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喜欢看演员重聚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看到荧屏上的剧组重逢时总是忍不住感慨,拉不住时光的列车。近年来,综艺节目“游戏”少了,“重聚”多了,《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剧组的演员纷纷重聚,综艺节目为何打“怀旧牌”?人们为何会怀旧?
  剧组“重聚”频现
   在电视剧《都挺好》热播的时候,剧组来到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进行宣传,节目组打起了“怀旧牌”。姚晨、沙溢曾出演过《武林外传》,在节目里,姚晨重新扮上了“郭芙蓉”,和“老白”沙溢唱起了熟悉的《武林外傳》主题曲《侠客行》。
   这些年,重逢总是在不断上演。如让人印象深刻的87版《红楼梦》,曾举办过25年聚首、30年聚首,在各种综艺节目更是频频亮相;《我爱我家》主创人员在2014年的电视节目《大戏看北京》中便实现了20周年聚首,随后在2018年的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实现了人数最多的重聚,几个月后,又在北京卫视2019年春晚实现了25周年的重聚……
  经常重聚的剧组还有《康熙微服私访记》《炊事班的故事》《新白娘子传奇》《天龙八部》《鹿鼎记》《神雕侠侣》《霍元甲》……随着重聚越来越多,这样的消费回忆似乎变成“七分商业操作,三分真情怀旧”。有网友吐槽,“经典电视剧重聚”似乎成为一个经久不衰贩卖情怀的把戏。
   也许回忆经典是因为我们的经典电视剧太少。对综艺节目而言,这些受到时间检验,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电视剧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是情怀的代名词。所以,这些剧组也就成了各类综艺节目的追捧对象。综艺制作团队在这其中嗅到了商机,尤其是在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争夺观众眼球已经成为头等大事。
  人们为何会怀旧
   有的节目神通广大,甚至还能让美国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演员重聚。
   时隔10多年,一场《老友记》重聚节目让六个演员再次回到他们的小公寓里。重聚正片还没开始,只是听见主题曲,很多《老友记》的影迷就已经泪目,回忆瞬间涌现,这番重聚触发了影迷的怀旧之情。
   在无剧本的重聚节目中,不仅公寓现场、道具和细节都完全一比一还原,六个演员还重演了《老友记》的经典片段。即使主创和演员再三强调,《老友记》不会重启,但看完重聚节目后,忠实影迷都直呼不够过瘾:
   “求求了,再拍一季吧!”
   “长短无所谓,只要六个主创能再次回到曾经的地方,就足够了!”
  “他们六人哪怕就是在摄像机前什么也不说,坐一个小时,我也要怒刷五星,这场面简直太美好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看他们重聚?这其实是在表达我们的怀旧情感。怀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可以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也可以发生于人生的不同阶段。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体逐渐老化,新陈代谢及内分泌功能不断减弱,人的思维、记忆、理解等各种能力均有降低,但“阅历丰富”的大脑贮存的往日信息却根深蒂固,遇到某种刺激极易触景生情,往事便在脑海中不断涌现。另外,对自我能力衰退的恐惧、对外界掌控力下降的恐惧、对变化后未知的生活焦虑,都会触发怀旧情绪,人们期望通过怀旧获得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
   怀旧的一大特点是想象胜于实际。当人面临矛盾和冲突时,就会通过怀旧来寻求安全保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压力不断增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人焦虑甚至引发身心疾病,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通过怀旧以慰藉惆怅的心灵,怀旧在个体面对生活压力事件时的缓冲作用越来越重要。
  怀旧有何好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怀旧不仅是个体性感受,它甚至成为一件全民性事件、一个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那么怀旧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感受积极情绪 怀旧可以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许多研究表明,伴随怀旧产生的是一种积极情绪,因为我们在怀旧时会规避痛苦记忆,保留愉快记忆。怀旧还可以让人重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和挫折,使我们憧憬美好的事物。一遍遍重温经典影视剧,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里感受记忆中亲情、友情和爱情带来的温暖、快乐的时刻。
   维持和提高自我积极性 怀旧可以让人回忆起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增强自信。当我们遇到情感和工作方面的挫折时,可以通过怀旧,重新体会过去的成功,从而肯定自己。当我们在生活中被诋毁时,想起影视剧中的一幕幕励志场景时,就可从中获得力量,恢复自信。
   增强社会联系,提高归属感 当我们感到孤独或受到排斥时, 想到我们与朋友、伴侣、亲人的美好往事,就能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感觉,缓冲当下的压力。心理学家发现,经常怀旧的人具有较好的社会归属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保护,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感到存在的意义 怀旧通过让人回忆过往经历中有意义的事件,使人感觉到当下的生活充满意义。人固有一死,恐惧管理理论提出,人通过分享关于现实自然本性的文化世界观使生命具有意义,从而能减轻对死亡的焦虑。
  (澎湃新闻网2021.8.16等)
其他文献
