教师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在授课时去感染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了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染教育。
  二、用导语去激趣
  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这堂课的成功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学生创设一种“境”,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抓”过来。对于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段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去,这样就会通过引入情境尽快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共振,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执教《益虫和害虫》一课时,我校汉台名师陈媛先打一个谜语:“身是半球体,背上几颗星;蚜虫见了它,休想再要命。”让同学们猜。同学们很高兴地猜出是七星瓢虫,这时抓住时机追问道:“蚜虫见了七星瓢虫为什么就没命?”孩子更加活跃起来,这样自然地导出了《益虫和害虫》这一课题。
  三、以激情去范读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会带着感情示范读文,并且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每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情感,所以在范读之前,教师必须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开掘,然后将自己的态度感情融化在作品内容里。范读时教师要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四、以点拨促想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思考,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设问,以点拨学生的“思”,让学生在“思”之中领悟,获得见解,受到启发。《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的故事,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在课文的最后部分,“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此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供学生“思”:孩子的爸爸沉思什么?为什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长起来。”为什么看见几棵小树成长就“浮起微笑”呢?“高大的白杨树”、“几棵小树”、又分别喻指什么呢?
  这几个问题课文里都没有直接点明,但是学生都能从教师的提示中,找出“人与树的关系”:高大的白杨树——喻指爸爸;几棵小树——喻指两个小孩。进而也就很容易联想到爸爸的沉思内容:是从树想到人,从现在想到未来;看到白杨树后又“浮起一丝微笑”,是对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的微笑。
  五、以写作促延伸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是只能单独地进行呢?它们之间能否相互渗透,能否相互补充呢?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问题。我认为,阅读教学完全可以融进写作教学,而且教学效果会更好些。正是因为有的教师把“学文”与“写作”僵直地分开,无法让学生取得“学文”与“写作”的有机联系,才造成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性。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应该安排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效果良好。
  學完《一夜的工作》一课,当学生包含激情朗读“看啊,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时,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面对着这位伟大的总理,你们心中一定满怀崇敬之情,请拿起你们的笔,快来写写自己的心里话吧!”由于学生是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情感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要真正达到这种投入也并非易事。作为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激情传递给学生,将你的真知灼见有效地授予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十二五”开始至今,3G技术得到了成熟应用和普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了终端设备的形态发生变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以应用为主的终端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移动终端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不断增长。然而,受制于种种因素,金融对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问题较为突出。深入分
以2个烟草铁蛋白基因全长序列(NtFer1和NtFer2,GenBank登录号:AY083924和AY141105)为基础,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分析不同烟草铁蛋白亚基之间及相同铁蛋白亚基之间的互作关系,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带来的影响是死亡率的下降,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出生率,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现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具有一定黏度的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加入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交联剂,经光固化获得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大城市发展势头尤为强劲。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
摘 要:情景化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把枯燥的语言现象在情景环境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情景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实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新课程标准,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从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具体策略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02-01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林果业被迅速地推向了变化万千的国际市场。在大力推进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分散的果农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显。怎样对传统农业经济组织资源进行改造,怎样对产业化经营运行体制进行创新,怎样对产业化经营模式加以完善以提高林果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满足林果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正从这一要求出发,对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严格划定了农一师林
摘 要:在新的教学改革的驱动下,现如今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也日益显露。问题主要存在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作文写作问题;二是教师的教学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运用新课程改革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大量阅读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实践,从而积极的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