8月11日,加拿大人迈克尔·斯帕弗被法院因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万元,驱逐出境。有不少人对裁判的结果感到困惑:有期徒刑11年和驱逐出境为何能并处?如果驱逐出境又该如何服刑?  8月11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加拿大籍被告人迈克尔·斯帕弗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一案公开宣判,认定其触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1
期刊
在《红楼梦》里,花名有三个含义:一是获得某个组织的承认;二是贯彻主子的意图;三是作为主子的工具。比如香菱嫁给薛蟠当妾,正妻夏金桂不管香菱乐不乐意,第二天就将其改名为“秋菱”。改名事小,夏金桂宣誓权威是真。  现在的大公司流行给员工起花名,比如“风清扬”“郭靖”等。有人说,这是现代企业的先进文化。其实,这只是对江湖称谓的企业化运用。追根溯源,花名文化在四大名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没有花
期刊
57年前,在总统戴高乐的推动下,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57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他的曾孙女感言,中国这个东方古老大国所散发的能量和力量让人着迷,“这片土地似乎能让一切美好都成为可能”。  这片土地似乎能让一切美好都成为可能  “我的曾祖父坚信,中国的力量在未来将无法被忽视,全球的发展也不能没有中国,事实证明他是对的。”57年前,在法国前总统夏尔·戴高乐的推动下,法国成为
期刊
据统计,7月20日至8月10日,多地总计有40余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少数领导干部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那么,该如何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应对风险的能力呢?  近一个月以来,新冠病毒最新变种——德爾塔病毒,快速突破我国多地的疫情防线,导致十几个省份“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究其原因,除了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之外,一些地方疫情防线松懈也不可忽视。  据统计
期刊
一夜之间,20年前被美军击败的塔利班,如今重新回到了阿富汗首都。阿富汗再次变天。上次执政,塔利班实行了严苛的统治。再度执政,塔利班是否如人们期望的,在逐渐转向一个团结包容的政府?神秘的塔利班“当家人”将带领阿富汗走向何方?  “塔利班已经赢了。”8月15日,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逃离阿富汗后公开发声,称自己是为了防止“血流成河”才离开。从8月6日攻下首个省会城市拉什卡尔加起,短短一周多时间里,阿
期刊
新中国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着如山背影般的父爱。他们既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也是子女眼中严厉与慈爱并存的父亲;他们将子女视为掌上珍宝,却从不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行使方便……让我们走近带着温情的英雄伟人们。  近日,一段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回忆父亲的视频被播放了超过26万次。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军人,刘伯承曾经九次身负重伤,其中有两次命悬一线。1916年3月,他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头部中弹,这次负伤令他
期刊
近日,巴基斯坦披露了导致9名中国公民死亡的达苏公交车爆炸案的重大进展。巴方释放的信息引发高度关注:“巴塔”斯瓦特分支是什么组织?袭击事件为何得到印度、阿富汗情报部门的支持?案件背后有着怎样的地缘政治利益?  8月12日晚间,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14日发生的导致9名中国公民死亡的达苏公交车爆炸案是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该案在阿富汗策划,由“巴塔”斯瓦特分支具体实施,袭击者所属
期刊
对葛道荣所代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体而言,如果“12·13”标志着被黑暗吞噬,那么“8·15”则意味着光明重来。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65人,他们还在用余生等待侵略者道歉!  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中,30多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今年以来,又有7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65人,他们还在用余生等待侵略者道歉!  那些
期刊
梳理过去的腐败案例,虽然在“驻沪办主任”岗位上落马的官员不算很多,但如果算上“驻京办主任”,不难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某市一名駐京办主任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驻京办”俨然成了“蛀京办”。  “驻京办主任都有左右逢源、纵横四海的本领”  8月13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佳木斯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原主任韩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从
期刊
在片子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有故事的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手贴满了膏药,难以伸直,总是握着一个大喇叭;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雷战士杜富国的手排除地雷2400多颗。如今,他用空空的袖管行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军礼……  近日,中联部与新华社联合出品、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承制的微纪录片《携手,为人民》,呈现了钟南山、张桂梅、卓嘎、杜富国以及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手,网络总浏览量突破5亿次。  同样是“手”,
期刊